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眼鏡、格子襯衫,外加一只略顯陳舊的黑色雙肩包,與曹總初次見面,他IT理工男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
同樣讓人感觸頗多的是他“副業轉主業”的信息化從業經歷以及橫跨多個組織的角色轉變。他既是中國虛擬運營商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又是北京CIO聯盟發起人。言談中,不難發現曹國鈞是個樂觀開朗的人,健談的他坦言自己喜歡交流,也愛折騰。
“其實我最早不是搞IT的,當時只是業余愛好,時間久了,反倒干起了這行。”他瞇著眼睛,笑意吟吟。“如今看來,當興趣成了工作,壓力也大了很多。盡管如此,我也喜歡跨界,能從不同圈子中收獲不同能力和知識。”
當然,要肩負國藥集團公司整體信息化建設重任,滿足集團公司對下屬企業集中統一的管控需求,曹國鈞的工作忙碌而繁重。“國藥作為多元化企業,集團總部需要統一規劃,制定項目管理、組織管理、IT治理等相關體系標準,具體到各個分公司,要在各自運營體系內,接受總公司指導,統一規劃建設。”曹國鈞深諳集團公司信息化建設規劃的重要性,“當時我在國藥控股負責信息化工作,面對業務體系一度龐雜無序的狀況,要用集中化、一體化的思路來運作整個公司管理,做規劃是第一重要的。”
“在規劃明確的基礎上,CIO要學會根據業務實際情況及需求變化,不斷優化、調整及提升公司應用系統。”
對此,曹國鈞的觀點是:“CIO要讓業務部門參與并主導信息化,他們是信息化產品的用戶,讓他們滿意才能真正體現IT價值。”
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信息部副主任 曹國鈞
多年撲于一線,曹國鈞帶領著國藥集團在云計算領域不斷實踐,形成了自己的思路和方法。 “我們最早上集團財務系統時就有了云的理念,當時受IT基礎設施性能的客觀條件約束沒有實現。但云應用已經成為我們的一種風尚。目前我們已經成功搭建了云計算管理平臺,國藥控股ERP、OA等系統已經部署在私有云端,智慧供應鏈平臺我們部署在公有云端。而且,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我們也會參照云的方式,按照資源池對項目所需計算資源統一調配、部署。”
“國內云計算真正能落地的很少,而我們算是很接地氣的一個。” 曹國鈞一臉自豪。
把ERP部署在云上
國藥控股在ERP實施中應用了云的理念和方法。我們的ERP產品是部署在IBM X服務器產品基礎上的,如此一來,不僅啟動靈活,維護方便,還大大降低了成本。
中國信息化周報:您最初是如何結緣信息化工作的?
曹國鈞:我本科學數學,思維嚴謹、做事專注是我的自我評價,也是所學專業所決定的。畢業后,我進入中國醫藥集團重慶醫藥設計院,最早是做醫藥工程造價、財務分析等工作。研究計算機是我的愛好,也是副業。早期,我曾在IT媒體發表過不少計算機應用文章,也曾出版過100多本計算機著作。
當時純屬愛好,但也正因為計算機玩得不錯,中國醫藥集團組建不久,我被調至北京,負責國藥集團信息化工作。就這樣,原來的副業成了主業。
中國信息化周報:您何時加入國藥集團?加入前后信息化建設的變化有哪些?
