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推出滴滴醫生挑戰“120、999”后,阿里健康又在試圖改變目前國內藥品零售業的格局。10月22日,阿里健康發布“阿里健康未來藥店合伙人計劃”,與百余家藥品零售企業共同分享了打通線上線下的B2C+O2O“未來藥店”模式。據透露,這種“未來藥店”模式可能將中國的幾十萬家實體藥店延展為“便利店”、便民體檢點甚至是社區中心。這直接挑戰了我國藥品零售業的現有格局,用互聯網嫁接多樣服務。
從今年4月份整合阿里健康業務,到現如今推出滴滴醫生和藥店合伙人,阿里在移動醫療行業上漸行漸遠。不過,資本寒冬、移動醫療的政策瓶頸以及盈利模式尚待解決。阿里健康能否真的攪活移動醫療這個市場?
阿里健康推藥店合伙人計劃
據《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阿里健康推出未來藥店模式是模仿美國CVS藥店。
公開資料顯示,CVS運營著超過5400家零售藥店和專用藥品店,其不僅銷售處方藥,還經營非處方藥品、美容護理產品、膠卷與影像服務,季節性商品,甚至是賀卡、方便類食物等。除了網上藥店,CVS還有線下的零售藥店和專用藥店。為了滿足消費者的多重消費需求。2006年,CVS通過收購診所的方式把診所開進藥店,消費者無須掛號預約,就能在藥店里享受到費用低且絕大部分在醫保范疇內的醫療服務。
具體來說,“合伙人”藥店背靠的是B2C+O2O平臺云藥房的延伸貨架。阿里健康董事康凱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目前場景里,消費者在線上發出的購藥需求,敲附近的線下合作藥店可以滿足,系統將優先推薦其在線下購買;另一方面,當消費者在線下合作藥店沒有買到所需商品,店員也會介紹他到線上購買,從而實現線上線下的雙向導引。康凱表示,自此,合作藥店將不再受貨架和庫存的限制,消費者也有機會在中國藥店買到比美國CVS藥店更加豐富、多元的商品。在未來藥店的模式下,即便執業藥師不在店內,店員也可以向阿里健康的在線藥師尋求幫助,得到中立、專業的指導。
此外,阿里健康還將聯動國內外生產、分銷企業,為藥店提供有競爭力的藥品供應價格、物流配送服務、資金貸款、店員培訓、藥劑師咨詢等配套支持服務。
不僅如此,合伙人計劃之中,藥店也將成為診所。“藥店將能接入輔助的醫師診斷、遠程問診會診、知名專家預約和家庭醫生等更多醫療服務。”阿里健康高級產品總監張亮說,未來,各種互聯網快速檢查設備的數據也將接入藥店。
搶灘醫療生態布局
易觀國際分析師林文斌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認為,阿里巴巴要實現網上“尋醫問藥”產業鏈的整合,必須打通藥、醫、醫療機構三方面資源。而目前無論是布局滴滴醫生還是布局藥店合伙人,都是出于醫療生態布局的考慮。
阿里健康副總裁馬立表示,目前,中國藥品零售市場雖然總量在增長,但增長率卻在下滑。其中,這個市場的主流依舊是醫院渠道。不僅如此,目前國內零售市場門店數量趨于飽和。
公開資料顯示,2008年到2014年,藥店總數量增長率放緩,全國40多萬家藥店的銷售額平均值小于100萬元人民幣。而美國每個藥店的銷售額是3000萬元人民幣。
“面對這樣一個增速放緩的大環境,又有很多的人密集競爭的前提下,現在我們也看到另外一個趨勢,藥店的整個整合在發生,連鎖化在發生。”馬立認為,目前中國藥店零售處在很大的變革階段,一個是醫改環境下處方流轉的大趨勢,另一個是現在所處的互聯網在整個經濟變革中漸漸強勢的趨勢。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供藥渠道中,大概80%是醫院供藥渠道,只有20%是社會化供藥渠道。這對我們意味著電商供藥渠道僅占其中小于2%的份額。這個數字在美國則是醫院為20%,80%都是社會化藥房供藥。而在80%之中,大概有20%多是通過電商和郵購渠道完成供藥。目前國內將面臨醫藥分家的大趨勢,阿里健康需要抓住這個市鋤會。
“阿里健康希望依靠現有的平臺優勢,布局線下藥店,結合線上完成藥、醫、醫療機構三方面資源中藥的生態布局。”林文斌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其推出藥店合伙人制度,就是希望一改阿里健康與藥店的弱關系格局,雙方更加緊密的同時,阿里健康藥資源的O2O生態布局也就更加穩定。
阿里健康能否撐起半邊天?
