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情人節”2月14日,上市近20年的老牌企業美達股份迎來“第二春”,公司控股股東更變為昌盛控股,實際控制人由梁偉東更變為李堅之。
李堅之旗下的昌盛控股是國內從事農業光伏領域的領軍者。近日,李堅之接受了證券時報記者的專訪。他表示,昌盛控股是一家多元化布局的新能源投資控股公司,未來條件成熟時,不排除利用上市公司平臺對優質資產進行有效整合,增強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未來12個月,昌盛控股將在合適時機繼續增持美達股份。
昌盛控股瞄準A股
今年年初,美達股份的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原第三大股東江門市天昌投資和第四大股東天健集團將各自持有的5181.82萬股(占比9.81%)和3000萬股(占比5.68%)全部轉讓給昌盛控股;同時,原第一大股東君合投資將所持13%股權的投票權也委托給昌盛控股。
其中,兩筆股權轉讓的單價均為19.93元/股,比美達股份停牌前價格10.14元/股溢價約97%,股權轉讓總價為16.31億元。經過此次股權更變,李堅之通過旗下昌盛控股共計擁有上市公司28.49%的投票權,美達股份實際控制人也由梁偉東更變為李堅之。
對于昌盛控股而言,這已不是首次在資本市場露面。2016年1月19日掛牌新三板的昌盛日電背后的大股東就是昌盛控股,同年11月,昌盛日電從新三板摘牌。市場分析認為,顯然A股才是昌盛控股更鐘情的“主戰場”。
昌盛日電官網介紹,自2010年以來,昌盛日電專注于光伏發電與現代農業相結合的土地資源綜合利用新模式,現已研發出五代20多種棚型,可根據不同區域、不同作物、畜牧、漁業對光照、溫度的不同需求,實現光伏發電與農業種植、畜牧漁養殖的完美結合。據李堅之透露,2016年昌盛日電的凈利潤水平已經超過3億元,2017年的增速也很快。在光伏+農業模式得到市場認可后,昌盛控股近幾年迎來爆發式的發展。記者了解到,昌盛控股專注于太陽能及其他新能源業務的投資控股,除了社會熟知的光伏業務外,該公司在風電、光熱、儲能、售電等多領域均有涉足,是一家在新能源領域多元化布局的企業。
而此次昌盛控股從新三板轉戰A股,也是為集團未來的布局打下堅實的基礎。A股平臺的融資能力和品牌提升方面具有較強的優勢,但在現階段重組趨嚴形式下,并購重組等很容易涉及到借殼的標準,未來昌盛集團在資本運作方便也需要作出適合的方案。另一方面,由于昌盛控股持股比例并不高,在控股美達股份的同時也表示,未來12個月不排除繼續增持,為后續的優質資產整合留下了操作的空間。
“光伏+農業”龍頭
“我們在光伏+農業領域走在了全國的前列,目前在28個省,87個縣有項目,而且現在的增長還是非常快的。”李堅之告訴記者,“我們現在一年的項目開發總量就是1GW,每年的項目開工總量700MW,并網400MW,每年都是以這樣的速度在增加,實際上我們保持了非常快速的增長,這是我們的主業。”
昌盛控股高速發展也得益于政策的扶持,特別是在金融方面。金融資本介入農業企業一直是難題,究其緣由就是實際抵押物的匱缺,而昌盛控股“光伏+農業”模式則改變了這一現狀。由于政策對農業的扶持,公司的項目能夠獲得大額的長期配套貸款。
導讀:李堅之旗下的昌盛控股是國內從事農業光伏領域的領軍者。近日,李堅之接受了證券時報記者的專訪。他表示,昌盛控股是一家多元化布局的新能源投資控股公司,未來條件成熟時,不排除利用上市公司平臺對優質資產進行有效整合,增強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
在光伏發展的同時,這一模式還帶動了精準扶貧和產業扶貧。李堅之告訴記者,他此前還有過政府產業園區的管理經驗。“其實昌盛的農業模式跟馬云的淘寶是類似的,就是搭一個平臺,給平臺上的企業做服務,缺什么我們可以給予點上的支持,缺資金我們還可以做產業投資。”據介紹,昌盛控股旗下還有一個農業孵化平臺,為“農業創客”提供包括資金、人力資源、稅收和辦公場地等多方面的配套支持,目前已經有幾十個農業經濟作物的創業項目,公司還可以從中篩選優質項目進行股權投資。
“目前昌盛控股主要盈利來源還是靠園區建設、電站建設為主。”李堅之表示,“去年我們的利潤來源只有不到15%是農業貢獻的,工業占85%,農副產品價格一直處在上升通道,未來的潛力是非常大的,盈利能力或許能夠超過工業項目。”李堅之認為,昌盛控股現階段先要把產業做起來,未來圍繞項目先做太陽能特色社區,然后用特色社區的模式再慢慢的形成特色小鎮,發展的空間非常大,能夠延伸的產業也非常多。
農業光伏迎來發展契機
業內人士認為,新能源行動、光伏發電等字眼寫入中央一號文件,正式奏響了光伏+農業模式的發展序曲,也吹響了光伏產業進軍農業領域的號角。
東興證券分析師楊若木指出,“十三五”光伏發展路線切換為分布式為主的大勢已定。從分布式光伏裝機規模看,2016年新增裝機4.24GW,同比增長200%,累計裝機10.32GW,距2020年規劃目標還有50GW空間。未來4年每年平均至少12GW 的新增裝機,年均增幅至少85%。
2016年6月,國家能源局在下發2016年光伏新增裝機目標之際,首次提出從2016年起開始執行為期4年的光伏扶貧計劃,“十三五”期間光伏電站扶貧裝機目標10GW,平均每年完成2GW目標,其中部分是分布式。楊若木表示,光伏電站扶貧模式是政府在脫貧攻堅戰中的重要棋子,其中扶貧的八種出資模式為光伏扶貧打下融資基礎,資金由中央扶貧資金、地方財政配套、光伏企業墊資或捐贈等共同解決,業務投資20%~30%,扶貧資金配套提供70%~80%。
李堅之也向記者表示,農光互補可以解決光伏電站的土地占用問題,實現土地立體化增值利用,建設現代高效農業綜合經濟體。同時,公司通過產業園的形式返聘農民工進行經濟作物養殖,提供產業平臺支撐其創業,不只是通過租金的形式補貼扶貧。這樣昌盛控股在光伏農業扶貧中占據了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