曹國鈞:2002年我進入國藥集團,負責國藥網站建設、集團局域網搭建,以及OA、HR、財務等公用系統的建設。當時,我們部門只有三個人。
現在看來,當時集團信息化建設的很多理念是超前的。在做集團統一的OA、財務系統時,我就有了“云”的理念和思路。我的設想是,基于B/S架構,不管是公用系統還是業務系統,都要實現集團統一入口、統一管理。
我們首先在HR系統上開始試行集中管控的理念,2003年開始建設,到2004年并沒有建得很好,原因可歸納為:一是當時集團子公司遍布全國、地域分布廣泛,受制于基礎設施性能和網絡狀況,無法實現全國各地的集中訪問。二是當時選用軟件供應商是金蝶,HR功能是從ERP分出來的,他們設想是有統一的一套專業HR系統,但確實功能有限,不能完全滿足政府、企業的應用需求。三是這套系統是基于Windows架構,當時正處于升級階段,導致整個系統運行并非順暢。
當時真的辛苦,HR部門派出2個人、信息部派出1個人,我們到上海去培訓,甚至把服務器背到當地,這在現在根本無法想象。
也是受限于上述主客觀原因,集團OA、財務系統最初也是集中管理的思路,但最后都是分布式的,總部一套,下邊各個公司各有一套。
當時的設想很好,但沒有很好地得以實現。就是因為沒有好的高速公路,即便有寶馬那樣的好車,但也跑不快,發揮不了好的效果。
不過,這一階段我們對集團信息化也做了很多推進工作。一是普及了信息化認知,二是實現了財務系統版本、界面、培訓的統一,三是OA系統中的工作流對業務、銷售、管理工作都有一定規范作用。OA、HR、財務這三套系統,雖然最終沒有達到我們當初設定的結果,但通過這一過程,通過認識推動,對集團信息化整體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中國信息化周報:后來您被派到國藥控股,與國藥集團信相比,國藥控股的信息化工作具有哪些特殊性?
曹國鈞:2007年,國藥控股發展飛速,已無法滿足業務管理以及未來上市的要求,因此派我過去。萬事開頭難,當時國藥控股信息化最核心的問題是缺乏規劃,所以我的第一項工作就是做信息化規劃,我們用時將近5個月,完成了國藥控股信息化建設的“十一五”規劃。期間,我們組織了大量的、多層次、多維度的調研,訪談對象從業務人員到企業中干,從CFO到CEO,最終提出了未來國藥控股信息化之路——上ERP。
因為公司規模大,要實現集團管控,應對快速發展過程中的風險,我們必須要上ERP。
2007年做規劃,2008年自然是做實施推廣,但當時我們沒有這么做。因為領導層感覺到,國藥控股從組織變革到業務變革,再到組織單元的重新整合,整體發展速度太快,必須先做好鋪墊工作。
當時,我受到海王星辰實施ERP前先做流程梳理和編碼梳理做法的啟發,同時也為了解決國藥控股跨區域業務系統版本多樣,以及醫藥零售批號管理導致的不同業務流程中邏輯不一致等問題,開始著手編碼和流程的統一工作,為未來ERP項目實施打下好的基礎。
2009年,我們招標選擇了Oracle的ERP產品。2010年,國藥控股零售ERP項目啟動,同年年底,零售ERP一期工程成功上線,繼而逐步實現了國藥控股零售渠道的全國一體化管控。
2011年,國藥控股啟動分銷ERP項目,2013年,國藥控股財務系統也實現了統一管理。
回顧我在國藥控股7年的信息化工作歷程,我認為其ERP實施項目具有一定特殊性。國內企業對分銷ERP軟件的需求不同于國外,我們必須面對激烈市場競爭,要求更高。例如,如果我們上午接到訂單,下午就要配貨、送貨,信息需要馬上處理。而在國外醫藥公司,從訂單到采購沒有實時性,可以實現批處理。因此,Oracle必須考慮應對大量并發用戶數的能力和對策。
國外產品直接拿到中國來,不一定完全適用,在ERP項目實施過程中,我們會根據業務變化、市場競爭不斷優化、調整、提升系統。包括現在零售版ERP系統,原來我們POS零售系統都是統一按照云的理念,在總部部署,下邊公司啟用就行。目前我們進行了一些改進,POS系統部署分兩種方式,一是云部署方式,二是前后端分布式部署,即在個別零售前端設立小型數據庫,這樣在沒有網絡環境時也可實現離線操作。
搭建任何系統架構,必須以滿足業務管理需求為前提,所以,在國藥控股信息化過程中,無論是零售ERP還是分銷ERP應用,都是基于統一基礎架構,根據業務需求變化不斷優化,在螺旋式上升過程中不斷發展。
2010年,國藥控股ERP項目啟動,該項目從規劃到真正啟動歷時4年,面對實施范圍廣、醫藥品類復雜,以及國外軟件到中國“水土不服”等問題,國藥控股不斷攻克難關,成為首家零售板塊ERP應用于醫藥企業的成功典范。
國藥控股在ERP實施中也用到了云計算的理念和方法。我們的ERP產品是部署在IBM X服務器產品基礎上的,如此一來,不僅啟動靈活,維護方便,而且還大大降低了成本。
此外,我們的分銷ERP系統也是由PC server來完成,我們把涉及到的相關系統:零售POS系統、零售WMS系統、零售主營業務系統,包括分銷業務系統,都放到一個統一虛擬池里,這一嘗試是很成功的,節省了很多投資費用。我們測算過,至少節省了3000~4000萬費用。如果使用小型機成本很高,我們目前使用6臺PC Server就解決了問題,并且能夠應付大數據量處理及大并發量。
用BI來做頂層設計
企業傳統的做法是先上ERP,再上BI。但我是先做BI,然后倒逼ERP。要統一編碼、統一系統、統一屬性,考慮采集的數據是否有用,是否對業務系統改造有益。
中國信息化周報:在云計算方面,國藥做的比較超前。國藥最早嘗試云應用的初衷是什么?
