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的城市中,所有人、物都在不經意間產生了海量大數據,數據借助物聯網“對話”后則深度重塑了生活方式和體驗:進家后自動開燈關窗、提前預警家中安全隱患;井蓋時刻采集水體質量、定期上報;路燈采集空氣質量還可充當網絡基站;智慧信號燈自主調節變燈間隔成為早晚高峰治堵神器……
物聯網帶來的變革仍在持續上演,憧憬無限。在全球物聯網設備數量即將突破204億的里程碑面前,到2020年我國物聯網產業規模也將突破1.5萬億。萬物連接網絡后,如果各自為政、割裂孤島則會變成數據通道的“斷頭路”。因此,物聯網設備的統籌管理迫在眉睫,數據自由對話、深度互聯后方能打通城市經脈,創造更多未來智慧新城科幻體驗。
物連網還是“物聯網”?
智能終端數以億計,海量數據時刻上傳,為城市智能大腦供能。但終端彼此獨立割裂,就像“攝像頭和信號燈之間無法逾越”一般,智能終端只是接入互聯網,而彼此之間無法溝通。
攝像頭捕捉的視頻影像無法時刻匹配社區門禁的出入信息,信息所有權則歸屬居委會、公安部門、交通部門等多個單位,如此一來查找特定人群或可疑人員時無從下手、流程繁雜,城市治理效率受阻。
在生態環境治理中同樣如此。污染企業“小且分散”,污染物排放途徑眾多,污染情況監測需要工商、環保、交通、公安等多部門出動,污染治理和監督更需要統一規范、協同行動。在監測傳感器零散于各個部門時,污染情況難以共享匯總,治理工作一籌莫展、互相推諉,生態問題日益嚴峻。
在交通、水務、醫療、能源、政務管理等更多領域中,終端并非互聯導致辦事效率低下和管理成本居高。數據的價值難以挖掘,設備管理和統籌難度大,本來用于智能管理和自主決策的智能終端卻因為數據孤島變成“擺設”,民眾無緣享受便捷服務,政務工作停滯不前,對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極為不利。
因此,亟需基于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集成具備物聯網設備快速接入、海量感知數據存儲分析、應用快速開發、設備運維管理等功能的統一平臺,保障城市物聯網的長期高效運行。
線上線下打通運維、提供端到端解決方案
正如智慧城市行業多位專家說的那樣,目前普遍存在的問題不是建得不夠多,而是建得不夠統一和統籌。如何管理、運營好海量的物聯網設備,使其能源源不斷為城市運行提供服務,已成為智慧城市建設所要面臨的一項重大挑戰。此類平臺需要針對政府管理部門的管理工作、物聯網設備制造商、智慧城市運營服務商共同協作,面向三類用戶的需求構建融合的端到端解決方案,線上+線下全覆蓋,結合軟硬件優秀資源打造開放生態,可持續推動物聯網運營管理和智慧城市建設。
以軟通智慧推出的“城市物聯運維管理平臺OpenSense”為例,以設備協議池、物聯數據島、快速開發云和運維指揮臺為主體,在安全防護體系保障下,OpenSense平臺設備協議池中內置100余種設備物聯網協議,實現了主要物聯網設備的即插即用。多種物聯網設備得以順利連接,打造“互聯”基礎。
通過物聯數據島將海量感知數據進行統一的采集、存儲和快速分析,為物聯網應用開發提供了快速開發框架,極大的縮短了新業務的上線周期。這則是在物聯網設備統籌管理上突出協調性和高效性,設備接入后可智能挖掘、支撐城市治理決策,精細化治理城市。
其中設備運維臺則實時監控設備運行狀態,提供線上+線下全流程的設備運維管理服務,確保每個設備正常運行。可實現物聯網設備運維的專業化和遠程化,事半功倍全天候監測設備情況,讓管理部門胸中有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