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離北上廣”,自2010年即被媒體評為該年度房地產十大熱詞之一。這看似和安防無關的詞匯,在2015年,由于城市霧霾問題和我們的生活如此親密地聯系在一起,人們的視線也向著周邊產品展開。中國城鎮化進程的高速發展,城市間高樓林立,帶來的是安全防范指數與人民的幸福指數急速下降。我們不禁要問,問題出在哪里?
曾一度的“逃離北上廣”折射出一種對于理想與現實的無奈與妥協。如果高房價是“逃離北上廣”是主要原因,其它原因也在其中迅速發酵,引人深思。智慧城市建設下,城市的發展與相應智能配套的完善,又能為我們實現怎樣的一番社會發展景象?而近兩年,“霧霾”像一顆潛伏的“不定時炸彈”,隨時對人們進行騷擾。安防產品在智慧城市的發展中將充當怎樣的角色呢?我們且看且談。
霧霾下的全盤意識安防革命全面升級備戰
毫無疑問地說,“北上廣”是繁華的夢工場,是年輕一代中國夢的承載。我們這群北上廣的人們,往往“因愛一座城、而共守一座城”。只是,有些時候,北上廣也有我們“愛不起”的時候......社會的現實與經濟高速發展促動的大氣污染,卻在此時不得不上演一幕幕北上廣人從最初懷抱夢想,到一度想要“逃離北上廣”的奮斗史悲劇。
經濟發展離不開良好的政策環境、離不開科技的進步、金融的改革、產業的創新與發展,而人才是引領這一切發展的重要載體。而今卻一度因霧霾而催生人群逃離北上廣,毫無疑問,這令人惋惜。有人甚至借用清華大學校訓調侃:“厚德載霧,自強不吸”“北京霧霾精神“霾頭苦干,再創灰黃!"等各種段子。
面對灰霾持續不退和PM2.5數值居高不下的現狀,迫切需要從政府到企業,從社會到個人,樹立起“全國一盤棋”的全盤意識,防治空氣污染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需要個人、集體、國家、乃至全球各國的共同努力。
2014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亦在北京考察時指出:“應對霧霾污染、改善空氣質量的首要任務是控制PM2.5,要從壓減燃煤、嚴格控車、調整產業、強化管理、聯防聯控、依法治理等方面采取重大舉措,聚焦重點領域,嚴格指標考核,加強環境執法監管,認真進行責任追究”。本著同呼吸,共命運的態度,舉國上下共同應對全球化的大氣環境。而也因此,相關產業鏈也隨著而發展。
霧霾下的熱門技術安防技術顯身手
在霧霾的天氣中,各行各業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響,首當其沖的就是交通部門,由霧霾天氣導致的能見度低而造成的交通事故屢見不鮮。霧霾是霧與霾的混合物,大部分視頻監控系統采用的是可見光成像,在霧霾天氣下,由于物體表面反射的光線在到達成像設備過程中會受到空氣中懸浮顆粒物的影響,圖像色彩變暗、清晰度、對比度降低,從而使設備無法獲得清晰圖像。所以,去除霧氣等雜物的影響、提高視頻成像清晰度,也亦成為室外視頻監控系統中一項重要的技術。
當前視頻監控透霧技術主要有兩大類,即電子透霧和光學透霧。從應用場景來看,去霧技術可用于多種戶外場合,如可應用于安防監控領域,能夠大大提高現有監控系統在霧天等惡劣天氣下的性能;也可應用于公路交通監控領域,還可應用于遙感圖像處理以及軍事科技等領域。目前,光學透霧系統已經用于邊防海防、森林防火、油氣田等諸多方面,隨著我國平安城市以及智慧城市的建設,透霧技術也備受業界重視。
熱門技術所遇的“瓶頸”與趨勢
當面對霧霾天氣時,透霧攝像機的誕生,有助于解決霧霾等極端天氣給城市監控帶來的難題。據業內人士透露,目前國內掌握透霧攝像機核心技術的企業為數不多。該項技術在安防領域中得以全面突破與運用,還需走漫漫一程路。
鑒于全國各地當下都在積極開展“平安城市”、“智慧城市”的專項活動,在這背景支撐之下,透霧攝像機與視頻監控等安防產品與技術也將得以更長勁的發展,為居民創造更為有保障的環境。
