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IoT)在安全和可持續方面一直遭受嚴重的批評。不過如今看來,區塊鏈能夠提供最佳解決方案。
那些最深刻的技術通常是那些消失不見的技術。因為這些技術已經不斷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并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再也沒辦法區分出來。
1991年9月1日,Mark Weiser在《科學美國人》雜志上發表了其標志性論文《21世紀計算機》。
雖然‘物聯網’這一術語最先由英國企業家Kevin Ashton在1999年公開提出,但是Weiser的出版物在某種程度上才是‘物聯網’的開始。1991年,Weiser倡導重新思考計算機的概念,以此將計算機整合到自然人文環境,然后使其無處不在。他在當時寫下了“計算機與電燈開關,恒溫器,音響和微波爐”,這些都可以通過“無處不在的網絡連接在一起”,從本質上使用了今天我們稱為“物聯網”的這一術語進行了描述。
IoT:機遇與挑戰
根據IDC,物聯網可以被描述為“一種集合獨特識別端點(事物)網絡的網絡,這種網絡內部可以在沒有人為干預的情況下使用IP連接進行交流通信——無論是在本地還是在全球其他地方。
2014年,IDC預測到2020年將會有281億個IoT單元被安裝,相比之下,2013年僅有91億個,而物聯網市場年收入將達到7.1萬億美元。而Gartner預測的2020年IoT設備數量要低一些,大約為208億個。而Mckinsey認為到2025年IoT的年產值將增加到11.1萬億美元。
IoT市場已經吸引了大量的全球大型企業的關注和投資,例如蘋果公司, AT&T,IBM,英特爾,飛利浦,甲骨文,微軟等等。
IoT與區塊鏈
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到物聯網(IoT)領域的想法已經存在有一段時間了。事實上,區塊鏈技術看起來至少在IoT的三個方面能夠成為其合適的解決方案:大數據管理,安全和透明性,還有對基于相互連接的智能設備之間服務交換的微交易帶來的便利。
大數據和記錄保存
IoT在本質上是與大數據相連的。隨著安裝的IoT單元不斷增加,物聯網中收集到的消費習慣和行為模式數據成倍增加。這一龐大的數據如何處理成為了一個必須解決的問題。在此情況下,有人就認為“只有使用區塊鏈技術了,除此之外別無選擇”。
區塊鏈技術不僅能夠為記錄所有IoT單元的數據提供合適的解決方案,同時還能保證一旦數據被記錄,之后將不可以再更改。因此,《區塊鏈革命:比特幣背后的技術正在如何改變貨幣,商業和世界》一書的聯合作者 Alex Tapscott表示:
“物聯網需要一個物賬本(Ledger of Things),該賬本需要記錄所有的發生在物聯網內的事情,包括交談內容,誰欠誰錢等,并協調所有發生的事情。”
安全
區塊鏈技術可以被進一步用于解決有關IoT的安全和身份問題。這正是新建的的物鏈(Chain of Things)智囊團和產業聯盟的目的。正如Security Ledger指出的那樣,
“在保衛物聯網安全方面最大的挑戰之一就是身份問題。更明確一點就是:我們如何確保數十億或者百億的智能設備相互之間的連接與交流安全。看起來區塊鏈能夠提供答案。”
物鏈(Chain of Things)試圖回答一個問題那就是“區塊鏈能夠從本質上拯救IoT嗎?是或不是?CoT目前正在進行一系列的案例研究。第一個CoT使用案例是在能源領域進行的,旨在安全地在分布式賬本上記錄太陽能生產數據。初步的實驗結果將會在2016年6月1日物鏈年度會議上公布。
小微企業的物聯網
Amy Cortese已經指出“每一個基于區塊鏈的設備都能被當作一個小微企業”,這句話特別適用于能源領域。
太陽能生產不僅僅是第一個CoT案例研究的主題,還是第一個見證點對點產品交易的能源市場。2016年4月11日,Park Slope活躍分子Eric Frumin成功將其過剩的能源買給了ENERGY STAR前國家主管Bob Sauchelli。該交易標志著紐約點對點交易平臺TransActive Grid的正式啟動,該平臺由以太坊推動。
該平臺支持所謂的“布魯克林微型智能電網(Brooklyn Microgrid)”,該電網能夠將當地綠色能源供應商,消費者和以太坊連接起來,并且使用的還是原有的電線網絡。
Lo3Energy是TransActive Grid項目的開發公司。其創始人是Lawrence Orsini。
區塊鏈在安全,透明度和大數據管理方面能夠改善物聯網(IoT)。成功的案例正在不斷增加,例如Filament的硬件和軟件IoT解決方案。然而,為了獲得真正的成功,IoT需要變得無處不在,到這種程度的時候,就會像Weiser指出的那樣,人們將會“意識不到物聯網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