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在任何一場機遇面前,企業的變革都要經歷一段覺醒的過程— —從“后知后覺”到“先見之明”的轉變。物聯網也是如此。
據Forrest Researc預測,到2020年,全球物物互聯的業務,將是人人互聯業務的30倍。根據Gartner的數據,3年后物聯網總支出將達到30110億美元,消費者應用、跨行業企業應用、垂直行業應用的復合年增長率分別為29%、30%和8%。
然而,根據德勤5月4日發布的《物聯網工業領域價值報告》,雖然89%的受訪企業認為在未來五年內,工業物聯網對自身的成功至關重要,但僅有46%的公司制定了較為清晰的戰略和規劃。
面對下一個萬億級的項目業務,很多明明可以在其中分一杯羹的企業卻似無頭蒼蠅,一方面高喊著“布局物聯網”的口號,另一方面卻找不到金礦的真正方向。
物聯網究竟能用在哪兒?
根據德勤在全球范圍收集、分析的89個物聯網實施案例,有65%的企業側重于成本降低和效率提升,22%將物聯網用于風險管理。
在降本提效的領域,通過工業物聯網升級供應鏈,尤其受到企業的關注。
物聯網連接了工廠和供應商,使參與供應鏈上的各方都可以追蹤物流進程、產品制造的周期和企業的互動過程。我們已經看到一些企業,通過分析和共享用戶在社交平臺上的信息,探索他們的深層需求,實現自身的庫存優化。
也有企業開始利用智能眼鏡技術,通過專家隊伍,指導遠程工廠甚至是海外工廠的現場運營——這是因為物聯網通過對產品信息的連接,可以實現24小時不間斷的遠程監控。卡塔爾的RasGas液化天然氣設備監控項目,就使用了工業物聯網技術進行預測性維修——企業風險管理的形式面臨顛覆。
雖然物聯網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風險管理方面效果顯著,但是德勤指出,這種收益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少——競爭對手很快就能在短時間內就進行復制。
另外有13%的企業,正在試圖利用物聯網實現收入增長或業務創新,它們將成為這場斗爭的最后贏家。因為這場革命不僅僅是產品、服務迭代那么簡單,它還將進一步重塑企業的管理流程和商業模式。
“淘金者” 要利用物聯網做決策
如今企業對物聯網的應用,主要是通過硬件、軟件和設備的部署,收集并傳輸數據,但這只是該萬億級項目進程中一個小的開端。
實際上,物聯網幾乎可以把任何“物體”,轉化為“有關該物體的信息源”, 從而創造出一種區別于產品和服務的全新價值——信息及洞察力 。一旦有了清晰的戰略指引,它可以幫助決策者更清楚地了解他們的客戶、產品和市場,從而協助企業開發新產品、服務和商業模式。
德國食品生產商Seeberge,使用物聯網技術,清楚地把握了商品在生產過程中任何階段的數據信息,如果一包原料沒有被打開 ,無線網絡就會收到提示信號,聯網設備即刻會將原料送回恒溫控制的庫存區,達到對食品的可追溯性 ,并為消費者提供更高的質量安全保障。
輪胎制造商米其林,則開發了一項基于工業物聯網的全新服務——Dubbed Effifule。它為客戶在卡車輪胎和引擎上,安裝上了傳感器,傳感器會將收集到的油耗、胎壓、溫度、速度和位置等數據傳到云端服務器。而米其林的專家團隊,會據此進行數據分析,并為客戶提供建議和駕駛培訓。這項服務已經幫助客戶實現了每一百公里減少耗油2.5升。
可見,“物理信息源”所誕生的千絲萬縷的數據,正是物聯網真正商業價值的源頭。它將企業的專注力從設備和資產拓展到客戶關系上,一旦我們將物聯網納入企業的戰略規劃,它會幫企業迎來一場涉及到財務、運營和績效多個維度的大變革。
·財務指標有了新作用
企業習慣通過營收、支出和資產之間的互動,維持自身的營運平衡,但是在大部分公司的管理體系中,財務指標的作用只是在于減少業務開銷、提高資產效率、降低負債等,并沒有對研發創新方案、開拓收入來源產生效果。如果在物聯網數據與財務指標之間建立聯系,管理者就可以樹立新指標,引導企業挖掘業務增長方式。
·運營指標更具參考性
企業運營流程的核心一般分為客戶生命周期、產品生命周期和設備生命周期。目前大部分企業,在物聯網的投資上,都專注于設備生命周期(如優化設備運轉、增加使用率等),但其實,智能型的聯網設備,可以對于客戶生命周期、產品生命周期進行全面分析,甚至詳細解釋利潤的相關細節,幫助管理者做出相關決策。
·績效改善能夠實現長期價值
現階段基于物聯網的解決方案,大多被應用在特定的事件中,如減少庫存或機器故障,只有一小部分數據用來改善企業的整體生產流程。如果企業把專注力從單一交易上轉移到長期績效改進上,企業的長期業績、可持續性戰略就有了實現的具體步驟。
這張全新關系網絡,正在為企業劃定新的賽道。在思考物聯網的價值定位時,我們不應局限于技術領域的應用,還需要目光投向長遠的業務成長。一旦傳統的商業價值框架被顛覆,數據就將變成一座具有持久盈利能力的金礦,幫助企業獲得源源不斷的客戶和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