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還是需要大量的工作,才能使這一概念變成現實,但是這并沒有阻止芯片制造商早早進入這一新興市場,他們都在爭搶物聯網世界的領導地位。而且各大芯片制造商都拿出真金白銀,投下巨資。只為在這一市場奮力一博。那些成功的芯片制造商將能夠主宰一個全新且利潤豐厚的市場,而那些落在后面的制造廠非常有可能會再也無法翻身。正如Gartner分析師AlfonsoVelosa所說的那樣,“目前的狀態很有趣,因為我們正處在一場地盤爭奪戰之中。”
物聯網目前有很多不同的定義,定義從增加網絡智能到將幾乎所有設備進行聯網。物聯網概念橫跨幾十個行業,從智慧城市到車聯網再到健康穿戴技術。
另外,物聯網也吸引了不少重量級參與者。蘋果正在悄然推進其HomeKit智能家居平臺。谷歌旗下的Nest公司已經推出了數個物聯網設備,具有自學習能力的溫控器和煙霧探測器,可以將信息隨時隨地的發送到用戶的手機。三星已經宣布在2020年之前它將把旗下的所有產品聯網,其中包括8月份推出的智慧門鎖和漏水傳感器。隨著物聯網設備的激增,這些設備將能夠相互溝通,自動化大部分家庭、辦公室或工廠中的工作。
對芯片制造商的觀察能對物聯網市場的爭奪起到管中窺豹的作用。因為芯片制造商所提供的處理器、射頻芯片和內存芯片是未來開發整個物聯網市場的基礎,可以用來了解未來的物聯網世界。
應對物聯網的挑戰
許多芯片制造商的高管表示,物聯網的研發更多是在已有基礎上進行改變,他們可以出售現有技術到新的產業。
進入新領域的好處是巨大的。目前某些電子設備,比如個人電腦和平板電腦的銷售都面臨著挑戰。根據IDC的研究,物聯網市場規模預期在2020年前將以每年13%的速度增長,達到3.04萬億美元,屆時將連接數十億個設備。
各大公司進入這一市場的策略大有不同,每個公司都試圖利用自身優勢來爭搶市場份額。作為世界上兩個最大的芯片制造商-英特爾和高通都在數個物聯網領域投下賭注,包括基礎設施建設、車聯網和智能家居,以期在新市場獲得立足點。
作為在個人電腦芯片領域領先的英特爾,已經聚焦在可穿戴設備領域。該公司與服飾配件制造商-Oakley和Fossil合作設計了新產品。英特爾在CES主題演講中的亮點是一款紐扣大小的芯片Curie,專為可穿戴設備設計。
高通公司作為領先的智能手機芯片制造商則將重點放在移動領域,利用其移動通信專業進軍醫療保健和車聯網市場。高通產品經理RajTalluri表示,“物聯網概念很寬泛,但它可以分成幾大類,比如智能家居和可穿戴設備。所以,如果你以這種概念為物聯網做開發,它實際上就沒那么寬泛了。”
不過這種全面出擊的戰略只適合大型企業。利用它們規模效應,他們可以去嘗試很多領域,同時卻不用擔心對每個領域的投入不夠。也許他們并不能贏得所有的領域,但多管齊下的策略至少會讓他們勝出的可能性增加。
但更多的中小芯片制造商都采取了更有針對性的做法。Broadcom希望利用其在機頂盒領域的霸主地位,幫助有線電視公司重塑這一設備,成為智能家庭的中心節點。而以PC圖形處理芯片聞名的Nvidia公司,則將目標放在了智能汽車領域,希望提供車聯網和自動駕駛功能。
一些物聯網領域的領導者還包括在微處理器領域多有建樹的公司,這些公司提供了用于物聯網的功能簡單且廉價的處理器。這些公司包括愛特梅爾(Atmel)、飛思卡爾和德州儀器公司。英特爾和Nvidia公司這樣的公司更關注的是先進的產品,如汽車和智能手表。而這些微處理器廠商則可以將他們的產品打入各種新的產品-比如車庫門開關,照明燈等更貼近消費者日常生活的領域。
此外,由于微控制器已經存在于很多不同的領域-從條碼掃描儀到鍋爐控制系統,這幫助他們獲得了應對各種客戶豐富的銷售經驗,使它們非常適應物聯網的發散性。
Atmel公司高管RezaKazerounian表示,“我認為微控制器廠商處在最佳位置,不僅具有廣泛的產品基礎,還有廣泛的客戶基礎,這使像Atmel一樣的公司處在進可攻退可守的位置。”
任何人都可以成為物聯網的參與者
有很多方法進入物聯網領域,它仍然是一個新興市場。目前還沒有任何一家公司可以壟斷任何領域。這使得物聯網對所有人敞開了懷抱。
行業分析師表示,為了贏得市場廠商需要覆蓋處理器、傳感和通信的廣泛技術組合,以及將這些技術結合在一起的協議,最后還要保證產品服務的安全性。這些公司還需要自己創建中樞節點產品或找到類似產品進行合作,以連接所有的設備。目前兩個通用的中樞節點產品就是智能手機和無線路由器。
因為目前沒有一個芯片制造商擁有所有這些要素組合,分析師預測收購和合作將是未來物聯網產業的主流,以提供更完整的物聯網產品和服務。目前這一趨勢已經顯現,高通去年支付25億美元收購了英國芯片制造商CSR。這筆交易將使高通公司加強其在藍牙、無線連接等物聯網關鍵技術上的能力。即便如此,物聯網領域的領導者們要在幾年之后才會真正出現。
目前對于芯片制造商來說,好消息是物聯網的大潮會讓每一家公司都獲得一定的成長,至于誰會成為物聯網時代的弄潮兒還需要時間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