從4月份,阿里巴巴宣布和香港上市的阿里健康達成最終協議,阿里將注資25億美元進入阿里健康,并轉讓天貓在線醫藥業務的營運權給予阿里健康,以換取阿里健康新發行的股份和可轉股債券之后,阿里健康在阿里巴巴集團下就扮演著成為未來利益增長點的“潛力股”。
而就在阿里健康整合業務,推出滴滴醫生和藥店合伙人高調宣傳布局移動醫療的同時,資本寒冬的大環境、移動醫療的盈利模式待考以及移動醫療自身的政策弱點,似乎都是懸在企業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10月18日,一篇題為《論春雨醫生的倒掉》的文章在朋友圈瘋轉,讓原本前途就充滿著不確定性的移動醫療引發了多方爭議。一場關乎移動醫療命運的論戰就此點燃。據本報記者統計,此番由醫藥行業媒體投下的互聯網醫療炸彈引起微信群大討論,已經有超過60個群線上直播,參與人數超過兩萬人。
公開資料顯示,這篇文章是微博博主“一醫一世界”寫于今年5月份,不過卻在當前被多人轉發火了起來,其背后的觀點實際上代表了醫療圈很多人對互聯網醫療的看法。
“一醫一世界”認為,春雨醫生在推出線下診所后,必將倒掉。理由是春雨診所的重資產運營會讓其融資后把錢投資于線下診所,但仍改變不了“中介”的角色,如果不能贏利,只會更快地把錢燒完。春雨的醫患中介模式不能類比打車軟件模式。最后的結論則是,當春雨醫生發展到一定規模,如果不做騙子公司,其商業模式不可能贏利。
這個看似針對春雨醫生,實際上是針對整個互聯網醫療行業的悲觀論調,引起了互聯網醫療領域激烈的討論。春雨醫生作為移動醫療領域的開拓者,其發展趨勢無疑影響著其他該領域創業者的未來。
公開資料顯示,移動醫療真正火起來始于2014年。去年,國內已經有3000多款移動醫療APP,近3000家移動醫療公司。但是其中真正做起來的幾乎沒有幾個。在春雨醫生“躺槍”事件之前,市場之中移動醫療公司的更新速度極快。
而近幾年移動醫療一直無法出頭的原因,在于難以撼動的國內傳統醫療體制。而外圍打入的困難程度不言而喻。
以滴滴醫生為例,雖然已經有國外公司先行先試,但這首先需要突破中國法律。根據國家衛計委在《關于推進醫療機構遠程醫療服務的意見》中的規定,職業醫生只能在醫療機構做診斷、開處方。換句話說,醫生不能在注冊地點之外的醫療機構看病,更不能在非醫療機構看玻這意味著,無論是網上問診,還是上門服務,醫生都得避開這條紅線才行。不僅如此,醫生資源緊缺的問題更是讓出門看病變得越發困難。
而藥店合伙人之中,是否能夠撼動整個“以藥養醫”的大環境,將醫藥零售渠道中第一撥藥店合伙人真正融入阿里健康的生態圈,便顯得十分困難。林友斌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透露,目前阿里健康主要是為將來開放處方藥銷售而做好布局。但是政策何時“開閘放水”,以及“放水幾何”?目前還尚未可知。
唯一讓行業欣慰的,是巨頭的進入起碼能攪混整個行業的水。“在前幾年移動醫療發展過程中,其實是缺少比較強勢的有影響力的中間渠道促進行業發展的,而阿里健康就可以扮演這樣的角色。”林文斌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