據悉,在一些汽車品牌的高檔產品中,紅外熱像儀是被動紅外熱成像。在完全無光的夜晚,或是在煙云密布的惡劣環境也能清晰成像。基于這個特點,紅外熱成像技術可用在夜間的安全防范、惡劣天氣下監視和各種場所的防火監控系統中,能大幅度降低夜間、煙霧和霧霾等天氣下駕駛的危險性。目前越來越多的汽車廠家開始開發和使用以紅外熱像儀為核心的車載夜視系統,但由于成本高,推廣起來不是易事,所以車載夜視系統尚存在一定的瓶頸。但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紅外熱像儀生產成本的降低,車載夜視系統也將得以全面普及。
霧霾天氣下,監控攝像機、鏡頭等安防前端數據采集技術潛藏商機與挑戰。行業相關人士認為,攝像機是信息采集的執行者,在監控系統中起著關鍵的作用,而攝像技術將向著大動態和低照度方向發展。據了解,阿聯酋三位女工程師曾一度針對這種情況,發明了新型霧霾天道路智能照明系統,該發明已申請國家專利,這在我們國內,或也可成為優秀案例用以借鑒。
創新智能停車場智能交通發展史的助推劑
近日,世界經濟論壇新興技術跨界理事會評選出2015年世界十大新興技術,據悉,本年度排名前十位的新興技術包括:以氫氣為燃料的零排放汽車。
“燃料電池”汽車這個概念很早的時候就有人提過了,它的優勢明顯壓倒電力和混合動力車型。其燃燒時非常干凈,排出的廢棄物只有水而已,所以“燃料電池”驅動的汽車可以真正意義上實現“零排放”,從而最終徹底降低困擾人們生活的空氣污染。
現如今,大多一線城市,用行動支持零排放汽車,如在深圳,零排放的士也逐步打入巴士集團。這在某些程度上可見,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我們對凈化環境重視程度也愈加明顯。
這也是智能交通發展過程中一重要的里程碑。
此外,智能交通發展下,智能停車場的完善也備受關注。它有助于減少占地面積,增大環境綠化面積。可借鑒發達國家汽車減排方面上的籌劃、如可借鑒日本的智能停車場,在用地面積上相當心思縝密,其智能停車場極大的利用了空間,增大綠化面積,降低環境污染、空氣污染,從一點一滴上為長遠打算。換句話來說,創新智能停車場,也是智能交通發展史的助推劑,亦是時勢所趨。
加強車聯網建設減少交通污染
相關行業人士曾指出,智能交通的發展與車聯網相形促進。建設車聯網可在某些程度上實現交通的零堵塞,在不增加新的地面道路的情況減少90%的交通堵塞,提高道路交通的極限通行能力,實現以科技治堵代替當前的限號等行政治堵的管理策略。利用先進的傳感技術、網絡技術、計算技術、控制技術、智能技術,對道路和車輛進行全面的感知,實現人車路全面互聯,對每一條道路進行交通全時空控制,對每一輛汽車進行交通的全過程控制,形成新一代的交通控制網絡。
其中最主要的一點是,可顯著減少交通污染,控制霧霾的形成,保障人民的健康安全。
開放的移動互聯網和汽車、交通等產業融合,將產生巨大的化學效應。目前國際上都是以政府引導、以重點工程推動車聯網的發展,我們國家也可依據這種模式來推動。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情況與相應對策,例如美國地廣人稀,就較側重于車路協同,而歐洲是國家眾多,則側重于標準的制定。再如日本人口密集,車輛不多,所以可側重于車車協同的應用向導等。而我國有我國的特點,東部和西部也不一樣,我國相關的技術標準和推動方式或將更復雜些。
但總體而言,加強車聯網的建設與完善,升級智能交通“戰士”的“盔甲”,可助推智能交通全方位發展,多層次實現優質“智慧城市”給居民帶來的幸福感。
透過霧霾看智能家居發展未來
智能家居護衛家庭安防
霧霾之下,相隨而來的是出現了一大批空氣檢測、空氣凈化產品,圍繞著空氣議題的智能家居,也成為新興的智能硬件領域。傳統的家電企業、互聯網公司共同聚焦的熱點,眾多企業紛紛涉足智能家居產品領域。如何改善空氣質量也成了互聯網軟硬件廠商所關注的焦點,甚至引發了一場智能家居的入口交戰。
