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復雜多變的國際國內環境下,去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依然達到6.7%的高位,成為全球主要經濟體中表現最為出色的國家。對于今年的經濟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確保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得到深化,經濟結構調整取得有效進展。
當前民營經濟在全國經濟總量的比重已經超過50%。激發非公經濟的活力、加速民營經濟的發展,對于進一步深化供給側改革具有重要意義。為此,今年兩會期間,我們專訪了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民生投資集團(中民投)董事局主席董文標,請他闡述中民投在供給側改革領域的探索與實踐。
創建于2014年的中民投由全國工商聯發起、60家知名民營企業共同出資設立。雖然誕生的時間不長,但中民投依托自己獨特的“產融結合、抱團發展”經營模式,實現了超常規的發展。在國內民營投資增速放緩背景下,中民投逆勢而上,資產總額在兩年間增長了七倍,發展出分布式新能源、居家養老和裝配式建筑三大特色產業,從供給側下手,創新式地提出行之有效的綜合解決方案。同時,中民投創造出風靡全國的“民投”模式,成為民營企業助力供給側改革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記者:對于今年的經濟工作,中央已經提出要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并強調要確保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得到深化。請問您對此是如何理解的?
董文標: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黨中央在經濟新常態下的重大創新舉措,也是我國在當前世界各國綜合競爭的新形勢下采取的主動選擇。供給側改革有利于進一步釋放市場活力,為非公經濟的發展創造出更大的舞臺。因此,各項供給側改革措施的推出,對我們民營企業家是極大的鼓舞,進一步增強了我們的發展信心。
在2015年底中央首次提出“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后,我們就組織力量進行深入研究,扎扎實實地以中央的改革思路為指針,來指導我們企業的經營工作。供給側改革這一論述,可以說是切中了我們經濟工作的要害,也指明了我們企業發展的方向。簡單地說,我們在發展企業過程中,要成為國家“三去一降一補”政策(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的助力,要圍繞滿足老百姓的切實需求來展開。因此我們確定了分布式新能源、居家養老和裝配式建筑為我們的三大特色產業。
記者:環境保護、清潔能源是關系民生的大事,也是供給側改革中調整能源結構的關鍵環節。請問中民投在分布式新能源領域取得了哪些進展?
董文標:清潔能源是世界的未來。最近幾年,霧霾已經成為困擾全國許多城市、地區的環境問題,這歸根結底在于我國能源供給結構的不合理,傳統石化燃料能源污染大,比重高;而清潔能源尚處于起步階段。因此,我們要下大決心做好新能源,不僅發展地面電站,更重要的是發展分布式光伏。在發展分布式光伏的家庭解決方案時,我們利用金融的手段來降低分布式光伏的成本,拓寬市場空間。在發展地面電站時,我們通過發展循環經濟,既幫助當地脫貧,又能產生經濟效益,實現可持續性發展。這就是我們通過學習領會供給側改革政策,探索出的在能源領域的發展策略。
我們專門成立了注冊資本95億元的中民新能投資集團,以投資運營光伏電站為切入點,逐步布局其他相關清潔能源產業。目前,我們開發建設的光伏電站項目總規模超過3GW,投入運營并網發電的光伏電站容量已達1.016GW,包括在寧夏(鹽池)新能源綜合示范區的光伏電站。我們寧夏電站在完全建成后,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單體光伏電站。
我們統計過,2016年中民投在光伏發電上累計發電量是60082萬度,這相當于節省標準煤24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60萬噸,減少粉塵排放16.3萬噸。再打個形象的比方,這相當于中民投種了3273萬棵大樹,在一年中吸收了這么多的二氧化碳。所以,我們新能源的員工都很有自豪感,因為他們做的事是要保護我們的青山綠水,為子孫后代造福。
記者:我們知道中國已經進入了老齡化社會。對于養老這個問題,政府做了很多工作,企業界也發展出多種模式。請問中民投發展居家養老的模式有何創新之處?
