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巴菲特與“禿鷲基金”艾略特(ElliottManagement)開戰了!7月7日,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BerkshireHathaway)向美國德克薩斯州輸電公司Oncor發起收購,此舉引起了后者破產母公司EnergyFutureHoldings(EFH)最大債權人艾略特的反對,艾略特懟上巴菲特——美國電力市場即將打響一場不見硝煙的企業控制權爭奪戰。
巴菲特出手鞏固電力業務
7月7日,伯克希爾˙哈撒韋宣布出資90億美元收購Oncor,包括債務在內收購價值約180億美元,如果收購成功,這將是該公司有史以來第3大收購交易。
Oncor可謂EFH碩果僅存的“明珠”,目前運營美國第6大、德州最大輸配電系統,通過約19.6萬公里的輸配電線向德州402個城市和91個郡超過340萬家庭和企業提供電力服務。《金融時報》指出,伯克希爾˙哈撒韋有望通過這筆收購翻番能源客戶并增加資產估值,這同時還凸現出電力事業對該公司發展的重要性。
事實上,這也是巴菲特又一次向EFH投資,他曾于2014年初對EFH“加碼”,但后者于當年5月宣布破產保護,使得巴菲特再投的20億美元“打水漂”,盡管如此,他仍然不愿放棄,最終將目標放在了Oncor身上。《華爾街日報》指出,巴菲特以大大低于預期的價格買入Oncor,雖然不足以彌補當年的虧損,但如果成功收購,后勁十足。
巴菲特表示:“Oncor非常適合伯克希爾˙哈撒韋,其是同類中價值和資產都相對不錯的公司,我們很期待能在德州再次展開一筆長期投資。”
《紐約時報》指出,Oncor能夠很好地契合巴菲特的能源目標,后者目前已經擁有愛荷華州、內華達州和猶他州的公用事業公司。2016年,伯克希爾˙哈撒韋能源公司為母公司240.7億美元的凈利潤貢獻了9.5%。
伯克希爾˙哈撒韋能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兼首席執行官GregAbel表示:“這筆收購案結合了兩家公司的優勢,我們共同的目標都是提供卓越的客戶服務,并承諾投資重要的基礎設施,使得德州的能源網更強大、更可靠。”
Oncor方面樂觀態度,該公司首席執行官BobShapard表示:“被伯克希爾˙哈撒韋納入旗下之后,我們將獲得更多、更豐富的運營經驗和財務來源,對于Oncor的未來發展有利無弊。”
初步預計,這筆收購案將于第四季度完成,不過仍需得到德州監管機構、美聯邦監管機構以及破產法院的批準。
艾略特“插足”爭搶控制權
巴菲特對Oncor發起的收購,引發了EFH債權人的關注,其中最大債權人艾略特反對聲最大,并宣布加入控制權爭奪戰。事實上,EFH債權人一直圍繞如何分配這個公用事業公司的利潤而爭論不斷。
路透社7月10日消息稱,艾略特向Oncor發起收購,包括債務在內收購價高達185億美元。艾略特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巴菲特約180億美元的收購價對部分債權人補償不足,公司決定發起收購,此舉能夠為債權人提供更高利息。
據悉,艾略特或尋求將其在EFH的債務轉為股權,并尋找外部股權合作伙伴來為交易進行融資。艾略特擁有EFH80%股份,剩余20%股份則由加拿大安大略市職工養老保險基金(OMERS)基礎設施子公司Borealis,以及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持有,目前尚不知道少數股份持有者的態度。
彭博社指出,如果巴菲特收購Oncor,有望成為EFH的第二留置權債務持有人,這將直接沖擊艾略特的地位,迫使后者不得不予以回擊。目前,艾略特持有29億美元EFH擔保和無擔保債務,足以將巴菲特“拒之門外”。
雖然艾略特的收購條件優于巴菲特,但未必能獲得監管機構和破產法院的青睞,畢竟曾斥資184億美元力圖收購Oncor的美國風力發電公司NextEraEnergy已經“折戟沉沙”。去年7月,NextEraEnergy向Oncor發起的收購案被德州監管機構以“不符合公眾利益”為由而駁回。
盡管巴菲特需要在沒有艾略特的支持下尋求監管機構和破產法院的許可,且90億美元的收購價并不高,但足以取悅這些審核者。事實上,巴菲特的勝算比艾略特大,前者的優勢在于精準的投資眼光,監管機構和破產法院更放心將具有發展潛力卻身陷破產泥潭的電力公用事業公司交給巴菲特這樣的戰略投資者來管理。
此外,伯克希爾˙哈撒韋承諾,一旦完成收購將立即“消除所有債務”。與NextEraEnergy對Oncor的“整改融合”不同,巴菲特不僅降低了收購價,同時表示將保持Oncor的業務穩定性,這意味著任何財務問題都不會影響到Oncor的客戶。
反觀艾略特,雖然擁有EFH最大債權人這一“硬實力”,但其過往投資紀錄很難贏得監管機構的好感,該公司一直通過買入市值被低估公司的股票,然后通過絕對控股權來左右公司發展并從中獲利。然而,Oncor作為州公共事業公司,在實現經濟效益的同時,還要滿足社會公眾效益,并非一味追求盈利,因此艾略特希望通過Oncor在電力行業“分一杯羹”的野心,很難讓其順利獲批。
不管如何,“股神”和“禿鷲”這場難得一見的控股權之戰究竟鹿死誰手,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