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環以79元的售價劈開了國內穿戴設備行業的和諧假象,也由此引發了眾多初創企業甚至是具備一定規模公司的大范圍聲討。針對此情形,筆者前不久發表過一篇《小米手環:淘汰的不是初創,而是虛偽》,表達過盡管小米的屠殺式定價的確讓很多沒有資源也沒有后路的初創企業頻臨滅絕,但深度來看,一個在功能上大差不差,同時還能配合自家手機玩出點別的花樣的產品,價格落差竟高達幾倍之多,與其罵它攪亂行業,不如坦白自己躺著賺錢的美夢被打碎來的更加坦誠一些。
然而,79元的小米手環只是開頭而已,估計不用多久,從手機、路由、耳機甚至是移動電源等都一路追趕小米推出競品的榮耀、大神以及其他互聯網品牌也將拿出售價相等的產品予以競爭。到那個時候,才是行業洗牌期的到來。
那么,與智能手環一墻之隔的國產智能手表領域,會不會短期內也復制出一個超低價的價格屠夫呢?筆者給出的答案是否定的。
一、智能手表至今沒能樹立起真正可行的商業模式 要知道,智能手環之所以會被低價產品攪局,是因為其在功能性和創新區間上都觸碰到了天花板,但智能手表則不同。一直以來,智能手表被分為兩派,一派依附手機,一派向往獨立,但這兩者間的關系一直千絲萬縷。由于比手環多出一個屏幕,智能手表可以在智能手環的基礎上帶來更多的玩法和可能,除了包含運動和睡眠監測、鬧鐘震動等功能之外,還可以通過藍牙等方式成為手機的第二屏幕,查看通知、播放音樂以及調用語音助手等等,這也是智能手表相對更能體現溢價的成分。但越來越多的用戶反饋也證明,智能手表的功能提供并不實際,僅僅是推送而無法進行回復、通過語音的交互在公共場所里難以發揮效用等都使智能手表成為了一筆不必要的投資。
同時,由于添加了顯示屏、處理器等耗電大戶并且對網絡有所需求,因此智能手表的續航能力也要遠遠落后于智能手環。這意味著,無論是在硬件上還是在功能體驗上,智能手表都還有漫長的路要走,現階段并不具備低價傾銷的必要與底氣。
二、智能手表當下已經足夠便宜 像蘋果、三星這樣的品牌可以借助捆綁旗下高端手機來帶動智能手表的營銷和銷售,但對于主打性價比的大量國產品牌來說,智能手表將會是一個尷尬的選擇——目前國內智能手表的售價普遍在七八百上下,在7月末以前甚至有幾款智能手表與其它廠商的智能手環定價相等,也就是說,當下的智能手表行業已經足夠理性和沉淀。但同時,這個價格已經足以購買到一臺紅米1S手機,這也就意味著,一貫擅長扮演價格屠夫角色的小米、榮耀等主打性價比的品牌短期內不太可能參與到智能手表的競爭中去。
三、相比智能手環,智能手表向上發展的空間更大 手表本身有其功能意義,它不像手環基本只可用于裝飾,無論是平民或公眾人物,無論是普通的電子表還是昂貴的奢侈腕表,關注時間是最基本的事情,在此基礎上,手表可以像手環一樣起到裝飾和凸顯身份的作用。這也就是為什么,智能手表不斷遭遇質疑,但前景依舊樂觀的原因——它不必成為手機一樣的必需品,只需要像平板電腦一樣流行起來就可以了。
這也就是說,智能手表可以玩的概念和屬性相對要更多一些,未來向時尚和奢侈品方向過渡也更顯順理成章,而盡管國產廠商暫時在這部分優勢較小,但不可否認這在未來將會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和機遇,過早的以低價定性品牌位置的舉措很有可能會導致日后長期陷入被動,最終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