去年1月份,谷歌宣布以32億美金高價收購美國智能空氣企業NEST更是刺激國內外業界的關注,掀起了包括智能空氣凈化器國內一大批智能電器創業熱潮。在國內,我們也不乏見到許多致力于環境領域的智能硬件產品問世,例如iKair的家庭環境管家、海爾的空氣盒子、墨跡的空氣果等。這些產品主打的功能便是環境檢測,通過相應的App連接之后實現軟硬件結合。
跟Nest這種巨頭相比,國內的這類環境檢測智能硬件沒有那么強大的聚合能力,缺乏統一的平臺。各類產品各自為戰,難以建立統一的智能家居生態鏈。像恒溫器、空氣盒子、空氣果都應該屬于室內空氣系統的環節之一,如果能把多個智能設備整合到如Nest這樣一個統一平臺中,通過一個App就可以控制家中多個電器,就能大大實現智能家居的簡單化。
縱觀中國最近幾年的發展,智能家居日趨成熟。在智能家居系統中,能夠對家內環境進行監測或改善的設備就包括空氣凈化器,一個動態的空氣凈化器能夠吸附、分解或轉化室內各種空氣污染物,如PM2.5、粉塵、花粉、異味、甲醛之類的裝修污染、細菌、過敏原等,從而幫助用戶更為主動地去干預空氣質量,將室內霧霾除于無形。
霧霾一方面讓我們的健康大受威脅,另一方面也在某種程度上催生了越來越多的智能硬件產品。隨著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的協同發展,更有利于它帶來深刻的物聯網變革。
相關研究報告指出,智能家居正在扛起綠色生活大旗,是下一個具有萬億市場空間的海量市場。作為一個新興行業,其行業邊界在不斷擴大,市場規模也在動態膨脹中。越來越多的智能安防產品將被應用到我們的生活當中,智能家居也正從“高大上”的形象,走進人們日常的生活,日趨成為人們家庭安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從霧霾中看智慧城市發展的必要性
在新型城鎮化過程中,“環保”屢屢被業界內外提及。伴隨生態城、綠色低碳城市和生態產業與新城建設一體化的完善,通過物聯網、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打造“智慧城市”的城市新形態,最大限度地整合、利用城市信息資源。
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智能傳感器、物聯網和云計算技術應用在氣象探測領域,對于提高氣象要素的自動化探測水平有著重要的意義,可有效改善現有自動站設備功耗大、觀測精度低、通信技術落后、缺乏狀態控制、集約性差、產品時效性不夠等問題,是提升氣象探測能力和探測精度的主要方向。
此外,我們應充分利用分布式網絡能力,將智能傳感器、物聯網和云計算技術應用于氣象探測領域。讓相關部門和單位對監測數據進行共享,及時利用監測數據進行分析決策、解析污染源,協同啟動智慧城市建設項目,搭建智慧化的平臺,提高城市的管理水平。在這背景驅使下,則應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完善城市智能監控、智能檢測、提前預警與應急處理、智能凈化等環節,全面促進資源節約與生態環保,以智能的方式大幅降低土地、資源、環境等的消耗強度,讓居民的生活得以當前科技社會所及的最大保障。
同呼吸共責任
我們普通群眾對治理大氣污染,也應有主人翁意識。在日常生活中,應盡量避免燒烤、煙熏等對大氣造成一定影響的行為,在城市規劃交通系統便捷的情況下,有車族減少尾氣排放等。打的族可選擇綠色出行的“零排放”的士,減少潛在尾氣排放。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此外,對霧霾的正確認識,離不開行業從業人員、行業媒體、新聞媒體等對相關知識的宣傳,以加強民眾的環境保護意識。安防行業應結合時代使命,為人類生活的更美好而打造更為環保、綠色的環境。
智慧城市中的我們,在霧霾下想說愛你也不容易,但如今,隨著安防“戰士”產品的各種完善與升級,有利于人類生活質量的提高。重視霧霾的處理,先從還原一座城市的空氣凈化開始,讓我們“因愛一座城、而守一座城”,這,何嘗又難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