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海爾是青島的符號,也是青島的驕傲。對于青島人來說,海爾已經成為了一種生活,一種習慣,一種寄托,一種情懷。”
“海爾是青島的符號,也是青島的驕傲。對于青島人來說,海爾已經成為了一種生活,一種習慣,一種寄托,一種情懷。”有青島的朋友這樣對我說。
其實,對于很多老青島人來說都有這樣的感觸, 30多年來,海爾陪伴了很多人的成長,它的產品記錄了一代青島人的生活,在很多情況下,海爾甚至可以代表青島。而如今,海爾已經走向美洲、澳洲、歐洲、中東非,成為青島甚至是中國的一張名片。
在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工業大會期間,英特爾與至頂網攜手舉辦了“走進海爾”活動,數十位來自全國各行各業的企業CIO一同參觀了海爾文化展以及創新生活展展館。隨后,海爾集團首席信息官/首席數據官殷皓還與大家一起探討了海爾的轉型實踐,以及數字化時代CIO的角色創新。
用空間語言講述30多年的海爾故事
在由世界和中國家電史、海爾現代生活館、創新展示區、未來之家等幾個部分構成的創新生活展展館里,不僅收藏了海爾在不同時期生產的產品,還模擬日常的生活軌跡,展示了海爾面向未來生活場景打造的智能家居產品和解決方案。
包括能夠一鍵操控所有家電家居產品的智能管控中心系統、3D試衣魔鏡、為老年人量身打造的廚電設備、為小孩精心布置的兒童間等等。
穿過上圖的“代碼墻”,一行人來到了海爾的文化展展館,這里是由過去海爾的模具車間車間改造的,通過極具時空感的空間語言展現·了大量的歷史資料、照片、實物、文獻和視頻,從借款救廠,到耳熟能詳的砸冰箱事件,再到走出國門,面向全球化的互聯網戰略轉型……一幕幕歷史場景隨著參觀路徑映入眼簾。
像極了一位“大叔”用他低沉的聲音,在講述過去30多年里的經歷和故事,故事里有心酸的日子,有轉角的柳暗花明,有大膽的嘗試,有不會枯竭的創新靈魂。
創新一直是海爾發展的原生力,這讓他在每一次時代的轉折點上都能夠快速踩上時代的節拍。
“人單合一”管理模式的探索
據殷晧介紹,如今,海爾在全球已經擁有10大研發基地(其中海外8個)、24個工業園、108個制造中心、66個營銷中心和14,3330多個銷售網點,形成了設計、制造、營銷“三位一體“的網絡布局。
海爾集團首席信息官/首席數據官殷皓
然而,它也已經不單單是一個傳統的家電制造企業,除了家電之外,其業務板塊還囊括了物流、金融、地產等等。殷皓說,未來海爾的每一個產品都將變成一項服務和體驗,讓用戶和海爾之間持續產生粘性。而隨著這一系列戰略和理念的轉變,海爾的內部管理也經歷了新一輪的顛覆和變革。
海爾并不排斥變化,反而對于變化一直“樂在其中”。從創立至今,它已經經過了名牌戰略、多元化戰略、國際化戰略、全球化品牌戰略,以及如今的網絡化戰略五個發展階段。
為了適應不同時期的戰略發展要求,其管理體制也在不斷調整和創新。2005年,海爾正式提出了“人單合一模式”,從企業、員工和用戶三個維度進行戰略定位、組織結構、運營流程和資源配置領域的持續動態變革,形成了互聯網企業的創新管理模式。經過多年的探索,2012年海爾又將“人單合一雙贏模式”升級為“人單合一2.0——共創共贏生態圈模式”,最終目的是實現共創共贏生態圈的多方共贏增值。
“經過12年的探索,人單合一模式始終是以人的價值創造為主線的,根本上是把傳統的管理模式從管理業務變成管理人,讓人去驅動業務發展,自發性地為企業創造價值。”殷晧指出。
借助IT把“人治”變成“數治”
換而言之,“人單合一模式”把每一位員工都變成了自己的老板,把管理的文化變成了自驅動的文化。在這樣一個日益扁平化的組織架構中,要讓管理效益得到體現,讓員工實現自我管理,就必須要借助于工具,把“人治”變成“數治”。
舉例來說,對于IT團隊自身,所交付的結果就要從原來的功能交付變成以產品交付為核心,并把用戶價值作為目標,支持互聯網時代的快節奏變化,同時能夠動態調整“質+量”的指標體系,把數字化體系作為主要的管理手段。
