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安防產品與服務應用范圍的增加,傳統模擬系統獨立方案和舊監控設備已經逐漸不能滿足客戶的需求,為跟上時代腳步,客戶對安防產品提出了越來越多的新需求。
從安防應用層面來看,需要針對不同行業的特性,通過視頻信息與管理信息的聯動有效地獲取客戶需要的信息。例如,北京地鐵的運營已經由簡單的安全防范發展到監控智能化分析,再發展到為地鐵運營業務提供專業服務。從城市軌道交通的發展方向來看,監控正在向網絡化、數字化、高清化、智能化的方向融合發展。
不同的行業對安防系統會有不同的需求,這就要求安防企業不僅要為用戶提供基礎的安全防范措施,還需要根據用戶的工作環境和工作特點,為其量身打造專業的安防產品,提供個性化的安防服務,這將是安防應用市場的一個發展趨勢。可以說,未來安防企業比拼的是,誰能在競爭激烈的安防設備市場中快速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為客戶提供更加細致的行業解決方案,以及客制化的產品,誰就有可能擁有更多的市場份額。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安防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在2016年安防產品行業應用中,平安城市、智能交通和智能樓宇所占比例最高,分別達到24%、18%和16%,占據整個應用市場份額過半。此外,安防產品應用在文教衛、金融和能源、司法等多個領域,應用范圍十分廣泛。
圖表1:2016年安防產品行業應用情況(單位:%)
經過長期發展,我國安防行業在地域分布上形成了以電子安防產品生產企業聚集為主要特征的“珠三角”地區、以高新技術和外資企業聚集為主要特征的“長三角”地區,以及以集成應用、軟件、服務企業聚集為主要特征的“環渤海”地區三大產業集群,占據了我國安防產業約2/3以上的份額。
其中,以珠江三角洲為中心的安防行業帶已成為中國規模最大、發展速度最快、產品數量、種類最多的安防高新產品加工密集地區;以上海、江蘇、浙江為中心的長江三角洲,已成為安防產品制造業的一個重點地區;環渤海地區則形成了北京、遼寧、山東、天津的安防產業群。
安防產品生產企業在單一產品領域同樣具有產業集群特點。福建形成了監控鏡頭、樓宇對講、防盜報警三大產業優勢;天津形成了高速球和云臺生產制造優勢;浙江形成了DVR、高速球、矩陣產業優勢;北京形成了光端機、電子巡更、門禁產業優勢;廣州形成了樓宇對講和公共廣播產業優勢;江蘇形成了安防線纜、高速球、防爆攝像機產業優勢等等。
圖表2:安防行業形成三大產業集群地
1、深圳市安防生產發展情況
作為珠三角地區安防行業的領軍城市,目前深圳有4300多家安防企業,30多萬安防從業人員,深圳安防產值占全國安防總產值的近30%,已真正成為中國安防產業的根據地。
深圳安防產業的突出表現所產生的另一品牌效應,就是成功吸引了來自國內外的同行和產品用戶,打造出了具有國際知名度的安防博覽會。2011年10月,全球安防聯盟(GSIA)總部從華盛頓遷往中國深圳;GSIA將其亞太地區中心設立于深圳;建立國際安防技術實驗室,選擇UL、VdS兩家歐美國際安防檢測認證機構加盟。
深圳安博會的規模和面積被歐美安防同行公認為全球同類展會第一,在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拉斯維加斯和伯明翰安博會的展覽面積也不足深圳安博會的一半。但深圳安防企業相比長三角和環渤海而言普遍規模偏小,缺少行業龍頭企業,這也就束縛了深圳安防產業的發展,整合中小企業勢在必行,深圳安防行業洗牌在即。
2、北京市安防生產發展情況
北京安防產業與東南沿海城市安防產業相比,沒有口岸和貿易渠道所帶動的制造優勢,加之生產成本相比較高,因此,北京安防行業整體上是呈現出“集成中心”的影響力。
北京的安防行業基本是以工程和集成起家,安防工程和集成商在北京安防行業企業中占據大量比重。同時,北京的科技水平全國領先,近年來各種類型的系統集成公司有集群優勢,整個地區專業基礎較好;并且北京高校與科研院所云集,當地很多安防公司皆出自于這些院所,而其特有的科研傳統,也拔高了北京安防的整體專業化集成水平。
3、中西部安防生產發展情況
中西部安防產業與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地區相比,差距還很大。主要原因是起步較晚,技術力量較薄弱,尤其是安防產品研發生產廠商少,規模小,產量低,優質名牌安防產品更少。目前隨著安防產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市場正在從省會城市、沿海經濟特區向地市級市場延伸;東北地區、西南地區等地市場將逐步進入高速發展期,市場區域性差異將逐步淡化。
作為中部大省的湖北省擁有的高校人才和科技優勢,這為安防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湖北省的目標是打造高新技術相對云集的安防產業園,用三到五年時間建設年產值30億至50億,讓全省小而分散的安防企業形成產業集群,通過優化產業結構、發展產業聯盟、加強校企合作促進湖北省安防產業整體發展,在湖北地區形成完善的安防產業鏈,力爭形成全國除長三角、珠三角和環渤海地區之外的第四大安防產業版塊。(原標題:2017年中國安防行業需求結構與產業集群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