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并非所有的柴發都能夠滿足數據中心對的需要,那么,數據中心對柴發的要求是什么?柴發應如何滿足這些要求?數據中心在選擇柴發時注意點又是什么?濰柴電力系統事業部能源電力銷售公司總經理王仙偉在IDCC2021年度盛典上進行了詳細闡述。
數據中心對柴發的要求集中在兩方面
作為供電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柴發的技術已經較為成熟,其系統簡單,起動、帶負荷和停機時間短,操作、維修難度較小。在充足燃料的支持下,柴發可以長時間提供穩定、安全電能,可以說天然符合數據中心的用電需求。
數據中心在數字經濟中具有基礎性的作用,為了保證自身安全、穩定的運行,在設計、建設、運營等方面具有嚴格的規劃和要求,對于柴發也是如此,王仙偉表示:這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法規的要求,二是作為客戶的數據中心相關企業的要求。
法規要求方面,數據中心在柴發上主要的行業規范是YD/T502,包括一步加載能力和啟動時間等,其中,一步加載能力要求50%的加載必須達到G3,一分鐘必須加到100%的負荷,啟動成功率>99%,間隔時間不能大于10秒,這也是柴發必須滿足的硬性要求,只有此才能夠應用到數據中心上。
數據中心相關企業要求方面,主要是圍繞成本和碳排放,柴發的購買、日常運維、應急啟動都會帶來費用的支出,是數據中心成本中的一部分,據數據統計,柴發在數據中心整體投資中約占10%,從商業角度而言,數據中心作為柴發用戶,必將追求更低的成本;柴發的運維、啟動等均會產生較多的碳排放,在“雙碳”目標和行業可持續發展內在要求下,節能減排成為數據中心亟待解決的問題,對減少碳排放也就提出了更高要求。此外,為了節約交付時間、空間,數據中心也要求柴發采用模塊化設計、降低體積重量。
需求因素驅動柴發技術進步
法規和數據中心相關企業的要求無疑帶來了更多的挑戰,只有滿足了相應的需要,柴發才能夠在數據中心得到應用。不過,王仙偉指出,這也是驅動柴發技術進步的因素。
作為商品,柴發需要進入到市場中實現商業化,法規的要求,數據中心等客戶的要求是柴發實現應用乃至于在更廣范圍內進行推廣的標準,或者更確切的說是門檻,只有提升技術才能更好地進入市場,只有滿足了相應要求才能夠獲得效益。
為了更好地達到法規的要求,柴發技術不斷更新,包括內燃機技術、增壓器、高壓共軌、扭矩的進步,使得柴發帶載能力、燃燒效率、啟動響應速度等得到提升,以濰柴為例,其目前已經可以做到單步加載70%(額定功率)滿足G3的標準,啟動時間縮短至9秒。
數據中心要求柴發成本更低、碳排量更低、質量更小,柴發通過相應技術的革新正逐步達成。如柴發使用油和氣的配合來減少油耗,滿足燃油經濟性的要求,降低成本;通過升級燃油系統,優化尾氣處理技術路線,有效減少了碳排放。
數據中心選擇柴發時要注重平衡
作為主要應急電源設備,柴發在數據中心的作用不可謂不重要,數據中心的要求也越發明確,但在選擇數據中心時,除了滿足法規的相關要求,王仙偉認為,數據中心還應注重功率、經濟性、碳排放三方面的平衡。
根據統計,數據中心常用柴油發動機功率基本上在1000KW到3000KW之間,目前在中國主流的數據中心基本上是1800KW和2000KW的機組功率,以及10%的超負荷帶載能力。
根據濰柴的實踐,王仙偉為數據中心提出了柴油發電機選擇的推薦。他推薦1800KW數據中心使用60L左右,最大70L的發動機,可以在發電功率、成本、碳排放方面達成一個較好的平衡。2000KW數據中心的推薦值是66L,最大76L,可以達到較優效果。
目前來看,柴發在數據中心應急電源上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是數據中心長期穩定安全運營的重要因素。數據中心對柴發的要求則推動了柴發技術的進步,但數據中心在選擇柴發時還要做好功率、經濟性、碳排放三方面的平衡,以在滿足自身需要的同時最大程度的實現經濟效益,實現節能減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