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車聯網圈可謂是風云變幻:互聯網巨頭BAT們在汽車互聯領域跑馬圈地,傳統主機廠面對咄咄逼人的競爭 開始“觸網”反擊,中國廠商在無人駕駛技術領域的奮起直追,國際車聯網圈領域的并購風潮……這些大事發生在過去一年中的大事,給2016年的世界車聯網格 局帶來了太多變化與不確定性。
今天我們特地為您梳理了過去的一年每個月車聯網圈發生的大事要聞,一起回顧過去這一年中車聯網圈的動態。也許從這些“舊聞”中,我們能夠依稀展望汽車互聯明年的發展趨勢。
12月:百度自動駕駛事業部成立
12月14日,百度正式宣告了自動駕駛事業部的成立,并對外公布階段性計劃,即1年內實現系統的全面搭建、3 年內實現自動駕駛汽車的商用化,5年內實現量產。此前不久,該公司剛剛披露,已順利完成無人駕駛汽車(由寶馬3系改造)在城市路、環路及高速路混合路況下 的上路測試。
自動駕駛事業部承載著百度構建產業生態的野心和期望。據悉,百度研究院和深度學習實驗室自2013年起開展無 人駕駛研究,在核心技術領域如高精度地圖、定位、感知、智能決策與控制等方面打下一定基礎。此次百度攜手零部件廠商、整車制造商、軟件及運營商,以及相關 政府部門、協會、科研機構等產業鏈上的企業、組織,將在已有資源優勢的基礎上,共同構建“智慧出行”的全方位生態。作為一家中國的互聯網公司,百度能像谷 歌一樣在無人駕駛領域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嗎?我們祝愿它越走越好。
11月:“雙11”汽車電商再破銷售記錄
今年“雙11”,汽車電商的銷售數據再次創造歷史新高。數據顯示,汽車之家訂購總量達到54085輛,交易總 額達87.95億元,同比增長45.3%;易車旗下易車惠、易車商城、惠買車三大汽車電商平臺共完成訂購總量77992輛(在線支付訂金的訂單數量),交 易總額達125.6億元,刷新歷史紀錄;阿里巴巴在11月11日的交易額達到912.17億元,全款成交的訂單量達到6506輛,創造了“24小時銷售小 汽車最多的平臺”吉尼斯世界紀錄。
僅僅是一年“雙11”,三家具有代表性的平臺就賣出這么多輛車,讓人真切地感覺到汽車電商蘊含的巨大潛力。更 值得一提的是,它們如今考慮更多的是如何實現電商銷售的常態化,如何鏈接線下、優化服務、改善用戶體驗。雖然行業對電商的定位仍存在分歧,但不可否認的 是,它們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汽車流通領域的變革。面對專業化電商平臺的沖擊,主動求變或許應是主機廠和經銷商的必然選擇。
10月:交通部出臺“專車新規”征求意見
10月10日,國家交通運輸部正式公布《關于深化改革進一步推進出租汽車行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 稿)》和《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專車新規”),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公開征求意見。隨后,交通部對收集的 5008條意見建議進行了梳理,形成《征求意見總體情況分析報告》,并向社會公布。交通部表示,將進一步深入研究論證網約車(專車)平臺管理方式、車輛條 件、經營行為、駕駛員權益保障、私人小客車合乘等方面問題,充分吸納合理意見。“專車新規”甫一出臺,迅速成為關注的焦點,引發的討論熱度更是空前。從目 前來看,平臺和車輛要有資質的內容基本可以確定,但關于駕駛員資質的討論還在進行,主要爭議點在于駕駛員要不要和平臺簽合同、應該取得什么樣的資質、是否 可以兼職以及是否必須有專業資格證。
這個過程中,我們看到政府在尋求出行變革方面做出的積極努力,也看到了企業、學術界乃至公眾對出行領域創新大討論的熱情參與。這一切讓我國出行市場有望迎來一次真正的改革。
9月:上汽集團推出車享家布局后市場
9月20日,上汽集團舉行品牌發布會,推出覆蓋養車、用車、賣車以及車務服務的“全生命周期”連鎖實體服務品 牌——車享家,宣布全面進軍汽車后市場。當日,首批12座城市50家車享家門店正式上線,提供維修保養、租賃以及二手車等服務。此外,上汽還推出車享寶 APP,作為車主在移動端連接車享家的入口。
上汽對汽車市場O2O模式的探索自2014年開始。當年3月28日,上汽在國內汽車企業中率先“觸網”,自建汽車電商平臺——車享,試水O2O汽車電商模式。此次推出車享家實體連鎖服務網絡,則被視為上汽“車享模式”落地的關鍵一步。
