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级在线观看,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亚洲,免费一级欧美大片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企業移動應用行業應用 → 正文

移動互聯網與醫療是耳鬢廝磨還是相愛相殺?

責任編輯:editor009 |來源:企業網D1Net  2015-05-20 21:26:58 本文摘自:網易網

寫在前面的話:當移動互聯網邂逅醫療,是耳鬢廝磨還是相愛相殺?移動醫療的根本是硬件還是服務?移動醫療還沒開始就遭遇“瓶頸”,未來的商業模式又在哪里?擁有20多年醫療行業從業經驗的掌上心電CEO王長津現身說法,為你深度解讀移動醫療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從1992年開始入行做醫療設備,我見證了國內醫療設備產業的發展。從賣方市場到買方市場、從混亂到監管,從進口二手設備到技術引進和自主創新,雖然核心元器件和傳感器及一些核心技術還在國外巨頭手里,但是基于應用的創新已經大有可為了。尤其移動互聯網技術和智能設備的發展,使國內企業終于在技術和應用創新上同國外具備了差不多等同條件,這個機遇真的非常難得。我雖然不是做移動互聯網的,但是2011年看到安卓系統和智能設備的發展后也感到,當老百姓人人買得起這種智能終端時,一切皆有可能!

說實話,在創業初期,對于移動和醫療的關系、移動醫療和移動健康的關系都沒有認真的去思考分析,只是出于職業的習慣,在設計前就思考“要遵循哪些醫療法規”、“要取得哪些認證”、“要和傳統醫療設備對比”等等。這種不自覺的設計思路,使得開發過程變長,產品設計成本提高,創業資金風險提高,但是最終得到了能提供“有效數據”的移動醫療硬件產品。

醫療不可顛覆

移動互聯網與醫療是耳鬢廝磨還是相愛相殺?

移動互聯網和醫療服務的屬性是差異很大的。移動互聯網是開放的、低門檻的,提供的信息是海量的、無篩選的,有普適的娛樂性和多變的熱點;醫療服務是專業的、高標準的,資源是稀缺的、高大上的,要個性化的辯癥,嚴肅并且流程化的。所以,從上面的屬性差異看,讓醫療“移動”起來相對容易些,但是讓移動“醫療”起來有些困難。因為我是從傳統醫療設備領域轉到移動醫療領域,不自覺地采取了讓嚴肅的“醫療”結合智能靈活的“移動”的方式,現在看至少目前還是正確的。

移動醫療的本質是人,人就是專業的醫護人員,而這種資源又是稀缺的。稀缺的資源加上專業嚴肅性的醫療服務,使得“醫療”不可能去主動迎合和依靠其他的主體。就像戀上高大上兼具白富美的心儀對象,只能兩情相悅不斷磨合,砸錢的土豪辦法往往是行不通的。

移動健康是移動互聯網+健康參數+保健咨詢服務。如果這個健康參數變成了“有效的有臨床價值的”生理信息,保健咨詢服務再延伸到醫療服務,那就是移動醫療。醫療服務應該是專業人員提供的與需求者的面對面的服務,依據是有價值的或者有參考意義的數據。基于這一點,醫療不可顛覆。

 

移動醫療的根本是服務,不是硬件

軟硬結合的服務模式,不是簡單的“充話費送手機”

移動醫療的創業其實是難度很大的,尤其針對軟件和硬件結合的產品和服務來說,難度更大。凡是提供醫療服務的人,必須有資格,這個前面已經說過。據此,提供醫療健康數據采集的硬件設備,就必須是醫療器械,相對應的是生產這個醫療器械的企業必須有相應的資質和人員。醫療器械的研發和生產過程控制,是很復雜的一件事情,這里就不多說了。從目前市場上眾多的血壓儀和管理APP就可以看到,很多血壓儀都是貼牌生產的,然后結合自己的APP,就成為了一款移動醫療產品。之所以這樣做,就是因為,醫療器械生產制造是有難度和門檻的,如果涉及到自主知識產權的研發,那更需要多年經驗的積累和資深的人員。但是,當前的市場喧囂和資本環境,對“移動醫療”的追捧,使得很多時候是為了做“移動醫療”而做移動醫療,有的甚至不惜通過使用后全額返款等方式來吸引用戶,然后再使用這些用戶數據去吸引下一輪的融資。當然,也許這種方式是對的,因為這是典型的互聯網思維,先做用戶先拿到融資,再籌劃未來的服務模式,等其他家再復制此模式,已經晚了一步了。但是,都沒有想到的是醫療這個服務行業的特殊性,在這個特殊性下,如果建立好服務的體系,再同時結合互聯網思維,才能達到很好的效果,否則就會像交話費送手機一樣,到期了用戶會輕松的被吸引換到另一家運營商。

