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聯網的價值鏈中,設備層、連接層、平臺層和應用層的價值預計的比例為:“21:10:34:35”。根據中興建投(武超則)的估算,2020年我國物聯網市場的規模為1.5萬億(人民幣)。按比例換算的化,那么2020年我國的物聯網平臺層規模可能達到5000萬億左右。
平臺的“錢景”雖然美好,而競爭卻也越來越激烈。2017年, IoT Analytics最新發布的一組數據顯示:相比2016年,全球物聯網平臺的數量增長近30%,并且還在持續增長,達到450家。顯然,還有很多初創或小型的物聯網平臺并未計算在這個數字之內。
根據BCG波士頓咨詢分析,這450家平臺中僅有15%能夠提供較為全面的平臺服務(連接、計算、使能),其它的85%只能提供全部四項基礎服務中的一部分。
即使是15%的綜合性物聯網平臺,也無法囊括物聯網的服務全集。
其實,平臺的互服務特性,使得平臺并沒有必要完全由自身提供服務全集,其只需要保持自己的行業特色,帶有“偏好”的提供服務就可以立足于物聯網市場。
正是這些“偏好”,讓我們可以對物聯網平臺進行歸納和分類。由于觀察的角度不同,業界對物聯平臺的分類有多種方式。
一、從行業領域的角度分析
在共享經濟的發展趨勢下,設備(應用型)和終端(產品型)會呈現融合的態勢。它們會以“服務”為主要形式來呈現。
同樣從面向服務的角度來看,物聯網平臺的發展都是趨向AEP平臺的:以提供開發工具、標準接口和行業套件為“服務”本質。AEP是物聯網平臺成功的關鍵因素,所以大多數平臺都會以提供優質的應用使能服務為發展目標。
(BCG波士頓咨詢認為,成功的物聯網平臺是由開發者驅動的AEP平臺,當開發者社區中聚集了穩定、大量的開發者后,會形成強大的能力分享機制,亦能涌現大量創新型的應用。一旦形成良性地互服務機制,平臺就能以此不斷創造復合性價值(價值累加)。)
從中間件到物聯網平臺,信息產業發展的矛盾始終沒變,那就是基礎資源的供給和應用復雜度、規模需求之間的矛盾。這種矛盾讓我們能夠分析出構建物聯網應用的核心要素,包括下層基礎資源:“連接”、“計算”、“存儲”;以及上層“應用需求”:傳統各行業的數字化轉型需求;而“系統集成”位于中間,是上下層之間的粘合劑,包括構建行業信息系統所需的軟件和硬件。
我認為從連接、計算、存儲、系統集成、應用需求(行業生產和用戶),這五個核心要素出發,來對物聯網平臺進行分類,更能夠反映出物聯網的結構特性和平臺的上下游位置。
進駐物聯網平臺的企業(除了初創企業),實際上都是在某類核心要素(連接、計算、存儲、系統集成、應用需求)上具有行業優勢的企業,在“五要素”上具有相同優勢的企業,他們的行業類型往往也是一致的。所以,我就從行業類型的角度,結合物聯網的核心要素,以“領域”的稱謂來區分物聯網平臺。
二、四類平臺的分類
從“領域”的角度分類,可以較直觀地對物聯網平臺進行“溯源”(知悉平臺原企業的主營業務),定位平臺的核心數字資產,并且從整體上把握平臺的核心功能和服務特點。
(另注:這種分類方式,與建投通信研究兩位分析員武超則、閆慧辰的分類方式基本類似,參考《【物聯網深度報告】誰是物聯網時代平臺公司?》)
1.通信領域
領域中包括電信運營商、電信虛擬運營商、部分電信設備商等以“連接”為業務主體的公司企業。以連接服務、應用使能服務為平臺主體服務,該領域的企業幾乎都配置運營商特有的CMP(連接管理平臺)或DCP(設備連接平臺)。應用使能平臺建于CMP之上,向外界提供應用開發服務。通常還提供通信芯片和模組的終端集成方案。
這一類平臺針對的應用主要集中在“終端接入移動互聯網絡”的需求上,也提供各類電信業務能力的集成接口(短信、語音、彩信等)。通信模組、數據流量和電信業務套餐,是收入的主要來源(平臺服務本身免費的較多)。目前,最典型的“連接型”應用就是各類“智能抄表”。
此外,電信運營商的平臺,較多是由電信虛擬運營商、電信設備商、其它系統集成商進行后臺搭建和運營的。
2.互聯網領域
該領域包括了各類的互聯網企業和云服務提供商。借助在互聯網領域的技術和商業積累,其物聯網平臺能夠提供優質的云計算/存儲服務(PAAS)。在平臺的計算服務中,分析工具(大數據和機器學習)可以說是該領域公司的強力“武器”。此類公司的特點是:平臺開放度高、有大數據的積累(面向ToC的市場)、人工智能領域的優勢較為明顯。
企業的主要收入來源,包括了云服務、物聯網服務收費(一般以百萬級的消息條數為單位計費)、功能性服務收費(例如大數據分析服務)、終端產品銷售等等。該領域的產品一般都帶有很強的互聯網基因(強調用戶體驗、社交性,并且有較典型的“互聯網門戶”特性)。亞馬遜的智能音箱(Echo)可以說是此類物聯網產品的典型代表(家庭物聯網入口+人工智能應用)。
3.軟件/系統服務領域
該領域包括了面向企業應用的軟件服務公司、系統集成開發商。平臺的應用主要面向ToB市場(工業應用、行業應用)。平臺服務向外開放,且擁有具有實力的研發團隊,能夠為企業用戶的應用需求,“量身定做”軟/硬件系統,提供從應用系統的規劃、開發、部署、再到運營支撐、優化的一體化服務。此類企業,一方面在系統和軟件服務上經驗豐富,另一方面又具有一定的行業合作經驗,了解目標客戶(企業)的業務需求,規模較大的企業可能擁有某垂直行業的生產大數據。平臺的收入主要來源于行業應用的定制服務。該領域具有代表性企業例如IBM和它的Watson。業內認為,由于具備行業大數據和足夠的開放性,在一些沒有“巨頭企業”的傳統行業中,該領域的企業在物聯網時代,可能成為某些行業的“巨頭”。
