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新
今年年初,柴靜的演講《穹頂之下》,一度把人們視線又拉回到環境問題上來。據研究表明,人們每天大約有80%的時間在室內度過,室內環境問題行業也分享過這樣一個數據,我國室內環境超標率達70%,污染主要是裝修所致。
傳統室內環境檢測方法在面積和便捷上曾飽受詬病。傳統方法主要檢測某一個點或者幾個點,時間節點上只是某一時間,不是24小時。
物聯網技術下的檢測方法是這樣的:每個房間可以安裝物聯網無線傳感器,及時測量溫度、濕度、CO2、PM2.5、揮發性氣體等,并上傳網絡分析得到建筑系統的最優工作狀態,再發信號控制現場空調、采暖、新風、凈化系統,通過物聯網傳感器、云平臺和大數據與傳統設備相結合,24小時工作。
當然,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手機APP監測也是一種手段,便捷性被人們叫好。尤其在柴靜演講后,各種空氣質量監測的手機APP迅速引爆市場。他們的共同特點大都是,通過APP分析室內環境數據,為用戶提供當前室內環境狀況、環境異常提醒、環境改善建議、個人健康貼士等服務。
未來物聯網技術日益發展成熟,大數據庫也愈發完善。手機APP、物流傳感器等僅僅滿足了監測的最基本需求,未來功能還會被更加拓展和完善。
解惑
和專業評測機構相比,在線監測機構準確度似乎還不夠被認可。
任俊一語道破室內在線監測技術的準確性。要想準確性高,意味著高成本,也就是請專業團隊、專業設備去現場測試。目前,他們在整合數據庫,利用大數據平臺,通過此平臺進行逆和,不斷進行修正,數據庫越來越完善,準確度會越來越高。
實際上,以前的在線測試都是靜態的單獨數據。現在物聯網測試可以做到連續、實時,也可以使用多個傳感器進行對比。如此,可以使用統計分析方法去除一些傳感器的不穩定性。另外物聯傳感器可以通過計量機構的檢測,保證其測試誤差在一定范圍之內。
“如今,物聯網技術還處在發展階段,不能解決室內環境監測的所有問題,我們只充當了體檢的角色。”何森說。
他解釋,物聯網技術分為三個階段,現在處于第一階段,監測階段。未來,質量管理體系和商業運營模式都要建立起來。
物聯網大肆進軍傳統行業,物聯網技術的弊端也顯露出來。物聯網監測被認為可以檢測出甲醛、PM2.5或家裝污染等某些污染物,可最大問題在于如何解決室內環境問題。
利用在線監測手段檢測出污染氣體,室內如何能同時保證甲醛、CO2、PM2.5、細菌和濕度同時滿足健康空氣標準要求。何森建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季節不同,新風、凈化、熱回收、加濕、除濕等應該組合使用。
據了解,國外解決室內污染超標的抓手是從裝修材料入手。歐洲國家把裝修材料分等級,對其有承載率限量。
在任俊看來,解決好室內環境問題必應該從源頭抓起。購買者在選購材料時不能僅憑借看樣式、聞氣味等這種簡單方式,而要關心污染物是多少,散發量是多少。當然,還應該有科學指導。諸如,什么條件下入住合適,室內污染物問題在什么條件下控制好等。同時,需要第三方檢測機構的加入。
事實上,第三方檢測機構需具備這兩個認證標志。中國計量認證,即“CMA”標志,是室內空氣質量檢測機構最基本的必備資質。同時還必須具備國家實驗室認證,即擁有“CNAL”標志。
“我們正在和第三方檢測機構洽談,從去年開始建立數據庫,利用阿里云平臺優勢,打造好物聯網在線監測技術。”何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