移動醫療軟硬件結合產品,除了心電和血糖設備,最多的就是血壓設備,還有就是胎心設備。相比較而言,心電設備因為必須讀圖確認,所以推廣受到一定制約,但是一旦建立起來體系,粘性就很大;血糖設備因為有耗材銷售,就像糖護士產品,因為后面有持續的耗材銷售和服務,加上耗材價格合理,用戶忠誠度就會很大;血壓產品結合移動APP,如果沒有獨特的服務,就有用戶流失的風險。所以,移動醫療的服務,是移動醫療發展的關鍵所在。

相比較而言,不結合硬件的移動醫療服務,看似輕松,其實也必須不斷地改進服務才能保持地位。春雨醫生是做線上問診服務,相比服務醫生群體的丁香園、醫脈通等,春雨是直接服務于用戶的。從春雨的服務模式的發展,可以看出移動醫療服務的探索和發展過程,春雨已經從“輕問診”發展到服務型電商,目前已經宣布開始設立線下診所。這樣說明,無論哪種形式的醫療服務,最終必須落地到能提供人和人、面對面的服務。只是簡單地通過移動互聯網手段,把數據收集上來通過一些分析統計后,就號稱健康大數據,肯定不能持久。

移動醫療還沒開始已遇“瓶頸”

移動醫療≠保健品,未來的商業模式是建立在信任基礎上的長期服務

移動醫療發展到現在,還沒真正開始,就已經遇到瓶頸了。醫生的自由執業或者多點執業及“個人工作室”,肯定能松綁醫生資源,但是移動醫療的瓶頸除了醫生資源,還有政策風險,還有支付體系的限制。目前的政策只允許醫生在互聯網上做健康咨詢,而不能做診斷治療,互聯網上的診斷治療只允許在醫院間(里)開展。國家醫保支付體系只針對看病,不對慢性病的健康管理和預防有支付政策,全部屬于自費項目,雖然部分醫養結合已經能有部分費用項目通過醫保支付,但是涉及面太小,因為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進入養老機構。對公眾健康教育的缺失,也導致相當數量的人群每年購買上萬元的“保健品”,而不去選擇移動醫療保健服務,因為保健品的宣稱的是:保健品不是藥,但是比藥還有效。而且,當前很多“健康電子產品”拼命地宣傳本該醫療產品才有的功能,利用公眾對醫療和保健的產品知識缺乏,達到自身的目的。如果移動醫療再陷入“保健品”的模式,就會影響其公信力,影響其發展。

但是,移動醫療產業大的發展趨勢是顯而易見的,2015年兩會的“互聯網+”的戰略已經說明一切。移動醫療確實能為醫療資源的短缺、慢病人群的管理、醫患關系的改善、醫療費用的降低等等諸多方面帶來益處,但是由于目前醫療體制和醫療從業人員的管理制度等方面限制了發展。雖然鼓勵民營資本進入醫療領域,但是民營資本進入后第一要務還是搶醫生搶高端病人。所以,醫生管理制度的放開、醫療人員的培養、基層醫療水平的提升、政策的傾斜和對服務的補貼等等,才能幫助移動醫療迅速發展并走向大眾化服務。

雖然熙健作為移動醫療硬件公司,提出“硬件+服務”的模式。但是就像拿到巨額資金的早期移動醫療公司,都在不斷地調整業務模式,所以熙健也會不斷地根據市場調整。但是熙健的模式就是服務,是為提供移動醫療保健服務的機構和個人來服務。與各個移動醫療保健服務商建立合作關系,以開放的產品(硬件、軟件、數據等)去和各家合作,做服務提供者和用戶之間的工具。

移動“戀”上醫療后,出現沖突排斥和磨合期是必不可少的,隨著時間的推移,肯定會求同存異和諧發展,也許在他們蜜月期后,我們看到的商業模式是目前無法想到的。

要把醫院的專業設備搬回家?

