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或你的愛人最近正在接受治療,你可能會覺察到一些很酷的新設備可以輔助診斷和治療。然而,你可能沒有意識到,一部分這些設備已連接到互聯網,成為物聯網生態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到底如何連接核磁共振成像儀、CT掃描儀或實驗室測試設備,通過這種方式來改善病人護理? 這里有三個優點:
1.通過遠程監控和支持來減少設備停機時間
物聯網設備可以被遠程測試和診斷。例如,一個技術員可以從自己的辦公室進行連接并分析核磁共振成像儀運行失敗的原因。技術員可以找出問題的根源并利用知識管理應用程序來找到常見問題的答案。技術員還可以遠程連接到醫院技術人員來提供實際操作支持。當確定了問題的根源,一個新的部分就可以通過指導來更換有缺陷的部分,或者由駐地工程師送達。
瓦里安醫療系統公司看到他們的連接設備平均修復時間減少了50%。通過遠程解決,瓦里安每個問題的服務成本降低了2000美元,全球范圍內的技術派遣也減少了20%。Elekta也看到為顧客提供即時專家建議和“肩上支持”的顯著成效,例如Elekta放射腫瘤機器。
2.在物資需求前積極補充
當關鍵操作組件將耗盡時,連接物聯網的醫療設備可以向“補給船”回報。例如, 核磁共振成像儀內的氦含量需要被監測,以確保設備正常運行。通過使用物聯網連接設備,駐地工程師可以在核磁共振儀的氦水平枯竭之前被派往醫院,避免機器停機和重新安排病人。
實驗室設備操作要求特定的化學物質和化合物;連接智能設備可以進行實時監控、跟蹤和響應。損耗信息可以觸發警報并在供應限制的停機時間內自動補給,這提高了病人和護理的滿意度。雅培公司執行的是通過云來監測系統參數并即時補充消耗品的方式。
3.通過改變利用率進行有效調度來為更多的病人服務
在與幾家醫院的首席信息官共同參加的一個會議上,我看到一個反復出現的主題:“這些機器太貴了,而且管理效率低下。”機器利用率并不是隨時可用的,當可用時還需通過手動收集數據。物聯網醫療設備可以為病人提供每日利用率統計以便進行合理利用調度。
例如,如果一處的核磁共振成像儀只有20%的利用率,而且在另一個地方還超額訂購了,醫生可以重新分配病人去使用其他非高峰期的掃描儀。數據可以被輸入到一個云計算調度應用程序,也可以包含定期維護信息。 或者,如果一臺核磁共振成像儀的氦水平很低,你可以安排一個技術人員來計劃好維護活動,重新安排受影響的病人,并執行庫存/資產管理功能同時通過云應用程序來跟蹤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