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小區建設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了。不少小區因規劃建設年代早,建設標準相對較低,不同程度地存在著管線老化、設備年久失修、安防和治安管理落后、道路破損等諸多問題。社區老齡化給城市管理和居民生活帶來了各種難題。
老舊小區安防難題成遺留“沉疴” 如何破解?
老舊小區弊病諸多 治安落后
一般來看,小區要解決內部安防問題并不是什么難事,無非就是這樣兩點:加強人防和技防,即花錢雇保安,花錢購置安防設備。不過,對于一個有著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區齡”的老舊小區來說,事情遠沒有這么簡單。
在這些問題中,安防和和治安管理落后的問題也比較嚴重。當我們走進一些老小區經常會看到這樣的場景:小區沒有固定停車場,車輛停得橫七豎八;樓道大門常年洞開,有的門禁系統形同虛設;推銷的各色人等走進走出,無人問津;小區缺少監控攝像頭,存在非常多的監控死角,有些小區即使有監控攝像頭,但因為缺乏好的管理制度和維護系統,造成了攝像頭拍到了圖像但管理人員看不清的情況,監控攝像頭成了睜眼瞎。以上種種問題導致小區居民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老舊小區安防系統的升級改造迫在眉睫。
日前,珠江晚報報道的“問診小區管理”系列報道引起了市民和網友的強烈反響。不少網友紛紛留言,希望多關注老舊小區的治安狀況。為何老舊小區這么“亂”呢?對此,記者調查走訪了三卡橋、獅山路85號、青春二街10號等多個老舊小區發現,安防措施缺位、業主物業“互掐”、保安老齡化等問題都導致老舊小區治安狀況堪憂。
首先,老舊小區規劃建設年代早,建設標準相對較低,這是歷史原因造成的,是城市在快速發展過程中積下的一筆欠債,現在要讓小區業主來承擔全部的后果,顯然會讓人感到有失公允。
缺乏資金來源,是影響老舊小區治安狀況的最大瓶頸。當然,從大的方向來看,這個問題,首先還是要通過小區居民基于自治理念的“眾籌”方式來解決,這一點毋庸置疑。不過除此之外,面對老舊小區安防條件差這個多年遺留的“沉疴”,我們似乎更需要提倡一下“共享發展成果”。在這方面,外地的一些做法或許能給我們帶來一點啟示:針對老舊小區入室盜竊案件頻發的問題,南京市建鄴區于2014年啟動“安防工程”,投入400多萬元為轄區內20個老舊小區安裝了智能化防盜門。2015年,為了提高老舊小區居民的安全感,呼和浩特市由政府買單,為那些沒有安裝監控設施的小區免費配置監控設施,市民對這項民心工程紛紛點贊。
從2013年開始,也正式實施“技防村居”三年推進計劃,經過2年多的努力,目前已在全市將近200個村居的公共場所和重要部位建設了公共安全視頻監控攝像機,基本實現了技防村居全覆蓋,提升了鄉村公共安全水平。相比之下,散布于市區各個角落的老舊小區,不應該成為被遺忘的角落。城市要有序推進老舊住宅小區綜合整治,將安防或其它基礎設施缺損嚴重的老舊小區納入城市改造的優先對象,通過維護保留、修繕改造、功能重塑和拆遷重建等不同方式,讓老舊小區煥發新顏,成為市民的宜居家園。
問題重重 政府積極出臺政策應對
面對這樣的改造需求,政府也相繼出臺了不少相關政策。2012年,廣東、上海相繼出臺相關改造政策,提出十二五期間的舊改投入資金將分別達到1000億和3000—4000億,而全國不少省市自治區的該項資金也都將超過千億。2015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的意見》明確指出:充分運營新一代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針對老舊小區和城鄉結合部,實施“技防入戶”工程和物聯網安防小區視點,提升社區綜合安防管理水平,為居民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
近幾年建筑行業不景氣,市場增量逐漸放緩,老舊小區的改造市場可以說給了安防行業一劑強心針。不少安防廠商迅速找了這塊市場蛋糕,并分得了一杯羹。老舊社區改造解決方案具有獨特的優勢,逐漸打開老舊小區改造市場的關鍵。老舊社區改造不局限于老舊社區的安防難題,而是利用TCC云服務平臺,整合云門禁系統、云停車場系統、結合業主家庭智能家居的系統改造,如家用防盜報警器,監控攝像系統等實現社區O2O線上線下服務運營,全面改善居民的居家生活、社區服務、停車和安防問題。
實施老舊小區改造方案,并不僅僅是對老舊小區原有系統的簡單更新改造,而是在原有系統之上進行升級,通過自己的云服務平臺,以“產品 平臺 運營”的形式,完成老舊社區到智慧社區的升級蛻變。
結語:老舊小區的安防改造市場,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再加上政策的利好,能給飽受經濟下行之苦的安防企業帶來一線曙光。但是老舊市場的改造市場也有一定的制約,在可以預見的將來,老舊小區改造市場必然會面臨競爭激烈的風險。因而,對安企來說,老舊小區市場的改造是走出目前困境的一劑良藥,卻不是治本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