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是指利用局部網絡或互聯網等通信技術把傳感器、控制器、機器、人員和物等通過新的方式聯在一起,形成人與物、物與物相聯,實現信息化、遠程管理控制和智能化的網絡。
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和業內企業的不斷努力下,近年來中國物聯網產業取得了良好的發展。技術研發不斷取得重大進展,標準體系逐步完善,市場化應用穩步推進。隨著物聯網產業的發展,我國傳感器市場也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從2004年的154.3億元人民幣增長到2007年的307.8億元,2013年的市場突破了1300億元,部分行業的應用出現了爆發式增長,遠超國內各行業平均增長率。
我國2015年傳感器需求量可達260億只
在2014國際(杭州)物聯網傳感技術與應用高峰論壇上,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發布《中國傳感器產業發展白皮書》。其敘述稱,未來5年是中國傳感器市場快速發展的5年,汽車電子、信息通信成為增長最快的典型應用市場,流量傳感器、壓力傳感器、溫度傳感器仍將占據市場主要份額。
國家工信部電子元器件行業發展研究中心總工程師郭源生表示,我國2015年傳感器需求量可達260億只,銷售額將破1300億元,應用領域包括能源工業、汽車業、醫療衛生、家用電器等。
僅在長三角地區,集中了全國半數傳感器企業,在互聯網方面具有扎實的產業基礎和先試先行的市場應用。而人類對“智慧”的渴望,帶來了傳感器研究的春天和市場的繁榮。
傳感器對物聯網的發展起著關鍵性作用
無錫感知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海濤說:“物聯網的概念其實很簡單,關鍵在于物與物之間聯通的傳感器。但物聯網又很復雜,因為它涉及的領域實在太廣泛。”
1999年,劉海濤決定扎根物聯網領域時,全國物聯網發展尚處于萌芽階段,很多人甚至對此完全沒有概念,而國外物聯網發展早已是風生水起。
和許多人的觀點不同,在物聯網企業發展過程中,劉海濤始終倡導一種“長板理論”,主張不斷強化已有優勢,反對投入大量資源去彌補“短板”。在他看來,這完全可以借由差異化合作來達到優勢互補,將原有劣勢消弭于無形。
“物聯網是留給有眼光、有耐心的人來做的,如果決定投身于此,那就必須具備先降低自己的心理預期,急功近利只會欲速則不達。”關于物聯網的健康發展,劉海濤始終顯得很冷靜。
要想成規模的發展,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做起來的,未來,物聯網就是一個整體網絡系統。傳感器作為信息時代的標志性產品,在物聯網建設中不可或缺,業內人士預計,物聯網技術應用潛力巨大,2015年我國各種敏感元件與傳感器需求量可達186億-200億只,其輻射和帶動作用不可估量。
物聯網的發展將促進各行各業的發展,尤其是在傳感器領域,傳感器作為傳輸中的關鍵節點,對物聯網的發展起著關鍵性作用。而我國在傳感器領域的發展還存在著障礙,最主要的是缺乏新技術及運用創新的基礎和動力,均以仿造及二次開發為主,國際競爭力不強,制約著我國傳感器行業的正常發展。因此,傳感器技術創新亟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