有評論認為,傳統車企的優勢在于汽車制造和銷售渠道建設,而后市場并不是強項,要打通汽車消費全生命周期沒那么容易。對此,車享CEO夏軍表 示,車享家要做的第一步是對上汽集團已有資源進行整合;第二步是搭建開放性平臺,整合能為車主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的相關業態。“車享家的核心理念是實現價 值鏈、服務鏈的在線、系統化。”他稱。按照規劃,車享家要在五年內打造全國萬家實體店。
8月:宇通無人駕駛電動客車上路測試
8月29日,由宇通研發的無人駕駛大客車在河南鄭開大道上,在其他車輛、行人正常通行的全開放環境下,行駛 32.6公里,全程無人工干預,途經26個信號燈路口,順利完成了跟車行駛、自主換道、變道超車、自動識別信號燈、定點停靠等測試項目,成為全球首輛成功 通過測試的無人駕駛大客車。
據悉,這輛大客車的原型車是宇通ZK6105插電式混合動力公交車,整車研發耗時3年,由宇通客車和中國工程 院院士李德毅領銜的研發團隊共同開發。該車配有2個攝像頭、4部激光雷達、1部毫米波雷達以及組合導航系統,整車智能駕駛系統主要由智能主控制器、智能感 知系統、智能控制系統三部分組成,分別承擔大客車的“大腦”、“眼睛”與“耳朵”、“四肢”的功能。近年來,各國都競相投入無人駕駛汽車的研發,中國也不 甘落后。此次,宇通無人駕駛客車的成功路測是大客車領域的全球首例,具有里程碑意義。我們期待,我國自主研發的無人駕駛客車能早日量產并真正進入我們的生 活。
8月8日,由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倡導并發起的汽車經銷商共建電商平臺“汽車街”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在上海舉行。該協會會長沈進軍表示,此次簽約標志著汽車經銷商們形成合力,開始以實際行動踐行“互聯網 汽車流通”的創新浪潮。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希望將汽車街為消費者帶來更多的選擇,同時幫助4S店拓展視野、提升管理。針對行業中對汽車街的質疑之聲,協會秘書長肖政三指出:“無論是線上線下都要圍繞賣汽車、賣服務,這是汽車街的核心。”
7月:長安在美國展示自動駕駛技術
美國當地時間7月21日,長安汽車參加了由國際無人車系統協會(AU-VSI)、美國交通研究委員會 (TRB)主辦的2015國際自動駕駛研討會,在會議期間以靜態和動態兩種方式展示了其在車聯網、半自動駕駛等方面的技術成果。作為現場惟一一家進行動態 展示的中國汽車企業,長安贏得了與會同行的關注。
長安汽車之所以敢于在國際性會議上展示智能駕駛成果,底氣源自實力。該公司不僅制定了智能汽車技術發展規劃 ——“654戰略”,即搭建6大平臺,掌握5大核心應用技術,分4個階段實現智能化技術的產業化;而且是工信部公示的2015年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中惟 一一家汽車智能制造綜合試點示范單位。
根據長安汽車的戰略,其將在2018年實現半自動駕駛,2020年實現高度自動駕駛,2025年實現全自動駕駛。我們有理由相信,作為自主品牌的代表,長安汽車一定能在汽車智能化的舞臺上走得更遠。
6月:諾基亞出售HERE 引發競購風云
6月,圍繞著諾基亞即將出售的HERE地圖,全球車聯網領域上演了一場激烈的競爭。局面從最初的各方單打獨 斗,演變成四大競拍聯盟間的混戰:Uber、百度和歐洲私募股權投資Apax Partners;騰訊、四維圖新和瑞典私募基金EQT Partners AB;德國汽車制造商的奧迪、寶馬、戴姆勒;微軟和私募基金Silver Lake Management 、Hellman &Friedman、Thoma Bra-vo。最終,諾基亞將HERE地圖以28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90.79億元)的價格出售給德國車企競購軍團,三家公司將分別持有HERE的 1/3的股權。
巨頭們爭相收購HERE的原因有三點。第一,HERE地圖技術團隊強大,功能豐富完善,占據全球80%的車載 地圖市場;第二,HERE在全世界范圍內豐富的地圖資源,可以彌補中國互聯網巨頭們缺乏國外地圖資源的短板,有助于它們向海外拓展;最后,汽車制造商亟需 優質的地圖數據服務軟件作為研究自動駕駛技術的基礎,HERE 地圖正好滿足了這一需要。
奔馳、寶馬和戴姆勒這三家車企巨頭進行如此大規模的聯合收購,在汽車商業史上堪稱空前。其深層次原因在于德國車企希望獨立開發無人駕駛汽車技 術,以應對谷歌等科技巨頭在這個領域咄咄逼人的態勢。在2016年,我們也許將在無人駕駛技術領域看到更多傳統汽車廠商的并購行動。
5月:首屆亞洲CES登陸上海
