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互聯網巨頭搶灘智能家居入口之際,我們看到不管智能家居市場是不是真的有金礦可挖,互聯網大佬都會先圈地打標簽,生怕錯過下一個風口。我們從互聯網巨頭圈地的邏輯可以看出,在越來越稀缺的入口資源已被占領的情況下,金主們只能另辟蹊徑——“搶裝備”,大家都在希望自己手上的設備能夠成為老百姓生活的必需品,居家過日子必備的產品。除了手機我們的口袋還能裝下什么?家里除了電視空調沙發還有什么事必須買的?大家都預測不了未來,所以只能拼命的砸錢,坐以待斃是死,不如揮金如土暢快一些吧!
就以“智能家居”領域為例進行剖析。360發布的“360家庭衛士”智能攝像頭,主打家庭遠程監控功能。騰訊、小米等也紛紛找項目約談,通過資本方式與攝像頭研發公司合作。于此同時,安防視頻監控設備制造的龍頭老大海康威視,也隔岸應戰,推出專做民用監控設備的“螢石”系列項目,試圖借助民用市場的布局轉型互聯網化。我們發現有個共性,兩者都把目標市場鎖定在了智能家居方向的智能安防市場。
下一個藍海
一個市場從嶄露頭角到趨于成熟,也需要一個“進化”的過程。我們試著從用戶端挖掘底層需求來窺探它的市場前景:第一層、基礎家庭網絡服務,電腦、電視、手機的三屏合一,家庭網絡帶寬的增幅,智能電視、智能機頂盒、智能路由器等智能硬件的功能跳級等基本滿足了家庭用戶“連接世界”的需求;第二層、安防系統的布控,門禁防盜、火災預警、老人小孩看護等家庭用戶對于“安全感”的需求;第三層、環境監測和控制系統,空氣清新、潮濕干燥指數監測、有害物質消毒等“健康環保”的需求,今年年初,谷歌32億美元收購nextlabs就是對這塊市場的覬覦;第四層、家庭娛樂模擬場景的開發,目前眾多人體交互、真實體驗模擬設備的研發正是為滿足用戶“娛樂體驗”需求,不過涉及到體驗感,體驗就務必超越預期,不然就是雞肋;第五層、機器“意識化”的升級,廚衛機器人、智能電燈、智能空調等等,這里就涉及到大數據,對用戶習慣的長期監控,在人機交互上,實現自動化,從而達到“幸福感”的極致生活追求。
在家庭用戶的第一層需求得到滿足后,智能安防系統顯然是當下最緊迫的,而且也相對具有“中國式”特色,從互聯網大佬接下來的發力點來看,這塊市場必然呈藍海之勢,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誰來掌勺?
一個亟待爆發的市場,很難避開互聯網企業的插足。是傳統企業升級互聯網,還是互聯網企業侵吞傳統企業市場?結局都是進步的,帶動整個行業的互聯網化。
安防行業龍頭企業海康威視,在業內率先推出了全功能家庭安防產品C1以及配套的服務:云視頻平臺“視頻7”網站、兼容IOS以及安卓系統的移動終端APP。另外,傳統家電大鱷海爾推出了基于“智能家庭”系列產品的U-HOME;國內電腦第一品牌聯想推出“云視頻”,配套推出的新產品“看家寶”,是全國首家云端存儲服務,用戶可以通過手機和PAD這樣的移動終端隨時觀看家中的視頻。
專業安防廠商做的民用安防市場,他們不局限于一時的市場得失,重在布局。大家都知道民用安防市場的玩法不同于專業安防市場,單靠原有的銷售模式和渠道很難推動品牌在市場里得到認知提升銷量。安防廠商現有的做法:一是產品銷往海外市場,海外客戶對于產品的品質要求能夠促使廠商改進產品。二是聯合互聯網巨頭,利用互聯網平臺的聚合優勢,進行綁定式的銷售,利潤均分風險平攤。
但是有一點值得我們關注的是,安防廠商希望利用某款商品打通民用安防市場的生態鏈,還是很困難的。因為,消費類市場的特性決定了監控產品不是民眾生活的必須品,產品的功能不具備流行的元素,只能使用在某些特定場景中被人想到。
互聯網公司做的消費類攝像機,表面上來說互聯網公司已經看到了民用安防的巨大市場潛力,積極構建品牌生態圈,但是沒有認真投入資金和研發針對民用安防市場開發像樣的產品,更多的選擇和安防領域的解決方案商合作,找尋代工廠貼牌生產,造成產品同質化嚴重,沒有讓人眼前一亮的產品,消費者很難買賬。
消費電子廠商轉戰做消費類監控攝像機的也不在少數,這類廠商一直和消費者打交道,知道消費者想要什么樣的產品,有針對性的從研發、設計環節進行把控,加上遍布全國的代理商,靈活的銷售策略,給了這些廠商無限的可能。
誰來掌勺?市場是多樣化的,消費者對產品的要求也是多樣性的,產品的定位是需要各方參與者權衡與考量。有一點是大家都達成共識的,即智能攝像頭是接入家庭生活數據的“金鑰匙”,占據一個關鍵性的入口,掌勺權還是把控在占有技術主動權的一方手里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