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竣工的中國建筑技術中心實驗樓位于北京順義林河開發(fā)園區(qū)內,由中建二局三公司承建。這是一個較為特殊的項目。建成后,它將是一個建筑科研中心,作為一個科研平臺而投入使用。因此,它的建筑構成,也與常規(guī)建筑有所不同。在項目施工過程中,項目部曾遇到過許多困難,但都通過采用RFID、二維碼等創(chuàng)新技術,使難題迎刃而解。
中國建筑技術中心試驗樓項目是一個大型建筑工程。工程有2.4噸、3噸、7噸三種重量、214種型號的清水砼外掛板2438塊,共計1.2萬平方米,重量均超過國內目前使用的最重外掛板。其中,最大的單塊面積達20平米,屬于超大型外掛板。
外掛板數量越多,管理難度就越大;重量越重,控制難度也就越大。如此多的“重量級”外掛板,如采用傳統(tǒng)人工方式進行施工管理,容易產生錯記、磨損不清甚至漏記等現(xiàn)象,從而造成混亂。最終導致效率低下,直接影響工期。為了解決外掛板數量眾多、重量偏重、型號復雜及大批量生產時質量不容易控制的問題,該項目部決定引入精益建造思想和中建總公司技術中心研發(fā)的RFID無線射頻識別技術,以便更好地進行質量管控。
經過協(xié)商,項目部最終與外掛板生產廠家達成合作,首次生產一種內置RFID芯片的清水砼外掛板。生產中將芯片植入構件中,芯片中存入掛板生產、運輸、安裝全過程中的規(guī)格、型號、重量、質量狀況、運輸時間、安裝時間、位置等所有信息。與此同時,為了配合芯片技術的應用,項目部還結合BIM技術,對清水砼外掛板安裝位置提前進行了模擬定位,并通過反復技術論證。
在外掛板出廠運輸到施工現(xiàn)場后,施工人員拿手持掃描儀掃描一下,如同超市“二維碼”掃描原理一樣,有關這塊外掛板的所有信息便一目了然。外掛板的安裝仍然需要人機的完美結合。首先,吊車將外掛板起吊,將其移動至安裝位置時,再由施工人員直接“接頭”,借助手動葫蘆將外掛板拉緊,促其就位;然后再進行準確對接安裝。在這些過程中,因為有了“二維碼”,而使施工變得更加簡單、便捷。
李靜說,清水砼外掛板芯片RFID技術的引入,有效縮短了預制構件生產周期、減少了各方庫存,實現(xiàn)了預制構件設計、生產、運輸、施工的信息共享、各方計劃聯(lián)動、制造源頭控制等過程監(jiān)控。而且,由于芯片可以伴隨外掛板終身,從而實現(xiàn)全生命期質量追溯。“此外,外掛板的表面采用進口氟碳樹脂漆保護,具有自我保護、自我保潔等功能。”技術負責人趙志國補充道。
據悉,該工程創(chuàng)下了國內最重、國內首家采用RFID芯片技術控制制造清水砼外掛板兩項之最,制造技術達到了國內一流水平。
33米高的恢空間如何施工?采取傳統(tǒng)腳手架施工方案,還是其他創(chuàng)新施工方案?經過研究與實踐,項目部成功采取單元整體提升創(chuàng)新方案施工。
記者在現(xiàn)場看到,總面積達2450平方米的恢空間大部分已經做好,只有局部區(qū)域還在收尾。工地上依然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像這個高達33米的室外空間,要完成施工是非常有難度的。”李靜指著一片繁忙的施工現(xiàn)場告訴記者,“首先我們肯定不能采取慣用方法施工,那樣整個區(qū)域需搭設腳手架,施工周期長,最終直接影響工期節(jié)點目標。”
不能采取慣用施工方法,恢空間又這么高,還需要保證質量保障安全,那怎么辦?李靜介紹說,項目部經過反復研究論證,最終采取電動葫蘆單元塊提升施工方案。3毫米厚的鋁單板(150厘米×300厘米),每4塊一單元,在地面組裝,單元提升,空中就位,連接固定,標高調平,最終完成施工。
在鋁單板提升到標高控制點后,安裝就位調平施工成為施工中的一大難點。首先,要保證恢空間吊頂的平整度;其次,要保證鋁單板組合的整齊度,須橫成線、豎成線。如此,極大地考驗了施工工人的施工水平和綜合素質。
“不過整體來說,我們的施工還是很順利的。”李靜欣慰地說,“實踐證明,我們采取地新工藝是完全正確的。”
不拘泥于傳統(tǒng)方式,努力尋求創(chuàng)新突破。項目部以技術為先導、以技術指導施工,并成功實現(xiàn),這不僅提高了效率、節(jié)約了工期,也為項目部創(chuàng)下了不可估量的技術和經驗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