移動醫療首先要讓老百姓“買得起”、“用得起”

想當初我在移動醫療的創業初期,雖然有過很多種醫療產品的開發經驗積累,但是經過考慮能和移動技術結合起來的只有生理信息采集產品最合適,而且對創業時的個人資金能力也可以承擔。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我只會做醫療產品,多年的醫療產品研發和生產管理工作,使得別人看起來復雜的醫療器械設計開發、生產控制、法規認證等過程,已經成為了理所當然的習慣。20多年的工作中,一直持續跟蹤的就是生理信息采集技術產品,而且這些產品能夠結合移動技術實現應用創新,把醫院里面高大上的設備“顛覆”到老百姓家里去,然后結合服務。首先讓老百姓“買得起”,然后才能談到“用得起”,這種產品設計必須智能簡單。

剛開始,做的是一個多參數設備。心電呼吸血壓血氧體溫等都能采集并且在移動智能設備端實時顯示。由于監護儀設備的開發積累,做的很快,但是也很快發現這種產品在個人使用場景中的復雜性,放棄了繼續投入。接著又開發了貼片式心電,但是定制的耗材在后期會增加用戶的使用成本,當時也沒有找到質優價廉的耗材配套,也放棄了。接著又開發了非接觸充電的穿戴心電產品,在2012年產品出來后,在市場上的反饋是“非接觸充電”這個功能很好,但是因此增加的成本,對于剛需人群沒多少人買單,因為用戶需要解決“醫療健康”問題,而不是多高的娛樂功能。馬上縮減設計后,又推出了藍牙系列產品,2012年可以量產的最小的藍牙心電僅僅15克。

早期的心臟異常,往往是一過性的,需要快速的捕捉,這時即插即用的產品才是用戶需求的。這時,用起了以前實施過的一種技術方式,在2013年上半年迅速推出了“掌上心電”產品。目前,產品的全部設計開發、生產控制都在公司內完成,實現了全部受控。

“掌上心電”解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快速捕捉異常心電。無論是日常的使用還是臨時需求的使用,都能快速地完成測量,這對一過性的心律失常非常有意義,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我們解決的第二個問題就是“讓老百姓看得懂”的問題。心電圖是一種專業醫師的讀圖診斷,所以限制了個人使用發展,但是我們在心率異常的數字和顏色指示的基礎上,把節律異常(心律失常)也提供易懂的指示指針,使老百姓看得懂,及時了解自己的風險,找醫師確認。我們解決的第三個問題是及時地溝通和咨詢。通過微信等IM工具,或者通過專用醫生端,可以迅速發出記錄的數據尋求服務咨詢,不必跑醫院耗費時間和精力,后端服務商可以提供解釋說明、健康咨詢、就診安排、跟蹤管理等等后續服務。“掌上心電”和其他設備不同之處在于,永遠是“有圖有真相”!留存的心電圖形,就是代表當時的心臟活動狀態,有經驗的專業人員據此可以進行確認診斷。

我們國家心血管疾病人群2.9億,市場巨大。對于高血壓人群和糖尿病人群,都有各種血壓儀和血糖儀進入家庭看護中,但是方便易用的心臟監控設備還幾乎沒有。這也促使我開發能讓老百姓“買得起”的移動硬件設備,培養使用習慣,然后通過后續服務的發展,再讓老百姓“用得起”,為人民健康服務。

移動醫療是時代發展的產物,移動技術提供了實現基礎,對健康和醫療的需求提供了市場基礎,“互聯網+”的戰略加快了BAT和地產、保險等巨頭進入移動醫療領域的速度,巨頭們的巨額投入會使市場教育深入基層,產生巨大的影響。但是無論怎樣,這種發展的最終受益者就是老百姓,很少的投入就能得到優質健康服務。

移動醫療給人信心,疾病是可以預防管理的;

移動醫療給人歡喜,健康是可以自己掌握的;

移動醫療給人希望,生活是可以熙健樂享的;

移動醫療給人方便,保健是可以智能簡單的!

關鍵字:移動互聯網

本文摘自:網易網

x 移動互聯網與醫療是耳鬢廝磨還是相愛相殺? 掃一掃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當前位置:企業移動應用行業應用 → 正文

移動互聯網與醫療是耳鬢廝磨還是相愛相殺?

