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爾定律關鍵字列表
物聯網的爆發已成為行業共識,預計到2020年,物聯網將提供百億計的連接和萬億級的商業價值,這是遠超我們現有的智能設備連接量
11月10日消息,這周最博眼球的新聞就是博通喊話高通,提議以每股70美元的現金加股票方式收購高通,交易總價值為1300億美元。”
50多年來,計算機技術快速發展,這要歸功于摩爾定律——在指定尺寸的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晶體管數量隨時間呈指數式增長。如果我們決定在可逆計算領域開辟一條新路,就可能對我們未來持久地改進計算技術產生深遠的影響。
摩爾定律是半導體的經典理論之一,提出者是Intel聯合創始人戈登摩爾,他斷言“大約每兩年,晶體管密度就會增加1倍”。Intel曾透露自己正解決3nm的八大難題
據臺灣媒體報道,全球半導體代工龍頭臺積電昨日舉辦了成立30周年慶典。隨著新材料、技術和設備不斷更新,張忠謀也修正了看法,今年早前時認為摩爾定律還有約10年生命。
關于摩爾定律是否還有有效,業界大致分為鮮明的兩派,以Intel、AMD、華為等為代表的在不同場合表態認為,摩爾定律不會失效。而NVIDIA則是摩爾定律的抨擊者,黃仁勛數次出面炮轟。
7納米制程節點將是半導體廠推進摩爾定律(Moore s Law)的下一重要關卡。 對于7納米和5納米設計節點,芯片制造商在生產中找到疊對誤差
在英特爾執行副總裁Stacy J Smith講解Intel未來戰略演講的結尾,Smith表示將會為大家帶來一個大驚喜。目前Intel還沒有對最新的10nm制程進行更多的技術講解,不過在會臺的外面,Intel稱將會在今年投產基于10nm工藝制程的處理器。
在今天舉辦的Intel尖端制造大會上,Intel執行副總裁Stacy J Smith發表演講,表示如今工藝制程已經不能簡單地通過制程數字來表達先進程度,而是需要通過實踐才能知道具體的制程的優越性。
英特爾Stacy Smith:摩爾定律不會失效 我們領先友商3年
Stacy Smith提到了英特爾的超微縮技術,正是該技術讓英特爾能夠加速推進密度的提升,借助節點內優化,產品功能每年都可以實現增強。
昨日,英特爾在華首次發布10納米晶圓,聲稱摩爾定律依然奏效,并稱領先友商整整一代。英特爾高管亮出的10納米晶圓,擁有世界上最密集的晶體管和最小的金屬間距,從而實現了業內最高的晶體管密度。
9月26日消息,英偉達GTC China開發者大會今天在北京舉行。在大會開幕演講中,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勛宣布,阿里巴巴、百度、騰訊、聯想、華為、浪潮、京東、科大訊飛等中國頂級科技企業均已與英偉達合作。
今年的NVIDIA GTC大會將第一站設在了中國,“皮衣男”黃仁勛正在北京進行激情演講。所謂摩爾定律是指芯片上的晶體管數量每隔24個月將增加一倍(即半導體行業產品的性能每兩年翻一倍)。
“每隔24個月芯片晶體管數量增加一倍”,在過去四十年,Intel創始人之一戈登·摩爾提出的摩爾定律一直推送電子行業的發展。在未來,人類可能無法再靠過去晶體管堆疊的方式來提升計算機的性能,光子芯片被認為是未來的主要發展方向之一。
比如英偉達認為,CPU晶體管和能量大幅上升導致應用性能只有小幅增長,Dennard(登納德)縮放效應遇到了元件物理的瓶頸。與此同時,Mark Bohr希望其他半導體廠商在關于自家工藝節點介紹的時候也應該公布邏輯芯片的晶體管密度,以及SRAM cell的單元面積。
在1965年,這意味著50個晶體管的芯片成本最低;而摩爾當時預測,到1970年,將上升到每個芯片1000個元件,每個晶體管的價格將下降90%。隨著更多的數據和一些簡化,這項觀察結果演變成了“摩爾定律”:每個芯片的晶體管數量每12個月增加一倍。
[英特爾聯合創始人戈登·摩爾在1965年提出“摩爾定律”,預言半導體芯片上集成的晶體管和電阻數量將每年增加一倍。英特爾正在不斷調整制程工藝方面的衡量標準,從而在經濟效益和芯片體積方面適應放緩的摩爾定律的發展節奏。
英特爾正在不斷調整制程工藝方面的衡量標準,從而在經濟效益和芯片體積方面適應放緩的摩爾定律的發展節奏。Gartner分析師盛陵海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英特爾用摩爾定律推動技術發展的同時,實現了在通用處理器上的壟斷。
英偉達公司CEO黃仁勛終于說出了人們憋在心中許久的結論——摩爾定律已死,而這一論斷亦使其成為首位作此評價的主流半導體廠商掌門人。” 英偉達公司CEO黃仁勛在本屆臺北Computex大會上指出,半導體技術與微處理器性能之間開始出現差距。
半導體供應鏈存儲器缺貨絕對是橫貫2017年的主調,但除了量變,大數據中心、AI深度學習運算帶來對CPU與AI處理器的運算速度、存儲容量高門檻要求,也正在改變整個存儲器乃至于運算基礎核心架構。
企業網版權所有?2010-2024 京ICP備09108050號-6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934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