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很多數據中心是按最高級別的可用性建造的,但是卻因為建在了錯誤的地方而帶來了很多問題。場地選擇對設施的整體可用性等級具有很大的影響。選址一經確定,是否就一勞永逸?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要知道,周圍環境是會變化的。如去年轟動一時的天津爆炸事件,那些數據中心都是在高危物品倉庫建設之前就已經在天津新區落戶了。
總而言之,選址是減少相關風險的關鍵步驟,不可或缺。當然,在選址過程中,還需要考慮未來擴容等一些非即時性需求。
那么,在選址過程中,我們一般是如何進行決策的?
根據DCD集團下的全球性培訓和認證部門DC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簡稱DCPro)發布的DataCenter Design Awareness(數據中心設計國際認證)課程,其中一章詳細介紹了數據中心選址問題,就規范場地臨近區域的最短距離給出了建議,如下:
另外,對于核發電站,建議至少要遠離60公里(38英里)遠。并且,理想情況下,專職(或至少是志愿者)消防站和警察局應在候選場地的8 公里(5 英里)范圍內,醫院急救室應在16 公里(10 英里)范圍內。
在初步確定了選址范圍后,還需要考慮資源和公共事業、網絡接入服務、空氣質量和雜質、地震、水災等相關因素及隱患。
具體來說,在資源和公用事業方面,需要考慮包括供電、供水、污水排放、柴油/加油站、網絡供應商等問題;在網絡接入服務方面,需要考慮包括選擇光纖充足和多個網絡接入服務商的地點、多個網絡基站、現有需求和未來需求、雙路或以上及相距至少20m等問題;而在空氣質量和雜質方面,需要考慮包括全年平均和最高與最低溫度、全年平均和最高與最低濕度水平、空氣污染物等問題。
然而,當大型互聯網巨頭選擇數據中心場地時,在考慮上述具體的選址要求之前,還需要考慮到國家與國家間地理文化氣候上的巨大差異,以及各國間的政策區別。比如,蘋果投資9.5億美元在丹麥建數據中心。
由于可靠及低成本的綠色能源、大量優選地點、快速獲得建設許可等優勢,丹麥已成為熱門數據中心選址之一:
1. 電網可靠性高達99.997%
2. 具有競爭力的電費
3. 至2020年80%的電力為可再生能源
4. 涼爽的氣候
5. 廢熱接入當地供熱
6. 低延時,光纖連接便捷
7. 大量可選地點
8. 全歐洲最快獲得建設許可證
9. 靠近德國市場
10. 政治,經濟,自然環境安全穩定
當然,除了丹麥,我們看到近幾年冰島、挪威、瑞士、芬蘭、瑞典等國家也陸續出臺了各種新政策,憑借在能源成本、水資源供應、平均互聯網帶寬、商業環境、企業稅收水平、政治穩定度等方面的優勢,吸引了全球投資市場的目光。
在DCD之前的一篇題為<當前環境影響數據中心的運營風險率的國家排名大盤點>的文章中,曾引述了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國內資深人士的觀點,用在這篇文章也非常地應景:
他談到,“美國公司在歐洲進行信息服務擴張,歐洲人心中是充滿矛盾的,在保護主義和科技進步之間左右為難,所以只能抓住數據中心這一個看起來能按得住的信息載體大作文章,一方面是環保,一方面是信息安全和數據主權,以及追索稅收和促進投資雙刃劍來降服美國科技企業(蘋果、谷歌、FB等)。”
“大型互聯網公司選擇丹麥,相對來說是避開了歐洲主權國家的三個核心,德法英,選址都在歐洲大陸的西部和北部邊緣,并且在網絡和能源上求得了一個平衡,而丹麥的歐登塞是較比Facebook之前的呂勒奧更靠近歐洲大陸的匯集點,歐登塞環島位于丹麥和瑞典之間,扼守波羅的海的出???,南距德國北部大城市漢堡不到300公里(呂勒奧開車到歐登塞要向南1700公里)。網絡時延將進一步優化,而其電價將不到德國的一半,有相對較好的能源和網絡條件。”
“從目前美國企業在歐洲的數據中心分布上看,以服務自有業務為主的,可以調度應用的、內容涉及意識形態的,蘋果、谷歌、facebook三家會把數據中心放在歐洲外圍,而需要做云計算生意的,微軟和亞馬遜,則會選在德國、荷蘭、比利時這些相對靠近西歐中心的地區(Google是基礎設施布局早,兩者都有)。”
如此看來,在選址的問題上,真的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沒有絕對的好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