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代表著綠色轉型發展之未來,一個代表著國計民生之根基,光伏使最傳統的農業煥發出了新的生命力。但如何真正使得光伏、農業完美融合,達到1+1>2的效果,這才是光伏企業亟需考慮的問題。”這是浙江天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馮銘在2016年首屆德令哈光熱大會太陽能與農業分論壇上提出的觀點。
據了解,柴達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北部,深居大陸腹地,具典型的中緯度高寒、干旱大陸性氣候特征,生態環境極為脆弱。地域遼闊、地形復雜,盆地內表現為干旱荒漠區,而周邊山地則屬高寒區。氣候干燥,降水稀少,蒸發強烈,太陽輻射強,日照時間長且多風沙。
“盡管多為高寒氣候,柴達木盆地仍是青海省總輻射年曝輻量最大的地區,”馮銘說,“在水資源方面,盆地內水系屬內陸水系,有大小河流79條;受結構、地貌和氣候的影響,盆地有獨立的水循環系統,與外界基本不存在水量和水質的交換,可以說這為光伏和農業相互銜接創造了很好的條件”
近年來,馮銘一直在關注海西州的農業科技需求,當地一直以全面規劃、綜合治理、旱澇并防、資源優化配置的原則,優化農林牧業產業結構。堅持高標準、高起點、高效益的原則,充分體現資源高效利用,科技改善和創造環境,促進新能源推動新綠洲事業的發展。他說:“當地農業發展以科技創新、惠民富民手段,促進荒漠化地區農牧民生活致富、生產致強為主要目的,這些措施就顯得尤為重要。”
馮銘介紹,目前光伏技術在灌溉系統上應用效果最為明顯。其中,光伏噴灌機系統是采用光伏電力解決大型灌溉設備的運行,包括灌溉水利機械運轉、提水及增壓泵驅動、控制,灌溉系統的智能化管理。而智能灌溉管理系統則由網絡監控平臺的構建(首部SCADA監控系統)、遠程田間RTU滴灌控制器、智能肥料注入系統、農田氣象環境監測系統、遠程土壤墑情測報系統、遠程管道壓力、流量監測系統、遠程作物長勢視頻監測系統。通過這個系統可最大限度的節約水資源和節省勞動力,達到省工、節水、節肥、節能、增產的目標,打造智慧型農業灌溉園區。
“下一步,還要依托智能云灌溉管理系統,基于“水肥一體化”技術,對作物用水、施肥統一調控,實現作物定時、定量的精準灌溉。輔以土壤墑情監測和氣象信息監測,形成一個完整的節水灌溉信息管理及高效節水灌溉智能控制系統。”馮銘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