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各方面的需求也相應的提高,對小區的安防也不例外。從原來簡單的對講系統,到如今的智能化小區,經過了十幾年不斷地研究和發展,我國的智能小區應用與產業都走到了新的階段。
智能小區安防技術詳解
一、閉路監控系統
閉路監控系統作為工作區安防狀態的監視、信息手段之一,結合內部對講系統,公共廣播系統,遙相呼應,可減少管理人員的工作強度,提高管理質量及管理效益。閉路監控系統作為現代化保安有力的輔助手段,它將現場內各現場的視頻圖象或是險情信號傳送至主控制中心及分管理室,值班管理人員在不親臨現場的情況下可客觀地對各區域進行集中監視,發現情況統一調動,引導疏散,節省大量巡邏人員,人少就可避免許多人為因素,保證在最短時間內處理得當的方案得以實施。
二、入侵報警系統
入侵報警系統一般由探測器、報警控制器、聯動控制器、模擬顯示屏及探照燈等組成。一般的入侵報警系統多采用線型探測器。線型探測器多采用雙路/四路主動紅外探測器組成防非法跨越報警系統。系統采用模糊控制技術,有效避免由于小動物、雜物、暴風雪等對探測報警的影響,同時保證對較大物體和人的非法翻越行為的即時報警。當探測器檢測到入侵信號時,即向小區物業接警中心報警,接警中心聯動控制器打開相關區域探照燈,發出報警警笛,啟動錄像機,模擬電子屏動態顯示報警區域,接警中心監控計算機即可彈出電子地圖。
三、門禁系統
門禁系統是對智能住宅重要通道進行管理。門控系統可以控制人員的出入,還可以控制人員在樓內及敏感區域的行為。在樓門口、電梯等處安裝控制裝置,例如:讀卡器、指紋讀取器、密碼鍵盤等。住戶要想進入,必須有卡或輸入正確的密碼,或按專用手指才能獲準通過。門禁系統可有效管理門的開啟與關閉,保證授權人員自由出入,限制未授權人員進入。
四、電子巡更系統
巡更系統是管理者考察巡更者是否在指定時間按巡更路線到達指定地點的一種手段。巡更系統幫助管理者了解巡更人員的表現,而且管理人員可通過軟件隨時更改巡邏路線,以配合不同場合的需要。巡更系統分為有線和無線兩種:無線巡更系統由信息鈕扣、巡更手持記錄器、下載器、電腦及其管理軟件等組成。有線巡更系統是巡更人員在規定的巡更路線上,按指定的時間和地點向管理電腦發回信號以表示正常,如果在指定的時間內,信號沒有發到管理電腦,或不按規定的次序出現信號,系統將認為是異常。這樣,巡更人員出現問題或危險會很快被發覺。
五、智能住宅安防系統
以家庭防盜報警系統為主,它是由保安中心管理主機、家庭報警器、各類傳感器和傳輸線組成。切入點主要是門和窗,傳感器對家庭重要地點和區域布防,讓業主生活在更安全、舒適的環境之中。各類傳感器介紹如下:窗磁、門磁開關,燃氣泄漏報警,感煙報警,緊急按鈕等安防系統均應用于家庭內部,在每戶業主的家中裝設紅外線探頭、窗磁門磁開關、感煙探頭、緊急報警按鈕等,每個單元入口設置一臺門口主機,在保安中心設置一套管理主機。當有客人來訪時,按下室外按鈕或被訪者的房間號碼,住戶室內分機會發出振**,同時,室內機的顯示屏自動打開,顯示出來訪者的圖像及室外情況,主人與客人對講通話,確認身份后可通過戶內分機的開鎖鍵遙控大門電控鎖讓客人進入,客人進入大門后,大門自動關閉。
小區安防隱患雜談
與國外小區道路對外開放的環境不同,國內小區具有私有的、封閉性的特點。在這種私有、封閉性的環境里,小區居民希望能夠塑造一個相對和平、安穩的空間,尋找到一定的歸屬感和安全感,真正過上安居的生活。而安防系統建設是實現小區居民安居的重要保障。但實際情況并不如期待的那么樂觀:從媒體報道的新聞事件上來看,有關小區內盜竊、搶劫等違法事件層出不窮,對滿足小區安居的初衷造成極大困擾;您若走訪一下身邊的小區便不難發現,安防系統建設、運維等情況也令人堪憂。與之相呼應的是小區居民在安防建設方面維穩意識的增強,視頻監控、門禁、報警等安防系統建設需求的高漲。