曹國鈞: 2009年,我們嘗試基于資金賬戶系統實現云應用。原來我們用的是招行跨銀行現金管理平臺CBS,當時涉及到與多家銀行的系統對接工作,通常做法是每家銀行使用一臺PC機,隨著對接銀行數增多,PC機數量也在增加,帶來了管理難題,后來我們通過虛擬化接手,把所有機器放在一臺小型機上來完成。
中國信息化周報:目前國藥云應用處于哪一階段?有何成效?
曹國鈞: 很多企業都是把一些不重要的系統部署在云計算上,但我們已經把ERP部署在云計算上了,這在國外還沒有先例。國內很多中小企業到我們公司看都覺得很驚訝,覺得挺有膽量,我說不是膽量,實際上是我們理解云計算。我們認為云計算并不是理念,它在企業實施過程中,從維護、成本、應用三個方面確實起到很大作用。云計算是真正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
除了ERP之外,我們也想通過其他系統來應用。原來國藥控股部署過協同系統,幾個大的公司都分別部署,從2012年開始,我們做了規劃,在兩到三年之內,把我們各個子公司所有的OA系統都統一到一套OA系統來,我們稱為‘云OA’,云OA’即按需型服務。即總部建設一套自動化的“云OA”系統,各個子公司采用按需付費的方式使用,每個帳號每年大概200元,和使用e-mail服務方式價格是差不多的。未來全公司都將采用這種方式,希望在2014年基本上在國藥控股啟用一套OA系統,再采用云計算服務理念為下面的子公司進行服務。云計算對于國藥來講不僅是作為基礎設施,也是消費理念的轉變。
中國信息化周報:國藥作為大型集團公司,是否已應用大數據,您如何看待大數據價值?
曹國鈞:現在我們叫大數據,也就是原來我們BI的概念。一般企業傳統的做法是先上ERP,再上BI。但我是先做BI,然后倒逼ERP。要統一編碼、統一系統、統一屬性,考慮采集的數據是否有用,是否對業務系統改造有益。我的思路是“用BI來做頂層設計”。當時做BI有一定難度,需要多方面考量,現在看來,只要滿足三點:一是統一版本的業務系統,二是統一的編碼體系,三是一套統一職責屬性的運營管理體系。BI啟動,主要考慮上述三點,要去改革它。
國藥大數據應用雖然不能算全國領先,但至少我們是從BI到ERP,思路不一樣。要求企業整個管理要前端,運營部門和職能部門要協同好,各個子公司要協同好,因此我們在做業務系統升級改革時,運營部門做標準,職能部門做編碼,這兩項工作決定了未來ERP系統中業務邏輯能否一致,業務語言能否一致,兩個系統之間是否能用同一種語言溝通。
BI的頂層設計理念對國藥控股信息化整體部署起到了很大作用。無論是BI,還是大數據,不單是為決策,還倒逼了公司運營體系改變及質量管控能力提升。
歸納總結一下,大數據應用在國藥集團的價值體現在三方面:一是幫助推動業務變革、實現業務規劃;二是幫助企業管理制定一套切實可行的運營體系,三是幫助企業通過數據獲得一些有效信息,輔助決策,如哪些客戶最具價值、哪些醫院是我們客戶所關注的。當然,現在也碰到一些難點,在大數據應用探索中,在業務升級過程中,對數據一致性、數據管理問題的處理都有待進一步商榷解決。
CIO要學會營銷產品
CIO更像是一個IT營銷人員,需要把自己的idea、構想傳達給老板,把老板作為客戶來對待,因為CIO還沒有到決策層的位置,需要把自己的“產品”營銷出去。
中國信息化周報:在團隊管理方面,您有哪些成功的理念和方法?
