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老常態還是新常態,企業大批、集中關門或倒閉終究不是一種常態”、“全球能源革命序幕正式拉開,根本上解決霧霾問題已經破題”……3月2日,帶著對當前宏觀經濟新常態、能源革命、光伏產業發展、農業大數據、高端鋼材研發以及分級診療等問題的認真思考和仔細調研后的觀察與建議,全國政協委員、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來到北京,準備把這些提案帶上兩會。
客觀看待產能過剩
對于當前我國的宏觀經濟狀況,劉漢元通過數據說明,2015年,我國能源消費出現30年來首次負增長,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和風險繼續加大,經濟運行狀況給宏觀經濟敲響了警鐘。劉漢元認為,新常態實際上是在資源快速消耗、經濟飛速發展,各種弊端和問題出現后必然要經歷的一個階段,是一個發展時期的分界點。此時,我國經濟已由原先的簡單注重“量”的時代,步入了以“質”為核心的全面提升和轉型期。
如何讓我國經濟在新常態下發展得更好,劉漢元提出三點思考:一是客觀看待產能過剩。他說,產能過剩是市場經濟具有的客觀自然屬性。如果不認識和尊重這個客觀屬性,一味地去事前防止或事后清理,都會大量增加社會審批、管理成本,仍然會反復出現產能過剩的問題。
二是要正確認識“小政府大社會”。新常態下的中國,仍然或更加需要“小政府、大社會”,還社會活力和動力,這是政府和社會應該形成的廣泛共識,也是媒體和輿論應有的導向。
三是要理性看待通貨膨脹。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從貨幣供應和調控的角度講,CPI許多時候應該被當作一個正面伴生的指標去理解和匹配,甚至可以說,一定的通貨膨脹在很多時候就是經濟發展的潤滑劑和助推劑,而非洪水猛獸。
全球能源革命序幕拉開
隨著全球經濟發展和人類生存環境日益惡化,能源安全及可持續發展已成為我國當前和人類未來發展的首要問題。對于全球生態環境與能源革命,劉漢元認為,無論從現實需求和當前所具備的客觀條件出發,我們都可認為全球能源革命序幕正式拉開,根本上解決霧霾問題已經破題。
劉漢元認為,作為全球最大的能源生產國和消費國,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仍占據我國能源消費的主體地位,如不盡早實現能源消費方式和結構調整,只會面臨更大能源需求壓力,更嚴重的生態環境損害,不僅會阻礙國家發展進步,甚至可能危及國家安全。
“如果真正將新能源產業發展起來、動力釋放出來,我國的能源產業也將有著十分光明的前景,這就需要我國在新能源發展問題上敢于打破舊觀念、舊體制、舊格局,敢于實現政策制度的大膽革新。”劉漢元說,無論從我國能源安全供應、環境安全保障、地區經濟發展,還是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內在要求出發,我國都需要加快推進光伏新能源產業發展,加快建設中西部新能源基地。
建立全國范圍內的農業大數據平臺
2015年8月,國務院印發《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確定了大數據發展的國家頂層設計,大數據與農林牧漁等傳統行業的結合已是行業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
此外,在“十三五”規劃建議中,也多次提到“推進農業標準化和信息化”。劉漢元表示,讓大數據這個“現代工具”能夠在我國農業生產中充分發揮作用已經變得至關重要。他認為,建立農業大數據平臺是有其必要性存在的:一是有利于解決農業生產信息不對稱問題;二是有利于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通過大數據,建立綜合的數據平臺調控農業生產,制訂一系列調控和管理措施,使農業高效有序發展。
對此,劉漢元給出三條建議:一是建立全國范圍內的農業大數據平臺;二是依托農業大數據提供服務與信息支持;三是建立數據采集、共享、分析和使用機制。
光伏扶貧是一條產業扶貧的新路
針對光伏扶貧,劉漢元認為,在貧困地區積極推廣光伏扶貧工程,是實現產業與項目有效結合的扶貧新路子,不僅真正讓貧困戶月月有收入、年年有經濟來源,還可以真正解決未來10年、20年甚至更長時期的經濟發展問題,走出一條產業扶貧、生態發展扶貧和清潔能源建設扶貧的嶄新路子。
在此基礎上,劉漢元建議,首先要將國家扶貧資金直接補貼并作為光伏扶貧項目初始投資;其次要協同西部大開發扶貧攻堅,打造西部成片光伏新能源基地;再次要加快貧困地區電網改造升級,為產業扶貧保駕護航。
此外,劉漢元強調,當前國內光伏產業發展面臨種種現實困難,如光伏發電補貼發放不到位、與產業相關的行政審批流程繁復等問題,這亟待國家進一步加大政策落地力度,制定和明確配套政策,給予行業健康發展以引導和支持。劉漢元認為要從以下三點著力:一是應簡化補貼資金征收和撥付程序;二是要建立行政審批統一聯動機制;三是要加大土地配套政策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