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追趕區塊鏈潮流的領頭部隊,BAT巨頭之一的阿里巴巴最早入場,到現在已經初見規模,手握不少專利。據IPRdaily公布的《2018年全球區塊鏈專利企業排行榜top100》顯示,2018年阿里巴巴以90項區塊鏈專利數排名世界第一。
現在大佬們申請專利已經變得像吃飯喝水一樣習以為常了,然而阿里巴巴前幾天申請的允許“行政干預”的新專利引起了一片熱議。它的申請文件里是這么寫的——在現實世界里,特殊的數據處理包括行政干預。比如說,當用戶從事非法活動時,法院下達的法令也許可以凍結用戶的賬戶。但是,在現有的區塊鏈中,這種執行能力與智能合約相沖突,并且無法執行。
因此,我們有必要基于區塊鏈提供一種數據處理方式,在區塊鏈中允許例如行政干預這樣的特殊數據處理。
通俗點說,就是給政府等監管部門或機構開通一個管理員賬戶,在認定你從事“非法活動”時,可以直接對你的賬戶進行凍結處理,享有管理、監控、干預等權限。
而且,為了防止黑客攻擊,阿里巴巴的開發者建議,可以將管理權限分散給多個指定賬戶。
一向抱緊國家大腿、積極擁抱監管的阿里巴巴,終于還是提出了“部分中心化區塊鏈”。新專利作者表示,盡管區塊鏈技術有很多具有吸引力的特性——比如說開放性、不容更改性、去中心化,但它無法考慮到受監管的現實世界里的一些實際因素。
因此,這項專利極大可能會獲得政府和監管部門的支持,因為它符合了中國特色區塊鏈“無幣”、“受監管”等特性。
但,這對區塊鏈本身意味著什么?
眾所周知的是,區塊鏈的本質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數據庫,通過密碼學和共識機制打造一個不可篡改、互相信任、不需要第三方的智能環境。阿里巴巴的新專利毫無疑問是“舍卒保車”,舍的是區塊鏈的根本特性,保的是監管環境下的集權管理。
這種“行政干預”,有點類似于EOS的鏈上法院。而無論這個鏈上法院如何處理EOS所出現的問題,結果都是不盡如人意的,爭議的聲音從未間斷過。
支持者認為鏈上治理需要部分中心化,反對者則認為這種仲裁論壇的存在,大大違反了區塊鏈“去中心化”的精神。
其實“去中心化”一直是圈內人老生常談的話題了。
有一個典型的案例——EOS。EOS的持有者們只能做出一個決策,就是將票投給誰,決定由誰來當選21個超級節點。除此之外,其他任何決定都取決于那21個超級節點,他們甚至可以鎖定他們認為惡意操作的賬戶。
追求去中心化的民主自治,最終為了效率,還是選擇了“部分中心化”,集權處理。當然,這也帶來了新的問題,比如近期的EOS賄選丑聞。
隨著國家大力發展區塊鏈行業,我們看到了關于區塊鏈應用的許多可能。同時也思索著一個問題:區塊鏈到底有沒有必要完全去中心化?
越來越多的人認為,“去中心化”只是一個新概念,只是一種手段,并不是區塊鏈唯一的衡量標準,區塊鏈的本質定義正在慢慢被推翻。甚至認為它是不可能實現的烏托邦。
不得不承認的是,阿里巴巴這種“部分中心化”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的確能解決一部分效率問題,使得復雜性降低。不過這也相當于,游戲里的GM管理員可以隨意封你號一樣,雖然規范了一部分不好的行為,但也實在令人提不起好感來。
李笑來曾經也說過,“去中心化”和“效率”,本身就是背道而馳的。魚與熊掌,至少當前階段無法兼得。
區塊鏈作為一項新型技術,人們開發了它的無限應用潛能。但不管是“完全去中心化”還是“部分去中心化”,我們都理應抱著實用主義的態度去加以運用它,過分強調理想主義只會讓它走入一個禁錮的極端。
黑貓白貓,能抓到老鼠的都是好貓。理想固然美好,但未來的實用性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