而這對于IT架構的挑戰是巨大的。
為此,海爾集團內部形成了共享的IT體制,在不同的業務模塊中都有獨立的IT部門支持,但同時,這些IT部門之間又是打通共享的,既滿足產業對新技術的需求,又能夠橫向整合共享資源。
在此基礎上,海爾的IT布局主要圍繞四個方面展開,一是云戰略,包括混合云、公有云及私有云;二是信息安全,包括在建信息安全的授信以及對整體規范流程的投入;三是大數據,包括統一分析平臺和數據存儲管理平臺的搭建;四是全方面的數字化運營,除了IT,還涉及流程、業務、管理等方面。
“以云計算戰略部署為例,其核心其實是管理。有意思的是,當企業計算規模較小時公有云的確具有非常大的優勢,但當企業計算量變大時,公有云的成本優勢就會逐漸消失。”殷晧表示,“因此,企業在布局云計算時需要從全局出發,考慮到各方面的因素,如預算、用戶權限、數據安全、管理體系等等。”
對此,東北特鋼集團信息中心主任劉健認為,不管是公有云還是私有云,總之云計算的趨勢在未來是不可替代的。只是目前很多瓶頸問題還未解決,比如商業規則標準不一致,這可能導致云計算未來的分析和數據挖掘角度有很大的問題。因此,目前云計算的價值,主要還是體現在對現有數據進行分析,并為商業決策和業務發展提供參考。
東北特鋼集團信息中心主任 劉健
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姿勢”邁向數字化
無論如何,數字化似乎已經成為業界的共識。
威海金猴集團信息中心主任張雅琳在交流中表示:“未來的企業必然要向數字化發展,而在這個過程中隨著數據量的不斷擴大,無論是生產還是營銷都將變得更精準,每個環節和節點都要通過數據說話,因此,無論是云計算還是大數據、物聯網,在未來都將變成標配。”
威海金猴集團信息中心主任張雅琳
而在英特爾看來,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最新的科技正在驅動各行各業的變革和創新。越來越多的企業希望能夠通過數字化轉型獲得數據洞察和商業價值,以便贏得競爭優勢。在這個過程中,英特爾也在加快步伐不斷探索行業的最佳實踐,從而滿足不同行業企業的需求,幫助他們持續提升用戶體驗,提高運營效率,實現精準營銷,實現產品和服務的創新。
對此,來自賽輪金宇集團的信息部部長王海峰強調:“無論技術如何變化,IT始終是一種工具,包括大數據、云計算和物聯網等最新的技術在內。在整體的布局過程中,企業還要回歸到一個原點,就是所有技術的應用最終都是為了給企業帶來價值。因此,企業千萬不能為了上大數據而上大數據,為了做云計算而做云計算,而要結合自己的特點對投入產出做出最好的衡量。”
賽輪金宇集團的信息部部長王海峰
不久前,英特爾發布了備受矚目的全新的至強可擴展處理器,這一處理器在為企業提供突破性性能,滿足企業敏捷、靈活和穩定可靠的需求之外,還能為計算、網絡和存儲帶來針對工作負載優化的性能,并賦能數據分析、人工智能、高性能計算、網絡轉型等各類應用,加速企業創新,也為像海爾這樣多云戰略和數據驅動型的企業的基礎設施平臺提供了十足的動力
從投入產出比方面來考慮,基于至強可擴展處理器的服務器在云計算應用場景中能夠支持的虛擬機數量,相當于四年前搭配英特爾至強處理器E5的平臺的4倍以上,而總體擁有成本卻比后者降低了65%,性價比非常之高。
總體來看,技術的更迭升級正在讓企業的應用成本變得越來越低,但是,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并不是用一個新技術、上一套新系統、落地一個新項目就能夠實現。在這一過程中,還需要企業從自身的角度作出全局的考量,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姿勢”邁向數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