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陳剛教授在演講中表示,在互聯網技術的推動下,未來我們將進入“數字計劃經濟時代”。這是陳剛第一次在公開場合闡釋這一觀點。
據了解,陳剛教授是在上海最近舉辦的以“‘營銷+’重構新商業”為主題的“2015中國網絡營銷高峰論壇暨第七屆金網獎頒獎盛典”上的演講中發表這一觀點的。作為廣告傳播及網絡營銷傳播領域研究專家,陳剛認為不能片面理解互聯網,也不能只提一些感受性的話語,而應該從邏輯上把握基本規律和基本的變化路徑。
第七屆金網獎頒獎盛典現場
為了強調互聯網劃時代的重要性,陳剛用《全球通史》中的一句話“蒸汽機的歷史意義,無論怎樣夸大也不為過”來形容互聯網:“互聯網的意義怎么夸大也不為過”。他認為,互聯網的技術價值可以同蒸汽機的技術相提并論。
陳剛教授認為,互聯網技術是對工業社會的優化和重構,過去的很多浪費可以避免、很多流程的效率可以提高,不斷推進社會向前發展。這樣的變化,不僅是商業層面、經濟形態的變化,更是社會形態的變化,是數字社會的發育。如果從這個層面思考互聯網,對哪些現象是趨勢性的、哪些是階段性的、哪些有價值可以看得更清楚。
他特別提到,他不認同把新的社會形態稱為信息社會,因為信息社會講的不是數字社會層面的問題,更多的是講硬件、基礎社會以及企業內部的一些改變。他也不認可第幾次工業革命的提法,因為新的變化已經不是工業革命的范疇,而是已經走出了工業革命。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陳剛
他把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方向概括為物的智能化和人的數字化。在這樣的發展基礎上,互聯網解決的就是信息精準匹配的問題,市場供給和需求的匹配。他推演認為,這樣一種整體變化正使得市場經濟越來越可計劃,可計劃就意味著減少資源的浪費、能源的消耗和對環境的破壞等。他稱這種過渡性的發展階段為“可計劃的市場經濟”。他進一步解釋到,我們可能進入物質產品的生產和消費在宏觀經濟層面成為高度可計劃的時代,實現真正的供需平衡,從而進入“數字計劃經濟時代”。這種計劃經濟和過去概念中或理想中的計劃經濟,甚至一些國家曾經嘗試過的計劃經濟都不一樣。
自2009年舉辦首屆盛典以來,由中國互聯網協會指導、網絡營銷工作委員主辦的中國網絡營銷高峰論壇暨“金網獎”頒獎盛典迄今已成功舉辦七屆,成為網絡營銷領域公認最權威的頒獎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