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日,工業與信息化部發布2016年我國光伏產業運行情況,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光伏產業延續了去年以來的回暖態勢,產業總產值達到3360億元,同比增長27%,整體運行狀況良好。但同時也存在制造業競爭力提升乏力,國內扶持政策對上游支持不足,企業創新發展積極性不高,產業結構性矛盾突出,高端產能尚無法滿足國內市場需求等情況。
數據顯示,光伏產業規模持續擴大。2016年多晶硅產量19.4萬噸,同比增長17.5%;硅片產量約63GW(吉瓦,下同),同比增長31.2%,光伏電池產量約為49GW,同比增長19.5%,光伏組件產量約為53GW,同比增長20.7%,光伏新增并網裝機量達到34.5GW,同比增長127%。產業鏈各環節生產規模全球占比均超過50%,繼續位居全球首位。
企業經營狀況持續向好。前五家多晶硅企業平均毛利率超20%,前10家組件企業平均毛利率超15%,部分生產輔材企業毛利甚至超過25%,進入規范條件的組件企業平均利潤率同比增加3個百分點,31家上市光伏企業中,有9家增幅超過100%。
行業發展秩序漸趨合理。工業和信息化部繼續實施并公告了《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第五批企業名單,相關實施工作受到多方重視,行業規范與信貸授信協同聯動加強,發展秩序漸趨規范。
先進工藝技術產業化進程加快。先進晶體硅電池技術研發多次打破世界紀錄。同時,產品成本持續下降。在技術進步和規模效應雙輪驅動下,我國先進多晶硅企業生產成本已下降至70元/千克以下,晶體硅組件生產成本下降至2.5元/瓦以下。
此外,“走出去”步伐加快。在“一帶一路”戰略指引下,多家企業在境外設廠,已遍布全世界20多個國家,境外已建成的產能超過5GW,生產布局全球化趨勢明顯。
報告還指出,在產業回暖的同時,我國光伏產業發展仍存在諸多問題。一是制造業競爭力提升乏力。國內扶持政策對上游支持不足,企業創新發展積極性不高,產業結構性矛盾突出,高端產能尚無法滿足國內市場需求,關鍵工藝技術與國外領先水平相比仍存差距,尤其在核心光伏裝備領域,基礎創新能力也亟待提升。
此外,光伏產業還面臨相關政策聯動不足,行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內需求大起大落,市場應用體制機制亟待完善、國際貿易環境日趨復雜等問題。
報告指出,綜合分析預測,2017年我國光伏產業發展總體將保持平穩,但面臨的內外部不確定因素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