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智慧城市建設飛速發展,素有“魚米之鄉”美譽的江蘇無錫,智慧農業正借助電信光網、天翼業務大行其道。近來,在錫山區,一批上規模的行政村,引入了智慧農業的信息化管理技術,農場主們只需在電腦前輕點鼠標,管理系統會自動完成農作物澆水、施肥、除蟲等所有中間管理步驟。而天翼4G的快速降臨,也讓江陰、宜興的農村地區能充分依托智慧城市平臺,走穩信息化致富之路。
讓更多的智慧應用“扎根”鄉鎮、農村,是無錫地方各級政府和中國電信無錫分公司的共同使命。在多層協作中,無錫電信重視在農村地區推廣有價值、有效益、能持續的業務,為“三農”護航,在統籌兼顧中逐步走出了“政府引導、企業主體、社會參與、市場運作、農村支持”的全新路徑。
不久前,宜興政府為整合提高各類涉農網絡服務,實現信息共享,在當地投資近300萬元建設“智慧農村網”,該平臺集聚各主要涉農網站資源,建成后將成為國內技術領先的為農服務“云平臺”。無錫電信員工積極引導廣大農民、涉農組織和企業等主體,通過電腦、觸摸屏、固定電話、天翼智能手機等方式訪問綜合平臺,享受“一站式”服務。
目前在“智慧農村網”的平臺上,宜興陸續開發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管理/仲裁系統、農村土地流轉服務平臺以及農村“三資”管理系統等10多個專業性信息服務平臺,使越來越多的農民享受智慧應用的魅力。首批江蘇物流試點企業、江陰金灣農村物流中心由金灣村村委投資2000多萬元建設,占地面積100余畝,采用依托客運站發展物流的方式。在建設初期,天翼應用綜合方案及時滲入。該中心以信息化和網絡化為手段,堅持走節約型、環保型的發展之路,促進農業發展、服務農村建設、惠及農民生產生活,解決當地鄉鎮工業產品和農資、農產品運輸的問題。
由于智慧應用架構了城市和農村的橋梁,目前該中心能提供省內外122個客運班次的配載服務,運輸線路覆蓋全國各地。太湖水稻示范園是錫山區率先采用電腦遙控種田的園區之一。7位種糧大戶在電信員工幫助下,引入天翼業務,嘗試“網上種田”,共享智能灌溉控制系統,該系統通過種糧大戶操作設在園區的計算機自動化監控中心,根據水稻不同生育期對田間水分的適宜要求,以及田間傳感器采集水稻田的蒸發量與土壤含水率,結合水稻生長模型,確定水稻田的最佳灌溉時間、最佳灌溉水量和最優輪灌組合等。實行“網上種田”后,一人能管理五六十畝土地,比過去擴大了約10倍。園區核心區800畝水稻田成功實現了科學灌溉和大面積高產。
無錫電信在深入實踐智慧農業服務中,將天翼應用突出集中在農業生產環境監控、土壤墑情監測、農產品質量溯源以及糧食儲運等環節。無錫電信認為,目前提倡的現代農業精細化生產與物聯網技術結合有著巨大的市場需求空間,因此智慧農業必須突破現有農業生產經營模式的制約,實現機器與機器互動、機器與人互動,以及人與人的互動,構建新的商業模式。這亦是無錫電信協助地方建設全天候、大范圍智慧農業的新構想。如今它正通過現有的電信多種網絡傳輸方式,穩定可靠地傳送至農村管理部門的控制中心,經由控制中心處理分析后,在最短時間內將操作指令發送至外圍設備或運行節點,構成了農業與裝備物聯網的運作體系。
據了解,無錫市于去年啟動無錫農業與裝備物聯網總控平臺的建設。針對涉及傳感器件的研究進展、網絡資源的占用和用戶的接受程度,該平臺的建設計劃遵循由點到面、分步建設,由技術集成到自主開發、穩步推進的原則。迄今總平臺設水產養殖、設施大棚、茶園管理、設備能效監管、畜牧養殖、試驗室數據采集等多個子目錄。針對水產養殖業,建立三維電子地圖、氣象、水質、設備能耗、農機裝備控制、專家咨詢、安全保衛等七大管理系統,實現有線(Internet)、無線(GPRS或3G)、局域有線、局域無線等多重網絡有機結合。根據無錫市農業與裝備物聯網建設規劃,無錫市還針對現代農業園區的不斷擴大、多品種同步經營、觀光農業與農產品深加工多業并舉的局面,開發獨立園區的多業態泛物聯網系統,將人、物、機器、車輛等園區內的所有客體都納入網絡系統,做到定位、定時、定量的全面監管。中國電信VPN接入等多種支撐方式能使其與無錫農業與裝備物聯網中心遠程對接,實現資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