4.垂直行業領域
主要包括垂直領域的行業巨頭和垂直行業平臺,以傳統制造企業領軍。此類企業是從自身行業(生產行業)出發,促使生產系統向全面的信息化、數字化發展。企業原本在行業內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技術,以及熟識行業痛點和市場需求,這些(經驗、技術、市場敏銳度)都會成為平臺服務的優勢,并會融入到其物聯網平臺的業務構架和功能單元中。
該領域的物聯網平臺專注于某一領域的行業應用,將行業領域(例如能源、化工)的分析技能和數據科學(大數據)有機結合起來,使平臺服務緊貼行業應用的需求。和前三種領域的平臺相比,垂直行業領域的物聯網平臺更像一個應用平臺(軟件平臺)。
GE的Predix是一個典型的垂直行業領域的物聯網平臺,它包含兩個層次服務:“云操作系統”和“軟件平臺”。
三、四類平臺的資產類型
平臺所在的領域,往往擁有物聯網五個核心要素中的一部分,核心要素可以說是企業的數字資源(資產):
1.通信領域的企業
屬于“連接資產”類型企業,核心資產在于能夠提供廣泛、全面的連接,以連接服務為商業核心服務,所以在有些場合通信領域的物聯網平臺會被簡稱為CMP平臺。
2.互聯網領域的企業
屬于“用戶數據資產、計算資產” 類型企業(其數據類型偏向于用戶和互聯網應用),核心資產在于保有大量的產品和用戶應用數據,并具有云計算的能力(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結合互聯網化的智能產品,提供應用使能服務、計算服務中的分析功能,為平臺的商業核心服務。
3.軟件/系統服務領域和垂直行業領域的企業
屬于“行業數據資產” 類型企業,它們一方面也有很多數據(生產數據,包括生產流程中的零部件質量數據),另一方面有豐富的行業技術、生產管理、軟件開發的經驗,以應用使能服務和計算分析功能為商業核心服務。
業內有觀點認為該領域較多企業的物聯網應用以“定制”為主,相比互聯網領域企業,平臺的開放程度略低,在未來可能會存在市場后勁不足的情況。不過,在物聯網發展的初期,該領域企業開發能力的“緊耦合”是物聯網項目效率最大化的保證。
上下貫通的系統集成,可以有效解決物聯網各信息系統之間的異構性問題,集中力量獲得物聯網的商業價值,并將平臺推向“松耦合”、高開放度的服務狀態。
連接資產(對應“連接服務”)、計算資產(對應“計算服務”、“存儲服務”)、數據資產和行業資產(對應“應用使能服務”),都是物聯網平臺立足于物聯網生態體系的核心競爭力。
各領域的物聯網平臺服務和功能特色,都是建立在其核心資產上的(例如互聯網領域的平臺會利用云計算-大數據技術,提供“設備影子”功能:對單個設備狀態變化進行預測)。平臺也可以說是基于自身物聯網資產的對外服務。
從以上四種領域的企業來看,并沒有一家平臺能夠在各個資產領域具備足夠明顯的優勢,而成為某個領域的寡頭型平臺。即便在原行業領域是無可比敵的巨頭,但在進入到物聯網服務體系中后,也只能做其中的一塊“拼圖”。
每個大型的物聯網平臺,作為“拼圖”依然希望不斷地拓展自己的厚度和廣度,在物聯網的行業生態中占據一個有利位置。這些平臺可以增加投資和研發,獲得新的服務能力,不過由于成本和時間的限制,更多地選擇了合作,形成物聯網平臺層面的合作生態。
看一看各平臺的合作清單,自然能發現:“優質資源和領域的互補”是合作的第一需求。
一個平臺,從其物聯網“核心資產”出發,以資產為出發點構建“平臺服務”集向外提供,在自身物聯網“領域”內形成商業(市場、技術、資源)優勢。同時,平臺與其它領域及具有互補性服務的平臺進行合作,接受其它物聯網平臺的服務,而形成一個更接近完整(貫穿物聯網各層技術)的物聯網服務集合,實現完整的物聯網服務交付,使得用戶從其平臺上能夠隨心所欲地搭建各類型的物聯網應用。
在各個領域,提供各種領先服務的物聯網平臺,相互聯接和服務,形成一張以無數的物聯網平臺為核心“節點”的服務網絡。如星辰般海量的物聯網資源在此匯聚,繁雜的物聯網技術在此“打包”為各種服務,各類 “想法”(產品和應用)可以像積木一樣在平臺提供的“視圖化界面”中簡單地搭建起來。
對于各傳統行業,IT技術的壁壘變得相對很低,數字化轉型可以在較低的成本投入下開始推進。這樣的一個全球化、全行業化的服務網絡,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物”的“互聯網”。
另外談一個看法:很多行業分析認為,物聯網平臺在各個領域中會出現幾家寡頭壟斷的現象。我個人認為,物聯網不同于互聯網:大型綜合性物聯網平臺對有形資產的投入相對較高;以及業務發展速度會受到傳統行業的情況限制;同時物聯網亦會帶來“入口”的多樣性發展。
所以就物聯網平臺而言,我認為:成千上萬不敢言,百家爭鳴亦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