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Bitcoins Channel報導,阿里巴巴集團、中興、中國聯通,以及中國工信部宣布將共同打造專門應用于物聯網的區塊鏈框架,且已與國際電信聯盟(ITU)有過進一步接觸,希望透過區塊鏈技術來改善物聯網連接成本過高、過度集中、擴展不易、網絡安全漏洞等問題。
拓墣觀點:
1. 區塊鏈技術逐漸融入物聯網架構中
比特幣(Bitcoin)的出現首次帶出區塊鏈(Blockchain)概念,一個分散式、無需傳統信任機制、不需第三方處理相關交易的系統,讓整個交易結算過程變得更有效率,并以直接對等方式來處理貨幣流通;該技術的快速發展也讓各產業看出集中式系統所可能引發的浪費與危機,因此對區塊鏈應用有了更深入的興趣與迫切的需求。
物聯網興起代表在未來幾年內,數億至數十億個裝置將散布于各行各業當中,大量設備將以分散式的模式存在于物聯網架構當中,各個設備可能需要擁有獨自運算、儲存、傳輸、互相溝通/連動的能力,而區塊鏈具備分散式且透過網路共識達到信任機制的特性,更符合物聯網基本架構與安全需求。
因此除了阿里巴巴、中國聯通等宣布的計劃外,更早之前IBM也與Samsung進行名為ADEPT的合作,旨在將區塊鏈作為底層技術并導入于物聯網應用中;新創企業IOTA亦發展出名為Tangle新技術,改善傳統區塊鏈技術應用于物聯網的諸多限制,希望能透過技術方式直接改變物聯網架構生態。
2. 既有物聯網架構的缺失,區塊鏈技術有機會補足
物聯網的傳統架構乃是以云端作為后端運算平臺,結合前端的諸多感測器、致動器來完成智慧化連動,但當前端越來越多裝置與設備被啟動后,大量且異質的數據資料將蜂擁而出,加上網路頻寬的稀有性,將導致后端云端運算的負擔大幅提升,也可能因網路因素導致資料在傳輸過程遺漏,設備之間的互通性、可靠性、交換速度更是一大問題。
因此除了傳統的云端(如運算中心)外,霧運算(Fog Computing)也將會快速興起,并且將運算能力逐漸往邊緣(Edge)推進,同時云端與霧之間的協同與彼此支援將會成為物聯網能否快速且穩定發展的關鍵,但由于目前物聯網的標準與協定相當多,想要協同合作勢必得有共同且有償的機制來架構在整個交易合作上,否則復雜多元及利益沖突將難以進行后續的協同合作。
針對物聯網的區塊鏈技術(如IOTA的Tangle技術)則能夠改變傳統區塊鏈(如比特幣)的限制,利用可進行小微款項支付和交易的方式來讓各方能夠獲取閑置或是需要的資源,同時亦保有分散式帳本、安全交易的特性,確保物聯網系統運作的同時能夠保全資料的可靠性與可用性。
雖然目前區塊鏈的聯盟相當多,且標準仍未統一,但未來區塊鏈技術確實有機會能夠利用網路共識機制的高安全性、去中心化提升速度等優勢,讓物聯網產業能夠在更順暢的基礎建設上運作發展,并能順利擴展規模與商業模式的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