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巴黎協定》正式生效,開啟了全球氣候治理新時代。業內人士表示,這預示著“化石燃料時代的終結”,新能源開發將成為各國爭相進入的領域。
《巴黎協定》的正式生效,將給中國的光伏企業帶來哪些影響?它們又將面臨哪些機遇與挑戰?中國經濟導報記者采訪了該行業的專家。相關受訪專家認為,“巴黎氣候會議給光伏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利好。尤其是在光伏企業成本日益削減,和火電成本日漸接近的情況下,太陽能逐步替代煤炭產業并非不可能。”
光伏發電未來有望成為主流新能源
根據國家能源局統計,“十二五”期間,我國太陽能發電裝機規模增長168倍,數據顯示,早在2015年底,我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達4318萬千瓦,超越德國,成為全球光伏發電裝機容量最大的國家。2015年,全世界平均每天安裝約50萬塊太陽能電池板。今年上半年,我國光伏新增并網裝機量更超過2000萬千瓦。
光伏在新能源發展中到底有哪些優勢?東方日升總裁王洪認為,太陽能被認為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它無需開采、運輸,只要有陽光的地方就能利用,并且無毒、無污染、無碳排放。光伏設備既可以在西北部廣闊的土地上安裝,也可以在東部人口密集的屋頂上安裝,還能在水面上安裝,可以說有陽光的地方就能利用。
盡管太陽能資源優勢明顯,但光伏產業發展仍面臨諸多挑戰。例如,我國太陽能資源分布特點是中西部豐富,東南沿海偏少,與用電量正好相反,且東南沿海地區土地資源有限。另外,我國幅員遼闊,地形復雜,這些對太陽能組件的效率和質量、光伏電站并網、電力傳輸等都提出了挑戰。“太陽能的優勢給光伏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市場,而以上的挑戰也正是驅動光伏企業不斷進行技術創新、模式創新的動力。”晉能科技總經理楊立友表示。
正信集團總經理王迎春在采訪中表示:“在發電的過程中,光伏發電系統不會產生噪聲,也不會對空氣和水產生污染。而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由于不占用稀缺土地資源、可實現電力就近消納等優勢,有望成為未來的主流新能源。”
然而,據王迎春介紹,目前我國分布式項目建設情況并不理想。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前三季度,我國光伏電站已突破70GW,絕大部分依舊是集中式電站。究其原因,分布式光伏電站的融資難、補貼價格低、欠款嚴重等問題令許多投資者望而卻步。
各行業企業為實現目標出力
《巴黎協定》指出,各方將加強對氣候變化威脅的全球應對,把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攝氏度之內,并為把升溫控制在1.5攝氏度之內而努力。全球將盡快實現溫室氣體排放達峰,本世紀下半葉實現溫室氣體凈零排放。
導讀:11月4日,《巴黎協定》正式生效,開啟了全球氣候治理新時代。業內人士表示,這預示著“化石燃料時代的終結”,新能源開發將成為各國爭相進入的領域。
為了實現《巴黎協定》的目標,相關光伏企業正以實際行動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
“光伏組件是我們的主要產品,未來,我們不僅要為客戶提供更加高性價比的產品,也會建設光伏電站。”王洪告訴記者,從去年12月份開始,該企業一直在為陽光童趣園捐贈光伏離網系統,希望可以通過這種方式,讓小朋友意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以及讓捐贈的當地人認識到光伏發電的優點。
王洪表示:“技術研發一直是我們在做的一件事,希望可以通過新技術,提供產品的發電效率,降低成本,為早日實現光伏平價上網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讓更多的人能夠認識光伏發電、接受光伏發電,使用光伏發電。”
在王迎春看來,農村的新能源發展是至關重要的一環。“正信光電正加緊在全國加大布局戶用分布式市場。隨著正信定制化分布式戶用系統的推出,它將真正滿足城市與農村能源消費群體個性化的需求,從而有效推動我國戶用分布式項目的大規模應用,并進一步助推項目規范化運作。”
王迎春介紹說:“正信光電正積極參與光伏扶貧項目,今年年初已向安徽贊助數套戶用分布式系統。今后,我們也將加快推廣光伏發電大規模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