責任編輯:editor009 |來源:企業網D1Net  2015-05-20 21:26:58 本文摘自:網易網

寫在前面的話:當移動互聯網邂逅醫療,是耳鬢廝磨還是相愛相殺?移動醫療的根本是硬件還是服務?移動醫療還沒開始就遭遇“瓶頸”,未來的商業模式又在哪里?擁有20多年醫療行業從業經驗的掌上心電CEO王長津現身說法,為你深度解讀移動醫療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從1992年開始入行做醫療設備,我見證了國內醫療設備產業的發展。從賣方市場到買方市場、從混亂到監管,從進口二手設備到技術引進和自主創新,雖然核心元器件和傳感器及一些核心技術還在國外巨頭手里,但是基于應用的創新已經大有可為了。尤其移動互聯網技術和智能設備的發展,使國內企業終于在技術和應用創新上同國外具備了差不多等同條件,這個機遇真的非常難得。我雖然不是做移動互聯網的,但是2011年看到安卓系統和智能設備的發展后也感到,當老百姓人人買得起這種智能終端時,一切皆有可能!

說實話,在創業初期,對于移動和醫療的關系、移動醫療和移動健康的關系都沒有認真的去思考分析,只是出于職業的習慣,在設計前就思考“要遵循哪些醫療法規”、“要取得哪些認證”、“要和傳統醫療設備對比”等等。這種不自覺的設計思路,使得開發過程變長,產品設計成本提高,創業資金風險提高,但是最終得到了能提供“有效數據”的移動醫療硬件產品。

醫療不可顛覆

移動互聯網與醫療是耳鬢廝磨還是相愛相殺?

移動互聯網和醫療服務的屬性是差異很大的。移動互聯網是開放的、低門檻的,提供的信息是海量的、無篩選的,有普適的娛樂性和多變的熱點;醫療服務是專業的、高標準的,資源是稀缺的、高大上的,要個性化的辯癥,嚴肅并且流程化的。所以,從上面的屬性差異看,讓醫療“移動”起來相對容易些,但是讓移動“醫療”起來有些困難。因為我是從傳統醫療設備領域轉到移動醫療領域,不自覺地采取了讓嚴肅的“醫療”結合智能靈活的“移動”的方式,現在看至少目前還是正確的。

移動醫療的本質是人,人就是專業的醫護人員,而這種資源又是稀缺的。稀缺的資源加上專業嚴肅性的醫療服務,使得“醫療”不可能去主動迎合和依靠其他的主體。就像戀上高大上兼具白富美的心儀對象,只能兩情相悅不斷磨合,砸錢的土豪辦法往往是行不通的。

移動健康是移動互聯網+健康參數+保健咨詢服務。如果這個健康參數變成了“有效的有臨床價值的”生理信息,保健咨詢服務再延伸到醫療服務,那就是移動醫療。醫療服務應該是專業人員提供的與需求者的面對面的服務,依據是有價值的或者有參考意義的數據。基于這一點,醫療不可顛覆。

 

移動醫療的根本是服務,不是硬件

軟硬結合的服務模式,不是簡單的“充話費送手機”

移動醫療的創業其實是難度很大的,尤其針對軟件和硬件結合的產品和服務來說,難度更大。凡是提供醫療服務的人,必須有資格,這個前面已經說過。據此,提供醫療健康數據采集的硬件設備,就必須是醫療器械,相對應的是生產這個醫療器械的企業必須有相應的資質和人員。醫療器械的研發和生產過程控制,是很復雜的一件事情,這里就不多說了。從目前市場上眾多的血壓儀和管理APP就可以看到,很多血壓儀都是貼牌生產的,然后結合自己的APP,就成為了一款移動醫療產品。之所以這樣做,就是因為,醫療器械生產制造是有難度和門檻的,如果涉及到自主知識產權的研發,那更需要多年經驗的積累和資深的人員。但是,當前的市場喧囂和資本環境,對“移動醫療”的追捧,使得很多時候是為了做“移動醫療”而做移動醫療,有的甚至不惜通過使用后全額返款等方式來吸引用戶,然后再使用這些用戶數據去吸引下一輪的融資。當然,也許這種方式是對的,因為這是典型的互聯網思維,先做用戶先拿到融資,再籌劃未來的服務模式,等其他家再復制此模式,已經晚了一步了。但是,都沒有想到的是醫療這個服務行業的特殊性,在這個特殊性下,如果建立好服務的體系,再同時結合互聯網思維,才能達到很好的效果,否則就會像交話費送手機一樣,到期了用戶會輕松的被吸引換到另一家運營商。