董文標:你說的很對,老齡化社會確實是我們面臨的一個嚴峻問題。根據我們了解的數據,截止2016 年底,我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到2.3億,約占總人口的16.7%,已超過國際老齡化標準。所以說,中國實際上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了。
我們考察過日本、韓國、歐美等多個海外市場,對養老問題,或者說是“銀發經濟”進行了深入研究。每個國家的市場情況都不相同,而我們中國有自己的獨特之處。我們已經有許多公辦的社區養老項目,但這些項目其實是政府補貼,難以實現盈虧平衡。而在中高端增值服務方面,包括高端護理、旅居養老、居家適老化改造等,供給卻明顯不足。我們通過研究得出結論,居家養老是最符合中國人生活特點,又是成本最低、社會政府負擔最輕的一種養老模式。因此,我們針對性地提出了“致力于打造中國居家養老服務的領軍品牌”這個目標,來彌補養老這個市場中的供給不足。
中民投通過旗下的中民未來控股集團,以社區物業管理為抓手,來發展養老業務。截止2016年底,中民未來實現并購物業社區面積達4.2億平米,覆蓋103個城市、1700個項目、1400萬社區居民。在收購這些物業公司后,我們在社區里建立了涵蓋家政、配餐、上門等服務的多元增值服務體系,并以此為基礎,拓展社區養老服務,為老人提供護理、康復、適老化改造、旅居養老等專業化、多元化養老服務,配合專業養老機構共同打造城市養老服務體系。
通過這些供給端的舉措,我們整合了社區周邊服務、醫療資源與養老機構,構建出一個醫與養結合、機構與社區結合的體系。以后,我們要逐步實現1個社區1個老年服務店、1個區域1個老年服務站、1個城市1家老年康復中心的目標,實現規模化、連鎖化經營。當然,在滿足了老年人這些養老的基本需求以后,我們也會在這些社區里接入更多的服務,包括金融服務等等。
有關機構預測,到2025年,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達到3億,占人口總數的21%。發展養老事業已經是迫在眉睫的事了。發展好養老事業,包括我在內的這代人都會受益。因此,我們希望把居家養老做好,幫助許多老年人生活得有尊嚴,有質量,有活力。
記者:裝配式建筑在國外已經有比較長的發展歷史,但在中國還是一個新興發展的行業。去年國務院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升級,以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和常住人口超過300萬的其他城市為重點,加快提高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中民投著力發展裝配式建筑及時響應了國家的政策號召。請問中民投在裝配式建筑這個產業發展上有什么亮點?
董文標:發展裝配式建筑,可以說是建筑業實施供給側改革的應有之義。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建筑業生產總值超過19萬億,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接近7%。但我們的建筑業是大而不強,資源消耗大且污染嚴重,與國家倡導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相差甚遠。建筑工業化帶來的不僅是環境優化,更是對生產方式的變革,對行業職業的提升。因此,中民投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這個特色產業,核心是抓住高科技含量這個重點。
中民筑友科技集團是中民投旗下專注裝配式建筑的企業,也是行業惟一一家上市公司。我們高度重視先進科技成果的投入與應用,通過自主研發形成了擁有完全知識產權、并且全國領先的五大核心技術體系,專利申請數量達1100件,授權量610件,行業排名第一;我們還設有行業最完善的研發組織架構,最先進的科研創新平臺和未來科技實驗室。目前,這些領先的技術已經在國內八個省市落地應用,不斷推動行業的發展。
建筑工業化是基于信息化技術,并且全產業鏈運營的高新技術產業。我們完全有信心,在信息化技術上打破國外壟斷,打造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信息科技,服務國家發展。目前,我們全球首創的IDrawin 5MAC信息技術體系,在國內率先實現了基于BIM的EMPC全產業鏈集成突破,使設計效率提高到國際先進產品的5-10倍。下一步,我們還將建立大數據研發平臺,運用自有原創技術,打造行業最先進的大數據應用中心。屆時,國內所有建筑企業都可以在這個平臺上進行高效設計,擺脫國外技術的限制。我國裝配式建筑業的發展水平將可以超越世界各發達經濟體,進入一個全新的技術時代,真正實現傳統建筑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另外,我們建造房屋的方式不再是純粹的工地現場施工,而是以節能減排為主旨,采用智能化設計、工廠化生產、裝配化施工、一體化裝修和信息化管理為主要特征的生產方式。這樣做的好處是,效率高,品質高,無污染,無浪費,從而實現房屋建造成本的明顯下降。同時,建筑工人也不再是普通的農民工,而是通過培訓讓他們成為產業技術工人,為國家提供更多高素質的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