近日,國家能源部正式發布《關于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實施的指導意見》,公布了2017-2020年各省(區、市)新建風電、光伏、生物質發電規模。
其中,對于目前棄光限電嚴重的甘肅、新疆、寧夏等地暫不下達各年度新增建設規模,待棄風限電緩解后另行下達。包括河南在內的其他地區雖沒明確暫停,但也要求“根據本地區能源規劃、市場消納等條件有序建設”。
值得一提的是,暫建或停建的,主要是集中式光伏電站項目。分布式光伏電站則由于不存在棄光限電問題,獲得了諸多鼓勵政策,從而自2016年起開始了爆發。
據介紹,對集中式光伏電站而言,土地成本是必須要考慮的重要問題。但比較矛盾的是,甘肅、新疆等地光照條件好,土地成本也較低,但光伏發電消納能力低,棄光限電現象嚴重,中東部地區雖然光伏發電消納能力強,棄光限電程度低,但光照條件不好,土地成本也較高。但要解決棄光問題,光伏電站向中東部省份轉移已成為主要途徑。在此前提下,隨著國家補貼政策的調整,提高發電效率成為了集中式光伏電站能夠生存下去的必要條件。
提高發電效率的關鍵在于技術層面,比如提高光照轉換效率和采用效率,才可在一定程度上對沖土地等投資成本上升帶來的收益壓力。但技術升級不是那么迅速的,這也是為什么行業內哀嘆集中式光伏電站越來越難做的原因。
但和集中式光伏電站相反的是,分布式光伏電站的收益壓力則沒有那么大,一方面,這種電站一般采取自發自用,余電上網的模式,盈利要求低;另一方面,由于分布式光伏電站往往建設在屋頂,土地成本幾乎為零。加上諸多鼓勵政策,它的發展可謂是“如火如荼”,數據顯示,僅今年上半年,全國分布式光伏發電新增裝機就達711萬千瓦,同比增長2.9倍。
同時,隨著國家光伏扶貧政策的推進,分布式光伏電站在許多貧困村“落地生根”,這都意味著分布式光伏在一定時期內仍將會快速增長,這都和集中式光伏電站形成了鮮明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