移動醫療軟硬件結合產品,除了心電和血糖設備,最多的就是血壓設備,還有就是胎心設備。相比較而言,心電設備因為必須讀圖確認,所以推廣受到一定制約,但是一旦建立起來體系,粘性就很大;血糖設備因為有耗材銷售,就像糖護士產品,因為后面有持續的耗材銷售和服務,加上耗材價格合理,用戶忠誠度就會很大;血壓產品結合移動APP,如果沒有獨特的服務,就有用戶流失的風險。所以,移動醫療的服務,是移動醫療發展的關鍵所在。

相比較而言,不結合硬件的移動醫療服務,看似輕松,其實也必須不斷地改進服務才能保持地位。春雨醫生是做線上問診服務,相比服務醫生群體的丁香園、醫脈通等,春雨是直接服務于用戶的。從春雨的服務模式的發展,可以看出移動醫療服務的探索和發展過程,春雨已經從“輕問診”發展到服務型電商,目前已經宣布開始設立線下診所。這樣說明,無論哪種形式的醫療服務,最終必須落地到能提供人和人、面對面的服務。只是簡單地通過移動互聯網手段,把數據收集上來通過一些分析統計后,就號稱健康大數據,肯定不能持久。

移動醫療還沒開始已遇“瓶頸”

移動醫療≠保健品,未來的商業模式是建立在信任基礎上的長期服務

移動醫療發展到現在,還沒真正開始,就已經遇到瓶頸了。醫生的自由執業或者多點執業及“個人工作室”,肯定能松綁醫生資源,但是移動醫療的瓶頸除了醫生資源,還有政策風險,還有支付體系的限制。目前的政策只允許醫生在互聯網上做健康咨詢,而不能做診斷治療,互聯網上的診斷治療只允許在醫院間(里)開展。國家醫保支付體系只針對看病,不對慢性病的健康管理和預防有支付政策,全部屬于自費項目,雖然部分醫養結合已經能有部分費用項目通過醫保支付,但是涉及面太小,因為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進入養老機構。對公眾健康教育的缺失,也導致相當數量的人群每年購買上萬元的“保健品”,而不去選擇移動醫療保健服務,因為保健品的宣稱的是:保健品不是藥,但是比藥還有效。而且,當前很多“健康電子產品”拼命地宣傳本該醫療產品才有的功能,利用公眾對醫療和保健的產品知識缺乏,達到自身的目的。如果移動醫療再陷入“保健品”的模式,就會影響其公信力,影響其發展。

但是,移動醫療產業大的發展趨勢是顯而易見的,2015年兩會的“互聯網+”的戰略已經說明一切。移動醫療確實能為醫療資源的短缺、慢病人群的管理、醫患關系的改善、醫療費用的降低等等諸多方面帶來益處,但是由于目前醫療體制和醫療從業人員的管理制度等方面限制了發展。雖然鼓勵民營資本進入醫療領域,但是民營資本進入后第一要務還是搶醫生搶高端病人。所以,醫生管理制度的放開、醫療人員的培養、基層醫療水平的提升、政策的傾斜和對服務的補貼等等,才能幫助移動醫療迅速發展并走向大眾化服務。

雖然熙健作為移動醫療硬件公司,提出“硬件+服務”的模式。但是就像拿到巨額資金的早期移動醫療公司,都在不斷地調整業務模式,所以熙健也會不斷地根據市場調整。但是熙健的模式就是服務,是為提供移動醫療保健服務的機構和個人來服務。與各個移動醫療保健服務商建立合作關系,以開放的產品(硬件、軟件、數據等)去和各家合作,做服務提供者和用戶之間的工具。

移動“戀”上醫療后,出現沖突排斥和磨合期是必不可少的,隨著時間的推移,肯定會求同存異和諧發展,也許在他們蜜月期后,我們看到的商業模式是目前無法想到的。

要把醫院的專業設備搬回家?

移動醫療首先要讓老百姓“買得起”、“用得起”

想當初我在移動醫療的創業初期,雖然有過很多種醫療產品的開發經驗積累,但是經過考慮能和移動技術結合起來的只有生理信息采集產品最合適,而且對創業時的個人資金能力也可以承擔。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我只會做醫療產品,多年的醫療產品研發和生產管理工作,使得別人看起來復雜的醫療器械設計開發、生產控制、法規認證等過程,已經成為了理所當然的習慣。20多年的工作中,一直持續跟蹤的就是生理信息采集技術產品,而且這些產品能夠結合移動技術實現應用創新,把醫院里面高大上的設備“顛覆”到老百姓家里去,然后結合服務。首先讓老百姓“買得起”,然后才能談到“用得起”,這種產品設計必須智能簡單。

