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今年是512汶川地震7周年,天災無情人有情,越來越多的安防企業積極投身到洪水、地震等天災的救援之中,體現出了安防行業的社會責任感。
2008年5月12日下午2點28分,四川省發生7.8級強烈地震,震中位于阿壩州汶川縣,地震造成傷亡慘重。今年是512汶川地震7周年,天災無情人有情,越來越多的安防企業積極投身到洪水、地震等天災的救援之中,體現出了安防行業的社會責任感。
自2008年汶川地震以來,我國應急裝備市場迎來發展機遇。2011年全球安全產業市場規模將達3134億美元。我國自2001年啟動地震預警技術研發,并實施國家地震安全工程;汶川地震后,一些高新技術企業科研機構也加入其中,安防設備也在探測、救援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隨著安防技術的迅猛發展,遙感飛機等技術也應用于地震救援前線,通過高空作業,對當地災情進行連續實時拍攝,對后續的救援工作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在地震預警中,通過RFID和傳感器收集的數據用來判別位置偏移量,通過這一技術預估地震何時發生。然而雖然安防技術先進但效果并不明顯。同時,動感應器、溫度感應器、煙霧感應器、智能分析攝像機等也被集中應用于報警技術,監測地震的發生。
在救援過程中,最能發揮作用的要數熱成像攝像機、雷達生命探測儀、蛇眼生命探測儀、紅外生命探測儀、音頻生命探測儀、視頻生命探測儀等探測儀器。其中生命偵測儀可以通過測試被探測者的呼吸運動或者移動搜救出被困人員。
作為地震救援中不可或缺的設備,視頻監控系統、視頻會議系統等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在為指揮人員提供大量第一手詳實信息的同時,還可以進行遠程醫療。在地震中,傷情險情隨處可見,無線視頻傳輸系統從死亡線上挽救了無數傷員的生命。
汶川地震7周年之際,社會各界都在反思如何利用技術預測天災,或者將危害降到最低。目前,很大部分的地震救援設施都得靠國外引進,我國的探測救援技術處于滯后狀態。許多安防企業已經意識到其中的嚴峻形勢,要想實現防范于未然,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