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政策扶持密集出臺
太陽能是未來最清潔、安全和可靠的能源,發達國家正在把太陽能的開發利用作為能源革命主要內容長期規劃,光伏產業正日益成為國際上繼IT、微電子產業之后又一爆炸式發展的產業。
我國76%的國土光照充沛,光能資源分布均勻,非常適合光伏產業的發展,且隨著環境保護和能源短缺問題的日益突出,國家對太陽能光伏產業也越來越重視,光伏產業規劃密集出臺。
光伏持續產業回暖
光伏產業在2012年曾一度陷入低迷,而后在產業政策的帶動下,行業整體回暖。截至2016年底,我國光伏發電新增裝機容量3454萬千瓦,累計裝機容量7742萬千瓦,新增和累計裝機容量均為全球第一。其中,光伏電站累計裝機容量6710萬千瓦,分布式累計裝機容量1032萬千瓦。全年發電量662億千瓦時,占我國全年總發電量的1%。這也是中國自2013年以來,連續四年獲得光伏裝機總量的第一名。
我國光伏產業面臨的問題
在產業回暖的同時,我國光伏產業發展仍存在諸多問題:
一是棄光問題依舊嚴重
由于西部地區土地資源較多,并且日照資源豐富,特別適合光伏電站的建設,但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是,西部地區工業基礎較差,消化能力有限,并且由于并網的難題,造成了發出來的電,難以輸送出去,所以光伏發電在西部棄光現象尤為嚴重。數據顯示,在2016年上半年,西北地區的棄光問題嚴峻,棄光電量達到32.8億千瓦時,棄光率19.7%。其中,新疆、甘肅光伏發電運行較為困難,棄光率分別為32.4%和32.1%。2016年一季度,新疆棄光率甚至一度達到52%。整個2016年,西部地區平均棄光率達到20%。
為了解決西部的棄光問題,在2016年,光伏發電裝機規模已經出現了向中東部區域轉移的現象。在2016年的新增光伏發電裝機中,西北地區為9.74GW,僅占全國的28%;西北以外地區為24.8GW,占全國的72%。其中,中東部地區新增裝機容量超過100萬千瓦的省份達9個,分別是山東(3.22GW)、河南(2.44GW)、安徽(2.25GW)、河北(2.03GW)、江西(1.85GW)、山西1.83GW、浙江1.75GW、湖北(1.38GW)、江蘇(1.23GW)。
二是資金支持失衡,政策引導對制造業推動不足
目前我國光伏相關政策及資金扶持等仍偏重于下游應用環節,在對光伏發電集中補貼的同時,忽略了上游制造業作為技術創新和推動成本下降的核心地位,對產業發展推動作用有限。
三是技術創新受限,關鍵工藝差距明顯
由于政策對上游支持不足,產業結構性矛盾突出,光伏產業關鍵技術發展延續了“引進”加“國產化”的老路,與國外領先水平相比仍存差距,尤其在核心光伏裝備領域,新型薄膜、異質結等技術路線發展緩慢,基礎創新能力也亟待提升。
四是國際貿易環境趨于復雜
歐美日等國家不承認我國市場經濟地位,加大我國光伏“雙反”應對工作難度。歐委會已決定繼續延長對我國光伏產品采取“反傾銷”措施。特朗普貿易保護主義也增加中美光伏“雙反”和解難度。
光伏行業繼續“光亮”前行
2月16日,在京舉行的光伏行業2016年發展回顧與2017年形勢展望研討會上,國家能源局、工信部等多部門透露,2017年將出臺技術創新、產業體系等方面的新政,修訂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光伏“領跑者”基地指標等行業標準,其中最為關鍵的是將全面實行競爭性項目分配,優先支持分布式,預計新增裝機20-30GW。
未來隨著標準的規范、技術的創新、貿易關系的改善,光伏行業將迎來又一波迅速增長態勢,政策紅利有望促進產業的成本降低與全面升級,“光伏+”將繼續成為未來幾年的熱點詞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