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市場需求導向、強化示范應用牽引,我市物聯網產業重抓專業園區的打造,競爭優勢進一步提升。無錫日報記者日前獲悉,目前物聯網列統企業已增至979家,核心產業年產值實現1254億元,兩年翻了一番,在全省乃至全國均處于領先水平,正逐步形成產業高地。
在無錫三院的“感知醫療智能化病區”,如今患者都會佩戴一根電子腕帶。腕帶中內嵌芯片,在患者入院時就輸入了姓名、性別、年齡、科室、床號、血型等基本信息,診療期關于醫囑處理、檢驗、輸液、注射等方面的指令和執行情況,也會實時存入芯片。而護士只要拿著一種類似手機的感應設備,5-10cm內就能自動感應到腕帶內的信息內容。測算下來,這套系統減少了醫護人員90%的查詢時間,平均每天節省58分鐘,三院試點病區的病人滿意度從96.3%提高到了99.3%。
這背后所支撐的,就是我市識凌科技的物聯網射頻識別技術。據介紹,這套產品不僅填補了我國物聯網RFID技術在醫療領域的空白,在國內50多家三甲醫院使用,并且已走進日本東京三樂醫院、美國KapschTrafficCom 等國外知名醫院。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等諸多領域的示范應用,牽引著物聯網技術的有效落地。前不久《無錫市重大物聯網應用示范項目管理暫行辦法》出臺,就重點鎖定醫療物聯網、智慧交通等重大項目。而在標準制定方面,由無錫物聯網產業研究院牽頭的“物聯網參考架構國際標準”項目通過國際標準組織ISO/IEC的立項,成為全球新興技術領域首個由中國主導的頂層架構標準,使我市物聯網標準的國際話語權得到進一步加強。
專業園區的建設,是進一步凝聚產業力量、推動示范應用規模化的必經之路。去年底,無錫(國家)智能交通產業園正式揭牌,周邊匯聚了感知集團、美新半導體、貝孚德、中芯軟等日益壯大的本地創新型企業,和落戶我市的中國電信集團物聯網分公司、德國紐豹、深圳鍵橋通訊等基地型、旗艦型企業,智能交通產業鏈上下游配套不斷完善。今年5月前,符合國標的第一批“電子車牌”,就將在無錫發放10萬張,首先用于貨運車輛,路面首批100個站點將安裝讀卡設備,2至3個小區將引入智能停車系統,到2018年,“電子車牌”則有望覆蓋全市所有機動車。
引入商業模式的創新,物聯網產業釋放了持續發展的動力。首創的智慧風場WindOS 管理系統在全球新能源行業得到普遍使用后,遠景能源去年在智慧能源領域又有新布局——一款名為“格林威治”云平臺對“自由”的風力狀況可以進行實時查看、監管,這樣的智慧平臺不僅可實現風場無人值守,而且可提升實際投資收益20%以上,目前,已有上百家新能源開發商、設計院和運維服務商加入“格林威治”聯盟。雙良股份、海瀾集團、一汽錫柴、天奇股份等企業則在生產經營中融入物聯網技術,提升原有企業發展能級的同時,也有效釋放出物聯網產業的需求,爆發巨大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