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興的鉛酸蓄電池行業早有耳聞,轉型升級的號角也早已經吹響,不過其翻天覆地的變化,記者從未親眼見過。前不久,記者來到天能國際集團,沒有參觀壯觀的生產車間,也沒有看一個個亮麗的數字,而是徑直走向了天能循環經濟產業園,在這里,記者找到了鉛酸蓄電池轉型的答案。
走進園區,記者首先看到的是一個“大鉗子”,“這個鉗子把我們眼前的一堆堆廢舊電池夾到鉛酸蓄電池生產流水線上,每天的工作量在40噸左右。”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這是廢舊鉛酸蓄電池“以舊換新”的第一步。記者看到的是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鉛酸蓄電池生產流水線:廢棄鉛酸蓄電池,被運至這里獲得重生,一塊近10斤重的廢舊鉛酸蓄電池,被投入回收設備,經過多道工序,6斤多再生鉛、1斤多硫酸鈉、0.6斤聚丙烯塑料脫胎而出,隨后被送上全自動蓄電池裝配生產線,開始新一輪循環。
天能集團董事長張天任說:“從廢料中直接回收再生鉛,不需要像原生鉛那樣采礦、選礦,能耗僅為原生鉛消耗的25.1%。目前企業自產的電池大部分可以回收再生,能從中受益不少。”
記者了解到,天能循環經濟產業園分三期,一期能產200萬鉛酸蓄電池和年回收處理15萬噸廢鉛酸蓄電池,二期和三期除了產量大之外,還將生產中大密電池和卷繞電池等。“我們現在站在這里的就是一期工程,是一條已經比較成熟的生產流水線。”張天任說,這里基本都是全自動。記者看到,這條流水線的最后一個工序,一共5條線,每條線只配了三四個工人。
“不過,現在收支基本是持平,有時候還虧本。”張天任感嘆,生產線現在只能勉強回收到10萬噸廢舊電池,這距離該生產線年15萬噸的處理能力相差甚遠,天能在全國有2萬多個網點進行電池的“以舊換新”,但基本上在公司內部回收。行業內全國性的回收網絡遲遲未建,鉛酸蓄電池回收市場的約80%份額集中在個體戶手中。
張天任拿著手中用廢舊電池造出來的一個鉛酸蓄電池,笑著說:“不過天能做這件事情絕對是值得的,一個是行業大勢所趨,我們愿意做先驅者,第二,也是企業應該盡到的責任。”他指著鉛酸蓄電池內部一些小件,“無證照的個體戶與小作坊,在回收過程中野蠻拆解、粗放冶鉛,對環境的污染是不可想象的,對土壤、空氣、水,都會有很大影響。”
天能研究院的一名工程師告訴記者,事實上,國內的鉛酸蓄電池生產企業一般都不介入回收工作,即便是廢舊電池,或者生產過程中的下腳料,比如鉛塵、鉛泥、鉛粉,這些下腳料都讓第三方公司回收,“這對行業發展是不利的。”
天能是長興鉛酸蓄電池轉型的典型,而長興是目前整個浙江鉛酸蓄電池企業轉型的縮影,從最早的175家企業減少到61家,再到2011年的31家。如今,這個昔日國內最大的鉛酸蓄電池生產基地,已成功轉型為中國的綠色動力能源中心。園區化管理,繼續探索廢舊鉛酸蓄電池的回收利用,是長興今后要走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