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中國深圳迎來了地鐵11線的正式開通。在這個暴雨與高溫齊上奏鳴曲的情況下,“高富帥”的11號地鐵帶來的清新風還是讓不少人刷屏淪陷了。
11號線是深圳市中心到寶安的新線路,之所以被冠以“高富帥”的名頭,在于其開創地鐵列車設置商務車廂的先河,而且是目前國內最快時速的大編組地鐵。地鐵作為對安全和功能要求非常嚴格的系統,在承擔城市高效的交通工具同時,其安全風險防范也成為大眾關注點。
深入淺出了解地鐵安防
地鐵安防系統主要有視頻監控、門禁管控和入侵報警三大部分。從投入費用和重要性來看,視頻監控約占地鐵安防總耗費的70%左右,門禁使用份額約占10%到20%之間,而入侵報警的份額最小。
地鐵監控范圍頗為廣泛,可以從對內對外兩個方面理解。對外,即是針對乘客的監控,常見為進出站口、站臺等的行車監控和對公共區域的治安監控。這樣的安全監控不僅確保行車的安全,而且能有效針對擁擠或暴亂情況進行治安控管。對內,即是針對地鐵工作內部的監控,包括對機電設備、供配電房、售票亭等營運環境的監控和對內監管。除此以外,針對地鐵隧道的監控和隨行列車的監控也成為地鐵監控系統的重要部分。
地鐵門禁控管主要作用是限制未經授權的人進入區域。地鐵出入口、設備間、屏蔽門等多處都應用了門禁系統,地鐵門禁可控區域廣、聯動設備多、控制點數多且安全要求高。
入侵報警在地鐵中的運用相對較少。屬于人數密集的交通公共環境,不必要的報警會增加人員恐慌,易造成擁堵和人員踩踏事件等。但是遭遇緊急事件,報警裝置能迅速反應,減少危害。
地鐵安防的發展趨勢
高度集散化——地鐵作為城市中越來越常見的交通工具,其安防復雜性和區域廣泛性可想而知。地鐵行車營運、環境監控、設備監控、安全防范、治安防控等都需安防助力,所以地鐵安防的集散化成為發展必然趨勢。地鐵安防采取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的思路,以多媒體、計算機網絡、數據存儲、電子地圖等多項技術,圍繞安防集成平臺服務器這個核心,為地鐵安防中心人員提供統一的管理界面。
分析智能化——作為樞紐轉換的地鐵,進出人流量大,在現階段高清攝像的情況下,未來的大數據建設直接引申出對智能分析的強大需求。高清的視頻畫面需要智能分析檢測人流量,甚至在此基礎上進行人臉識別。一方面可以根據人流量適當調整行車調度,避免擁堵,一方面可以協助警方進行可以人員的排查。同時可以加快事件解決進程,提高反應能力。
地鐵安防企業的必備條件
地鐵安防的重要性決定安防企業進入這塊領域的難度不可小瞧。
首先要考驗的是業務熟悉度。既然地鐵安防將服務對象定位為地鐵,那對于地鐵行業和地鐵安防的深入了解決定著安防企業是否具備最基本條件。在現階段專業領域的精細化狀態下,對于地鐵安防系統的總體了解也是每個地鐵安防企業的基本素質。“招標過程中看重廠家及工程商或集成商的解決方案的設計和實踐案例經驗就是關注其業務熟悉程度”。相關人士這樣解釋。
其次看重企業研發能力。地鐵需要考慮不同地質、不同區域等情況催生的不同要求,安防企業不僅具備常規地鐵安防技術,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研發,開創新技術解決實際問題。及時解決問題以保持整個系統的穩定運行,才是地鐵安防的重頭戲。除此以外,地鐵安防的一系列升級改造也與企業的研發能力息息相關,畢竟地鐵建設是在不斷加強完善,根據需要提供后續服務也囊括其中。
資質認證也是必不可少的標準。地鐵招標中,安防企業的注冊資金、相關單位頒發的資質認證以及城市軌道交通或類似工程的系統集成項目相關工作經驗,甚至公司成立時間的長短和公司人員數目都成為考慮因素。資質認證是安防企業各方面能力的體現,也成為地鐵等重大公共項目選擇工程商的標準。
總結
隨著城市發展,地鐵建設的快速發展也逐漸凸顯,給地鐵安防企業相關技術的發展提升提供了練兵平臺。國內安防企業的技術提升將會給地鐵安防建設的兼容擴展、升級改造以及二次開發帶來極大便利,同時也可降低建設投資和運營成本,國內地鐵安防企業的發展是眾望所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