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4年到現在,智能家居一直是一個備受關注的熱點詞匯,互聯網企業、手機廠商、科技巨頭、傳統家電名牌紛紛擺出了搶蛋糕的態勢。1月結束的美國CES2015上(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LG、三星等各大品牌使出渾身解數展示出令人稱奇的智能家居產品。
然而,不爭的事實是,這樣的溫度并沒能有效傳遞到市場中,企業的熱情以及資本的興奮遭遇到智能家居產品落地難的市場尷尬。
關于智能家居“外冷內熱”原因的討論有很多,如產品技術創新性不夠,難以做到互聯互通等。但在2014年我們也看到,智能硬件產品集中爆發,家電廠商在逐步搭建平臺,巨頭跨界合作也在進行智能生態謀劃,從理論而言,智能家居廣泛普及的基礎框架已經搭建起來,成功只是時間問題。
智能家居市場真的會像外界所言在2015年迎來爆發嗎?從產品上看,無論是智能路由器,還是智能插座、智能燈泡,都是在用智能化的思路改造傳統設備,從營銷上為產品包裹上了科技的外衣,但同時也陷入了為了智能而智能,為了連接而連接的誤區。因為這樣的產品除了會給用戶帶來一定程度的新鮮感外,并不能夠解決用戶生活中的實際“痛點”,因為誰也不會每天拿出手機打開APP嘗試給臥室的燈泡換個顏色。一時的新鮮感過后,便會淪為擺設。因此智能家居產品需要經歷從酷炫到實用的轉變。
隨著智能家居產品的增多,隨之而來的問題便是設備間的互聯互通,于是蘋果推出了homekit智能家居平臺,小米與美的合作搭建智能家居生態體系,試圖以智能手機為控制中心實現設備間的連接,從而占據智能家居的入口。但這種“劃陣營”的站隊方式,雖然搭建起了平臺,實際上也將其他手機企業和家電企業排除在外,這樣的平臺仍然擺脫不了“帝國模式”,難言真正開放。
此前智能路由器曾肩負著智能家居入口的重任出現,但發展并不盡如人意,如今,智能手機又同樣被手機廠商寄予厚望。對此,有不同觀點認為,手機作為唯一智能家居的入口可能只是手機企業的一廂情愿。因為無處不在的感應器以及物聯網才是智能家居進化的方向,手機更多的工作應該是收集各種數據,并傳遞給智能家居平臺供各個設備”學習“,所以手機會成為智慧家居的一部分,但將更多扮演參與者而不是控制者的角色。
無論怎樣,智能家居普及的關鍵還是應在深刻洞察的基礎上,推出能夠滿足消費者實際需求的產品。此外,智能家居市場多種品牌共存,產品也更為分散,很難出現一款單品支撐起完整的智能家居體驗,因此需要產業鏈攜手,拋棄所謂的“帝國心態”,加強產業合作,共同搭建開放合作的智能家居平臺和體系,方能實現突破,加速智能家居在我國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