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是一個智能生態
英文里有個詞:hype,用以形容在短時間獲得極大關注的事物,有人把它翻譯為“炒作”,但其本意是“過度的可見”,也就是說,獲得超出其現有能力的關注,物聯網便是這樣一個 hype。
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簡稱 IoT,這是個極具魅力的說法:萬物互聯,單單看到名字人們就已能馳騁想象。一些有先鋒探索精神的人已經開始在各個領域中探索:
智能硬件:
這是人們最經常聽說的名字。從智能電飯煲到智能馬桶蓋,從智能手環到智能跑鞋,到任何一個眾籌平臺,我們會看到各種以各種有想法的新奇硬件。
智能家居:
將自動化的概念引入家庭生活,比如,在人踏入小區時,打開家中空調,天亮了,自動拉開窗簾,人們的生活會因此變得更加便捷而舒適。
工業物聯網:
工業4.0、中國制造 2025、美國工業振興計劃,所有這些的目標都是以科技為核心對既有工業體系進行升級,幫助企業更好地收集數據,改進生產。一些大公司攜自己的平臺進入此領域,希望占有一席之地,諸如,GE 的 predix、西門子的 mindsphere。
智慧城市:
2008年11月,IBM 提出智慧地球的說法,希望將諸如教育、交通等城市資源通過物聯網進行精準控制。如今這個概念已經轉化為智慧城市,一些系統也開始逐步落地,比如智慧泊車,停車場通過安裝地磁感應,連接進入停車場的智能手機,建立一個一體化的停車場后臺管理系統,實現停車場停車自動導航、在線支付停車費的智能服務,全面鋪設全自動化泊車管理系統,合理疏導車流。
智慧農業:
運用傳感器和軟件通過移動平臺或者電腦平臺對農業生產進行控制,使傳統農業更具有“智慧”。除了精準感知、控制與決策管理外,從廣泛意義上講,智慧農業還包括農業電子商務、食品溯源防偽、食品安全追蹤、農業休閑旅游、農業信息服務等方面的內容。
物聯網就是物理設備通過軟件進行互聯
說了半天物聯網,那物聯網是什么呢?下面是一段借鑒自 Wikipedia 的定義:
“The Internet of things (stylised Internet of Things or IoT) is the internetworking of physical devices, vehicles (also referred to as "connected devices" and "smart devices"), buildings and other items—embedded with electronics, software, sensors, actuators, and network connectivity that enable these objects to collect and exchange data.”——wikipedia
這里有幾個關鍵點:
physical devices,物理設備,也就是物聯網中的“物”
software,軟件,讓設備變得“聰明”起來的重要部分
internetworking,互聯,物聯網中的“聯網”
collect and exchange data,收集與交換數據,為后續工作奠定基礎
這段解釋很好的說明物聯網的作用,簡言之“將物理設備通過軟件進行互聯,以收集交換數據。”
2020年會有超過200億設備聯網
目前,IT 行業有各自獨立又密切相關的三大關注點: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
2015年初,AlphaGo 戰勝了李世石,讓人工智能受到了極大的關注,逐漸從幕后走向了臺前。人工智能之所以從實驗室走到人們面前,有個關鍵轉折:數據。
人工智能,發軔于上世紀50年代,但整體上屬于雷聲大,雨點小。到了上個世紀80年代,人工智能領域將算法研究方向轉向了以數據為核心的算法,一些領域開始得到突破,比如,語音識別,手寫識別,但應用還極其有限。隨著互聯網的興起,數據量得到大幅度提升,這時,云計算基礎設施日益成熟,大數據技術逐漸進入了人們視野。人工智能算法與大數據結合,加上互聯網的應用場景,諸多元素互相促進,逐漸進入到人們的生活之中。時至今日,人們越加認識到數據的價值,通過各種途徑收集數據,從電腦到手機,那下一個數據源在哪里?答案便是物聯網。
根據 Gartner 的預計,到2020年會有超過200億設備聯網。這是一個什么概念呢?
微軟曾有個愿景:在每個家庭的桌子上,都有一臺個人電腦,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每個人都可以擁有一臺手機。按照目前的世界人口70億計算,每個人都可以擁有3臺左右的聯網設備。
由此可見,物聯網是一個非常有前景的領域。
未來已來,只是尚未流行
人們對于物聯網的前景并不質疑,但迄今為止,物聯網尚不能像 PC 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一樣成為一個時代,原因何在?
首先,物聯網應用“潤物細無聲”。PC 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努力在做的是,搶占人們的時間,所以,眼球效應特別明顯,而物聯網應用往往是在背后靜悄悄的運行,一個好的物聯網應用反而是減少對人們時間的占用。所以,人們對于物聯網感知并不明顯。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物聯網應用太少。
一款應用的成功,本質上是一個概率問題,當數量足夠大時,成功的應用數量就會增多。今天影響我們日常生活的應用只有區區幾款,但背后是數以百萬計的各種應用作為基數,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應用,才有了今天的 PC 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興起。
回到物聯網上,如果只是一個概率問題,那只要足夠多的嘗試就可以了。但事實上,我們今天并沒有看到那么多的硬件,原因何在?
這就要說到物聯網應用開發更本質的問題:復雜度。
GPIO 是什么?
串口是怎么回事?
PCB 是什么?
時序怎么弄?
數據手冊如何閱讀?
……
如果你是個軟件開發者,上面這些詞多半對你來說都是陌生的,而這些內容恰恰是硬件開發需要面對的內容。
由于硬件開發的復雜度異常之高,一方面,行業里優秀的硬件工程師數量有限,另一方面,軟件工程師只能望洋興嘆。所以,我們看到的現實就是,整個行業在物聯網領域的嘗試遠遠不夠?;氐介_題的說法,之所以稱物聯網為 hype,因為它讓人浮想聯翩,卻遲遲不能到來,所以是一種“過度的可見”,超過其現有程度的“可見”。
這也是為什么現在會有物聯網開發系統會出現,因為它能讓只會寫代碼的軟件工程師輕松地完成物聯網應用的開發。更為重要的是它還提供了工業客戶所需要的物聯網應用產品,讓工廠設備實現信息智能化,真正的推動工業進入4.0時代。
物聯網應用開發系統讓IoT曙光乍現
一個好消息是,整個行業不斷有人嘗試著改進著物聯網應用開發的狀況,今天的物聯網開發已不同于往日:
各種傳感器、控制器向著各個方向蔓延
網絡技術條件越來越好
開發方式也得到不斷的改進
.....
站在 IT 從業者的角度,今天我們要做一個物聯網應用,需要的不是了解所有的技術細節,而是知道有哪些東西可以為我所用。就像 Ruff 的口號一樣:想到就能做到,做到就能看到,讓物聯網應用開發真正的去改變世界。
更多專業報道,請點擊下載“界面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