一、區域間應用的差異性
目前,不少省市技防管理單位都有針對小區出臺相應的安全防范要求或標準,但由于經濟發展水平、地理環境等因素,各地小區的安防建設發展相對不平衡。大城市建設較為完善,中小型城市則相對落后。以上海市為例,在小區建設的地方標準中明確規定小區圍墻上必須安裝電子圍欄,這些都是對人體無傷害且誤報率較小的周界設備,避免了主動紅外探測器易誤報的問題;視頻監控方面,高清設備應用逐漸普及,監控錄像從看得見發展到看得清,甚至到看得懂;在系統配置上,標準中對整個系統架構包括互相各子系統之間的聯網、集成都有相應的要求,從以前的各自為政到整個綜合平臺來進行管理;在報警聯網方面,保安對具體情況進行確認后與當地的110接警中心進行聯動,以確保案發后公安部門的及時處警。
二、安防隱患存在之根源
從小區建設來看,國內很多小區基本上還是采用一個閘道控制大門人員出入,再加上一個保安門口看守的傳統方式,或者在小區里面安裝一些視頻監控攝像機,但這些在安全管理上其實存在很多問題和漏洞。比如保安只負責人員出入的管理,在外來人員進入之后,小區里面發生了什么,其實已不在小區保安人員管理的范圍之內。若是發生了什么偷竊、搶劫事件,也極難被發現,若無視頻監控的圖像記錄,連取證的資料都沒有。小區安防建設現狀遠達不到居民安全的實際需求。
造成這種局面的問題關鍵點不外乎這三方面:開發商不重視、國家標準的缺位以及居民思想觀念相對滯后。對于開發商而言,以利益為重,為了降低成本,提高容積率,且不說安裝信息化、智能化安防設備,一些基本的技防設備覆蓋率都較低,甚至采用的還是低廉、質次產品(高檔小區除外);在地方規范和項目規范的評審、驗收方面,大多還處于一種相對無序的狀態,沒有統一標準、規范和明確的管理部門;在小區居民思想觀念方面,對于保護個人的隱私較為注重,在小區環境安定的情況下,如要在建筑物入口處安裝視頻監控時,有的居民會反映侵害了個人隱私。而一旦出現了偷盜甚至搶劫、車輛失竊等事件時,由于設備安裝的不到位,導致無法調取出圖像,居民就會要求盡可能將安防設備安裝到位。這些不盡人意的情況,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下去安防系統的建設。
三、規范與思維的創新
就目前實際情況而言,小區安全防范建設往往追求成本控制,以應付有關部門的檢查,更說不上技術上的求新,采用一些技術比較經濟的設備即可。因此,從一個城市或國家層面上,對于市場競爭產生的安防市場設備質量層次不齊的問題,國家可以頒布相應的標準,在標準中注明小區建設需要安裝哪些子系統,這些子系統設備需要安裝在哪些位置。地方政府通過有關法規明確小區建設單位、物業公司等各自擔任怎樣的角色、怎樣實現聯動,保安人員需要培訓哪些基本素質等具體細節。針對小區安裝監控維護安全和市民擔憂侵犯隱私之間的矛盾,一方面居民需要理解和認識這些設備對自身安全和財產的保護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引用一些技術手段,比如對一些隱私部位自動馬賽克。
曾聽到這樣一個觀點,我認為它是有意義的:為什么中國的道路都非常擁擠?雖然人多是一個因素,但主要原因在于中國的小區都是封閉的。不像國外,比如美國,小區都是敞開的,小區的道路和一般的道路完全都是相通的。
伴隨市民對于安防系統的認可、法律的健全、市民素質的不斷提高,中國的小區或許也會逐步對外開放。當然隨之而來的是對小區安防系統提出更高要求。安防技術也會隨著研發出一些符合社會發展的技術。比如說,就現在的封閉情況來說,進入小區的車一般都是本小區的車,但開放之后,在道路方面,安防系統可智能辨別是否為本小區住戶車輛,辨別此車是否有上過黑名單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