曹國鈞:我認為,無論CIO還是IT人員都要學會營銷。
CIO需要把自己的idea、構想傳達給領導,把領導作為客戶來對待,因為CIO還沒有到決策層的位置,需要把自己的“產品”營銷出去。讓領導真正的體驗到信息化能夠為企業帶來的好處,獲得其信任,才能使信息化項目推進更為順暢。
IT人員大多是技術層面的,話不多,相對木訥。因此,在闡述信息化工作相關價值時,應該學會將IT語言轉化為管理語言、業務語言,要善于總結,讓領導明白信息化為企業帶來的價值;在具體信息化應用項目實施時,要與業務部門緊密配合,明確服務業務部門、滿足業務需求的理念,在充分溝通的基礎上學會向業務部門推銷信息化“產品”。
在IT團隊建設方面,我首先會充分信任他們,相信他們能做好,知人善用;其次,通過培訓、交流等方式,讓他們具備“營銷”思維,有利于信息化項目的推進;最后,鼓勵他們與業務部門同事多交流,與他們打成一片,多了解業務流程和業務需求,同時歷練自己,使自己具備核心IT技能以外的綜合素質。
中國信息化周報:您如何理解CIO這一職業角色?
曹國鈞:首先,CIO角色很尷尬。國內真正的CIO很少,一般是信息主管、信息部經理或信息部部長,我們習慣統稱為“CIO”。在國外,CIO屬于決策層,而中國進入這個層次的很少,一般是總經理助理兼任CIO。CIO應該和CXO,如CFO、COO一樣,必須進入經營層或決策層。
但目前國內大多“CIO”都是在中干這個職位級別展開工作,似乎有些“名不正言不順”。有些“CIO”一直強調“我不是CIO,我們領導才是。”但實際上,他做的就是CIO的事兒。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他也沒做CIO的事兒——因為決策層沒有他。
所以,我不是“CIO”,而是信息主管,但同時我們也在做信息化推進相關的決策、管理工作。
其次,國家目前缺乏統一的CIO職業資格認定。目前,我了解到一些機構正在逐步推進CIO的職業認證工作,未來有可能會給具備資格的CIO頒發證書,持證上崗。
再次,CIO需要哪些素質?我認為CIO首先要懂點技術,所謂“三分技術七分管理”,如果總工沒做過技術工作,是很難稱職的,因為只有做過IT工作,對于信息化才有更好的領會能力。其次,CIO更重要的在于管理。國內企業總經理大都是由辦公室主任升任,辦公室主任這一職位要求具備細致的處事態度、宏觀的統籌技巧,考驗的就是組織管理能力。
最后,如果國內沒有CIO這個職位,而是由分管領導兼任,那信息主管也能做好信息化工作,但可能會受到一定限制。
中國信息化周報:作為一位具有豐富從業經驗的CIO,您對同業CIO有哪些建議?
曹國鈞:CIO應更多地跨界、交流。
我喜歡跨界,而且我認為CIO都可以跨界,服裝行業CIO到冶金行業也能勝任。CIO需要“技術+管理”,但與業務的對接都是相通的,雖然對服裝行業可能熟悉些,對冶金或醫藥行業不太熟,這都不影響,很容易上手。
溝通交流也很重要。我認為CIO的工作,無論是業務還是管理,溝通占70%~90%,溝通不到位,會導致抱怨和誤解。而且,CIO除同業探討外,必須與更高級別的管理者去交流,如CEO、CFO,通過參加行業會議、商學院培訓,獲得前瞻性思維和更精準的判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