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德國《光伏雜志》等媒體報道,歐盟委員會計劃延長對中國太陽能產品的出口制裁,盡管這將不利于全球市場的公平競爭與發展。有數據顯示,受中國強勁需求的推動,2016年全球太陽能市場迅速發展,歐盟委員會在這個當口想要延長原定于2017年第一季結束的針對中國太陽能產品的雙反措施與限價限量(MIP)協議,顯得非常不得人心。
光伏離網發電解決方案之一,就是離網光伏發電系統適用沒有并網或并網電力不穩定的地區,離網光伏系統由太陽能組件、控制器、蓄電池組和支架系統組成。若要為交流負載供電,還需要配置交流逆變器。他們產生直流電源可直接通過白天或儲存在蓄電池組中,用于在夜間或在多云或下雨的日子提供電力。
這么好的發展前景,MIP協議卻在限制中國在全球推廣。2013年,歐盟發起對中國出口至歐洲的太陽能電池與組件的反傾銷、反補貼措施,同時實施MIP方案。上述雙反措施與MIP協議原將于2015年底到期,但歐洲太陽能制造業聯合會于當年提起遞延要求,并控訴部分中國廠商有違約之事。歐盟委員會經審查后將雙反與MIP遞延15個月到2017年3月。另外,自2017年1月1日起,中國太陽能產品對歐盟出口的MIP價格也將調整,組件從現行的4.07人民幣/W降至3.35人民幣/W,電池MIP價格則降至1.67人民幣/W。
對于歐委會的決議,歐洲太陽能聯盟(SAFE)的負責人稱,SAFE的大部分股東都認為這將不利于太陽能產業的發展。消除貿易壁壘,堅持公平競爭,才能有助于歐洲太陽能產業及市場的永續發展。SAFE的發言人則表示,歐盟委員會對于延長中國產品雙反措施及MIP協議的決定,是為少數幾個值得注意的生產者,卻忽視了大部分歐洲公司在太陽能價值鏈上的巨大劣勢。研究機構IHS Markit的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太陽能裝機容量為77GW(1GW=100萬千瓦),同比增長34%,2015年這一數據為32%,這也是自2010~2011年以來,全球太陽能需求首次連續兩年以超過30%的速度增長。
有分析人士表示,全球市場的快速增長主要受中國強勁需求的推動,美國和日本緊隨其后。那么,歐美為何要制裁中國的光伏項目呢,這其中不能不說有軍事應用帶來的附帶效應。當今,軍事比拼的不在是人海戰術,小米加步槍時代已經無法適應軍事的革新。太陽能發電技術作為一項技術革新這幾年已經逐漸在軍事領域嶄露頭角,并且成為各國軍事專家研究的重要對象,對于解決軍用能源問題意義重大。不要小看軍用能源問題,航母艦載機能不能滿油起飛,說到底就是能源供應問題。
比如,戰略太陽能設備,在我軍已經有應用,之前有新聞報道,在我國高原地區邊防部隊已經開始配備這類太陽能發電器,士兵背囊上裝有太陽能發電裝置,白天可為裝備供電,可以滿足巡邏電臺等便攜式通信裝備的用電需求。該套裝備還加入了普通手電筒大小的單兵步行發電器,官兵行進時帶動掛在身上的發電器晃動完成發電,保證陰雨天也有電可用。戰術太陽能系統主要優點是輕便、便于攜帶、沒有噪聲、方便偽裝等優點廣受軍方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