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剛剛過去一半,中國的光伏產業就已連受重擊。先是年初歐盟和美國接連發起的二次雙反,到后來印度宣布裁定我國光伏產品傾銷度為100-110%,再是澳大利亞也作出對我光伏產品進行反傾銷調查的決定。這一連串的事件不禁令人發問,中國的光伏產品到底招誰惹誰了?連續的撞擊之后,中國的光伏產業將會受到什么影響?
俗話說,人怕出名豬怕壯,其實就是因為中國的光伏產業近些年來發展不錯。光伏產業作為發展新能源大趨勢下的新興產業,被各國重視并積極地尋求發展,誰都希望在這一新領域贏得制高點,從而掌握行業主導權。被自我捧出來的“大哥”美國更是如此。舉一個不恰當的例子,森林之王獅子總對控制地盤感興趣,一旦斑馬在另一座山鰲頭一方,獅子必然會不滿,它肯定會想方設法去攻擊斑馬以爭得地盤。此外,一些國家的制裁行動不得不說是受到了美國影響而引起的連帶效應,就像是在爭奪地盤時,見獅子動手了,一些象兵猴將也一定會來湊番熱鬧。
回過頭單就看美國。2011年,江蘇曾占全國光伏出口量的四分之一還多,美國的首次“雙反”,就直接影響了江蘇地區13億美元的光伏產品出口,不少企業更是因此放棄了美國市場。雖然在美國遭遇挫折,但我國光伏產品獨特的成本價格優勢,還是在美國市場上供應量穩增。有數據顯示,直到2013年,中國的光伏產品在美國仍占領半壁江山,換算為出口額高達20-30億美元。江蘇的光伏產業更是發展迅速,不僅躋身于“2013 中國出口太陽能電池10強”行列,也在全國占有較大比重。但今年美國的雙反政策,不僅會再次重創江蘇的光伏企業,也將直接影響中美之間這二三十億美元的光伏生意。
當然,這僅僅是直觀的經濟數據,也僅僅是局限于美國。歐盟、澳大利亞和印度都是光伏產品需求量很大的國家和地區,他們同時的制裁極有可能讓近些年來剛剛回暖的中國光伏產業再次進入隆冬。而這些國家連續不斷的動作如若再引起其他國家的跟風效仿,中國將更加措手不及。此外,更有業內人士分析,這次的雙反除了對光伏產業本身的發展是個威脅以外,更會牽扯到中國幾十萬的光伏從業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