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我們身邊所有設備和物體都實現智能連接——這就是物聯網。物聯網的“飛躍”見證了創新為中國經濟發展注入的新動能。
日前,商業新生態峰會——“智能商業時代大會”在北京舉行。在峰會上,云智易CEO雷巧萍告訴中國商報記者,如今,物聯網整個上下游的產業鏈變得相當成熟,比如物流領域有倉儲相關的硬件,傳感設施和發達的網絡支撐,這會使得物聯網在行業里的推動與實際作用價值更大,所以未來應重點探討每一個領域里物聯網的具體應用價值。
當前,物聯網平臺主要可以解決兩個問題,第一個是設備本身與互聯網的連接,簡而言之就是,需要保證當大規模設備同時連接到互聯網并且能夠非常安全與便捷。第二個就是快速開發應用,以及在這一平臺之上進行專業的運營和數據管理,這是作為物聯網平臺可以輸出的能力。
“以快遞柜為例,如今很多小區里都有快遞柜的設備,但如何保證用戶開啟快遞柜時的便捷及安全,這就是我們在商業領域的一個應用的案例。”雷巧萍說,物聯網能夠提供幫助的不僅僅是創業公司,也可以幫助在原有的領域里面非常成熟的傳統公司,他們在進入到物聯網領域時,或者說和物聯網相關聯時,都需要專業的平臺和專業的公司去給予賦能。
特斯聯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謝超認為,物聯網可以簡單分成兩部分,第一個是本身的硬件在應用前端所發揮的功能,第二個是這些設備帶來的一系列數據。“把海量的數據以一個非常規則及有序的方式組織在一起,能夠提升運營的效果,但這僅僅是數據應用的起步而已。”
“還有一些,比如說網絡安全也非常重要。其實做物聯網更需要非常多的安全防護措施。”企朋CEO劉大林對記者說,作為第三方服務機構會提供專業的需求,讓企業做物聯網更加簡單與安全。
如今,人工智能、物聯網技術又對制造業進行了重新定義。據中國商報記者了解,我國從2013年開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了,但市場上90%到95%全部都是進口的工業機器人。據悉,按照“千名工人擁有機器人的數量”的指數,我國大概是每千名工人擁有30臺機器人,美國是150臺,德國、日本、韓國分別是200多、300多、400多。因此,我國在這方面仍屬于起步階段。
在目前的消費背景下,物聯網正在服務大眾,未來還會有更多的新式設備出現,這些正是物聯網行業發展的必然結果。“除了賣設備外,還可以賣服務。小區、寫字樓有很多監控攝像頭,我們可以通過人臉識別和行為識別,甚至與公安機關的犯罪數據庫相聯通,以保障居民生活在更安全的環境。”劉大林表示,利用好人工智能、利用好大數據,物聯網絕對可以對傳統行業重新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