剛開始,做的是一個多參數設備。心電呼吸血壓血氧體溫等都能采集并且在移動智能設備端實時顯示。由于監護儀設備的開發積累,做的很快,但是也很快發現這種產品在個人使用場景中的復雜性,放棄了繼續投入。接著又開發了貼片式心電,但是定制的耗材在后期會增加用戶的使用成本,當時也沒有找到質優價廉的耗材配套,也放棄了。接著又開發了非接觸充電的穿戴心電產品,在2012年產品出來后,在市場上的反饋是“非接觸充電”這個功能很好,但是因此增加的成本,對于剛需人群沒多少人買單,因為用戶需要解決“醫療健康”問題,而不是多高的娛樂功能。馬上縮減設計后,又推出了藍牙系列產品,2012年可以量產的最小的藍牙心電僅僅15克。

早期的心臟異常,往往是一過性的,需要快速的捕捉,這時即插即用的產品才是用戶需求的。這時,用起了以前實施過的一種技術方式,在2013年上半年迅速推出了“掌上心電”產品。目前,產品的全部設計開發、生產控制都在公司內完成,實現了全部受控。

“掌上心電”解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快速捕捉異常心電。無論是日常的使用還是臨時需求的使用,都能快速地完成測量,這對一過性的心律失常非常有意義,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我們解決的第二個問題就是“讓老百姓看得懂”的問題。心電圖是一種專業醫師的讀圖診斷,所以限制了個人使用發展,但是我們在心率異常的數字和顏色指示的基礎上,把節律異常(心律失常)也提供易懂的指示指針,使老百姓看得懂,及時了解自己的風險,找醫師確認。我們解決的第三個問題是及時地溝通和咨詢。通過微信等IM工具,或者通過專用醫生端,可以迅速發出記錄的數據尋求服務咨詢,不必跑醫院耗費時間和精力,后端服務商可以提供解釋說明、健康咨詢、就診安排、跟蹤管理等等后續服務。“掌上心電”和其他設備不同之處在于,永遠是“有圖有真相”!留存的心電圖形,就是代表當時的心臟活動狀態,有經驗的專業人員據此可以進行確認診斷。

我們國家心血管疾病人群2.9億,市場巨大。對于高血壓人群和糖尿病人群,都有各種血壓儀和血糖儀進入家庭看護中,但是方便易用的心臟監控設備還幾乎沒有。這也促使我開發能讓老百姓“買得起”的移動硬件設備,培養使用習慣,然后通過后續服務的發展,再讓老百姓“用得起”,為人民健康服務。

移動醫療是時代發展的產物,移動技術提供了實現基礎,對健康和醫療的需求提供了市場基礎,“互聯網+”的戰略加快了BAT和地產、保險等巨頭進入移動醫療領域的速度,巨頭們的巨額投入會使市場教育深入基層,產生巨大的影響。但是無論怎樣,這種發展的最終受益者就是老百姓,很少的投入就能得到優質健康服務。

移動醫療給人信心,疾病是可以預防管理的;

移動醫療給人歡喜,健康是可以自己掌握的;

移動醫療給人希望,生活是可以熙健樂享的;

移動醫療給人方便,保健是可以智能簡單的!

關鍵字:移動互聯網

本文摘自:網易網

電子周刊
回到頂部

關于我們聯系我們版權聲明隱私條款廣告服務友情鏈接投稿中心招賢納士

企業網版權所有 ©2010-2024 京ICP備09108050號-6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9343號

^
  • <menuitem id="jw4sk"></menuitem>

    1. <form id="jw4sk"><tbody id="jw4sk"><dfn id="jw4sk"></dfn></tbody></form>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田县| 珠海市| 高密市| 和龙市| 阿拉尔市| 佳木斯市| 乐陵市| 武隆县| 岚皋县| 崇文区| 庆元县| 安溪县| 新巴尔虎右旗| 屯门区| 渭源县| 溧阳市| 巴彦淖尔市| 徐水县| 噶尔县| 崇明县| 宜宾市| 绥中县| 石嘴山市| 虞城县| 邯郸市| 舒兰市| 聊城市| 怀远县| 安达市| 广饶县| 周口市| 邹城市| 巴林右旗| 页游| 沐川县| 荆州市| 葫芦岛市| 固安县| 莱州市| 库尔勒市| 澄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