5月25~27日,首屆亞洲消費電子展(2015CESASIA)在上海舉行,來自全球15個國家和地區的 200多家知名企業在展會亮相。汽車互聯技術作為此次展會的“主角”之一十分亮眼:奔馳展出了F015 Luxury in Motion無人駕駛概念車;福特重點推介兩項在美國進行的移動出行實驗項目——遠程遙控定位和停車位信息共享;大眾則展示了e-Golf記憶式無人 停車技術……本土企業百度、四維圖新也展示了車聯網的最新技術。
作為第一屆亞洲消費電子展,2015 CES ASIA還無法與在拉斯維加斯舉行的CES展會比肩,但畢竟這是聞名遐邇的電子消費展第一次在美國之外的國家舉辦,說明中國在車聯網與電子產品領域的市場潛力和發展水平被世界認可和關注。
4月:阿里汽車事業部宣告成立
4月8日,阿里汽車事業部宣告成立,事業部總經理由原聚劃算總經理王立成擔任。據他透露,汽車事業部未來將以 “車主 ”戰略為中心建立一個新的平臺,并與負責大數據營銷的阿里媽媽、汽車金融業務的螞蟻金服,以及汽車生態產業鏈各方協同合作,力圖向車主提供看車、 選車、買車、用車、賣車全鏈路的汽車電商服務。
電商平臺的整車及配件車品雖然相對來說價格有一點優勢,但提車、配件安裝與使用都需要線下門店的良好對接與配 合。面對汽車產業復雜而漫長的價值鏈,身為巨頭的阿里若想打造市場閉環,必須整合自身的資源,構建線上與線下完善配套的服務體系。今年“雙11”前夕,阿 里汽車與和諧汽車簽訂旨在方便農村消費者線下提車的戰略協定便是一項舉措。就像該部門一位負責人所言:“對于O2O業務而言,線上是效率,線下是效果,需 要的是進一步鏈接線下和協同經銷商,改善整體的用戶體驗。”
3月:三樁互聯網造車合作案密集出爐
3月12日,上汽與阿里巴巴共同宣布,將合資設立10億元的“互聯網汽車基金”。雙方將以資本為紐帶,連接彼此優勢資源,共同推進互聯網汽車的開發和運營平臺的建設,并吸納更多參與者。
3月23日,北京汽車與樂視控股在香港正式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打造互聯網智能汽車生態系統。雙方還在今年廣州車展上共同發布了搭載樂視車聯網產品ecoLink的電動車EU260樂享版。
還是在3月23日,富士康、騰訊與和諧汽車共同簽訂《關于“互聯網 智能電動車”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其中騰訊負責提供互聯網開放平臺,富士 康聚焦在高科技移動終端與智能汽車整合的設計與生產制造技術上,同時憑借和諧汽車在高端汽車營銷及服務領域的積累,三方提出了“互聯網 智能電動車”的商 業模式。
三樁造車合作案中,互聯網公司擁有用戶體驗、大數據技術、云計算等方面的優勢;而傳統車企具備深厚的造車經驗與技術積累。在這個智造時代,雙方的優勢互補與彼此的需求滿足,讓互聯網造車的快速落地變得順理成章。
2月:滴滴快的宣布合并
2015年西方情人節,對國內出行市場來說有著別樣意義。滴滴打車(后更名滴滴出行)與快的打車在2月14日聯合發布聲明,稱將實行聯合CEO 制度,兩家公司在人員架構上保持不變,業務繼續平行發展,并將保留各自品牌和業務的獨立性。
至此,阿里參與投資的快的打車和騰訊投資的滴滴打車在2014年掀起的“燒錢大戰”已成明日黃花。如今人盡知滴滴出行、快的卻式微了。一項統計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滴滴出行的市場份額已達83.2%,占據絕對優勢。
與快的合并后,滴滴出行顯然有更充足的精力投入“打造全球最大的一站式出行平臺”中,陸續推出了巴士、順風車乃至試駕業務。然而,Uber、神 州專車、易道用車等競爭對手仍然活躍在出行領域。這個市場明年還會有變數嗎?滴滴出行具體又將如何從移動出行切入汽車以及生活消費市場?讓我們拭目以待 吧。
1月:易車、京東、騰訊開展戰略合作
2015年國內汽車互聯領域開年的重頭戲,當以易車、京東、騰訊宣布戰略合作莫屬。根據三方達成的協議,京東 與騰訊將以現金和獨家資源的形式對易車網投資13億美元。交易完成后,京東和騰訊將分別持有易車總發行流通股中25%和3.3%的股份。至此,京東成為易 車最大股東,易車和易鑫資本獲得京東汽車與車貸頻道獨家運營權,同時易車也向成為綜合性汽車服務電商的轉型邁出重要一步。
在三方合作的背景下,今年“雙11”易車整車銷售成績突出,已支付的訂單總量高達77992輛,總額 125.6億元,均遠高于2014年水平。然而根據日前易車公布的2015年第三季度未經審計財報,其虧損9050萬元,去年同期則盈利1.86億元。據 易觀智庫方面分析,這是由于易車在發展線上業務的同時,花費大量資金投入線下服務設施的結果。雖然獲得了京東的資金與流量等資源支持,汽車業的重資產本質 屬性還需要易車繼續付出更大的努力。2016年易車在汽車電商領域的后續動作,值得我們進一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