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幅員遼闊,加之公路點多、線長、面廣,各地交通環境差異較大,導致我國公路安全隱患比較突出,道路交通事故仍易發多發。早在2014年11月,我國部署實施了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要求到2020年底,基本實現鄉道及以上行政等級公路交通安全基礎設施明顯改善,公路安全防護水平顯著提高。因此,近年來公路安防作為基本要求,成為了公路建設重中之重的內容。
公路安全隱患多 安防建設已成重中之重
公路安防建設至關重要
《2016年焦炭運輸行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6年末全國公路總里程達到了469.63萬公里,隨著我國公路建設里程的不斷增長,各省市的公路網逐步形成,高速公路運營管理的線控模式也逐漸向面控模式過渡,隨之而來的公路安防問題也被提上了一個新的議程。
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在《道路交通安全“十三五”規劃》中指出,在“十二五”期間,全國共發生造成人員傷亡的道路交通事故99.8萬起,導致29.7萬人死亡、108.7萬人受傷,平均每年發生20萬起,造成5.9萬人死亡、21.7萬人受傷。這龐大的數字讓部分人對我國公路安全防護設施設置產生了質疑。
安防作為保障交通安全的重要手段,在公路建設與維護中扮演者重要角色,為了擔負起重任,安防行業近些年也一直研發新技術、新產品、新方案,盡最大的努力保障公路交通安全。
智能交通+公路=智能公路
相比較國外,我國公路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較低,因此,智能交通的發展已經成為我國公路建設的重點,智能交通+公路的模式乃大勢所趨。全自動收發卡機、車牌識別儀、車型識別儀等設備能顯著提高收費系統的自動化水平;車流量檢測器、車型識別儀、車速檢測器等車輛信息采集設備,可應用大數據分析、信息挖掘技術,使通行更通暢、更安全。
未來的智能公路系統不僅協助公路管理者提供服務,還將更多地向所有交通參與者提供服務,實現信息采集、處理和服務的系統化,建立公眾出行信息服務平臺、路政管理信息平臺、養護保障信息系統等信息化平臺。在信息化的過程中,系統軟件產品的需求將日益擴大,這些軟件將涵蓋信息采集、存儲、分析與發布等功能,涉及設備養護、人員管理、路況監測等各個方面。
這里編者總結了公路安防建設的四項內容:1.各公路路段外場設施建設:道路視頻監控、主線電子警察、應急車道違法抓拍、一車道違法抓拍、車間距違法抓拍、互通匝道卡口抓拍。2.視頻事件自動檢測系統建設。3.移動指揮車、無人機等移動應急指揮系統建設;車載全景違法取證系統建設。4.專網建設。
編者語:公路安全保障工程是公路工作的重中之重,被視為民生工程、生命工程。智能公路的出現保障公路行車安全,提高公路服務水平,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公路智能了,事故減少了,政府省力了,百姓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