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的發展,智能制造在我國傳統制造企業的轉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而安防行業作為大潮中的一個重要組成,也在實現蛻變的路上行進著。
智造 沒那么簡單
過去,表面上中國制造似乎總是與價廉物美聯系在一起,但“Made In China”帶給世界的感覺就是照著別人的好東西生產出一個功能與外觀很相似的產品,但實際使用過程中,卻比好產品差一截的壞印象。當然,一個東方大國,一窮二白,滿目瘡痍,百廢待興,要想趕超世界工業諸強,生產出能夠讓全球消費者稱贊的產品,模仿制造是最便捷的通道。但這是過去的做法,現在還繼續走下去將會是死路一條。轉型成為不能避免的陣痛。
當德國提出“工業4.0”、日本拿出《制造業白皮書》、美國提倡《振興美國先進制造業》2.0,《中國制造2025》也應運而生,這些幾乎都選擇了智造。
安防智造,并不是意味著只發展安防高科技、搞好項目服務,而是從低端低質滿足基本需求向高端高質滿足高品質需求邁進,從承接世界產業轉移向引領世界產業轉移發展。
筆者認為,安防智造是從市場銷售、生產制造和物流運輸三個維度實現需求的最大契合。目前發展得如火如荼的智能家居便是如此,采取視頻聯網報警、設置各大生活場景、應用簡單友好操作界面等等,都是用更好的技術傾聽用戶心聲,實現家居環境的友好化,提升用戶的體驗,將人的需求和安防發展結合,安防不再局限于安全,而是更友好的交互體驗。
安防智造 有哪些突破口?
數據成為安防最大的武器。
馬云曾多次在公開場合強調:“數據會成為21世紀的新能源。”占據安防行業大半江山的視頻監控便是豐富數據的最大來源。安防智造的時代,數據成為分析以及計算的最初原材料,炙手可熱的“人工智能”正是因為如此才將安防視為最大的應用領域之一。
反之來講,以安防行業為對象,譬如產品生產環節,倘若能將生產線上的每個產品數字化,從原材料環節到加工生產環節再到質檢環節以及流動環節的所有數據放在一個平臺,再結合隨后的市場銷售數據,就能夠讓企業真正了解一款產品生產、流動、銷售的每個環節,從而為提升產品體驗提供了足夠的參考數據。數據于安防的意義非同一般。
收購并購、跨界融合成為安防大片的經典橋段。
當行業發展促進洗牌加劇,安防產品制造呈現出集中化的趨勢,目前,安防行業中海康,大華和宇視呈三足鼎立之勢。
在此行業態勢下,收購并購的戲碼卻從未停歇。就2016年,就有中安消再收購澳洲安保公司、佳都科技2億收購華之源剩余股權加碼智能交通、商湯科技并購安企新舟銳視成立智能安防公司商周銳視、 海康威視收購Pyronix擴大市場版圖、安訊士收購IP對講廠商2N、FLIRSystems以4100萬美元現金收購Armasight公司、艾禮安收購深圳富安信科技100%股權、FLIR收購工業相機領導者PointGreyResearch。
除了行業內的并購重組,跨界入局的也不在少數。柯尼卡美能達收購德國MOBOTIX的65%股權、創高安防轉型物聯網并購加碼云服務、富士康母公司鴻海收購香港千里眼布局視頻監控市場、英飛拓擬6億收購廣告公司以壯大智能家居業務、光啟GCI再添新成員以色列視頻分析解決方案提供商AgentVi。實體上的融合最直接模糊安防的邊界,而這也是安防智造的一大契機。
民用安防有望成為黑馬。
隨著平安城市的建設,信息化建設的不斷發展,全民安防的理念已經逐漸深入人心,民用安防、智能家居在智慧城市、智慧社區等理念下應運而生,民用安防逐漸以黑馬之勢在安防市場中殺出。
就我們常見的,比如海康威視的螢石,大華股份的樂橙,天地偉業的天天物聯等,或許暗示了當下安防企業的另一個趨向--深入民用安防市場。小編從今年的北京安博會上看到,不少企業特意留出智能家居、無人機等展位。而伴隨智能家居、智慧社區的發展而來的安防民用市場或許會成為生存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的工業互聯網的調查報告,超過74% 的受訪企業認為工業4.0對最優化配置資產、減少運營成本、提高員工生產率、創造新利潤等“非常或極其重要”。
從安防制造到安防智造,一字之差的距離,需要每個安防人腳踏實地共同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