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hfnxjk.com/statics/images/logo.png)
[導讀]數據流量開始呈現猛增的趨勢,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通過大數據進行分析,由此數據中心建設也隨之發展起來。
隨著數據產生、采集、收集、分析這一完整流程的標準化,數據流量開始呈現猛增的趨勢,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通過大數據進行分析,由此數據中心建設也隨之發展起來。在過去的2016年,出現了這樣一種現象,軟件開始侵蝕硬件業務,數據中心不再依靠硬件設備,取而代之的是軟件定義數據存儲、網絡、計算。
阿里張北數據中心-一號園區外觀
1、阿里張北數據中心:利用自然條件 采用創新型冷卻技術
張北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風能、太陽能發達,在我國能源緊缺,空氣污染嚴重的今天,綠色能源創新顯得尤為重要,利用風能、太陽能為數據中心供電,年發電量可達60億千瓦時。
阿里利用張北晝夜溫差大、空氣干冷、日照充足的優勢,數據中心建設采用創新型的新風自然冷和水側自然冷技術,利用自然冷源高效的為大量服務器散熱降溫,降低使用傳統壓縮機空調的時間,從而減少由排放引起的大氣污染。張北云計算中心全年大約只有15天的時間需要開啟傳統壓縮機空調,僅制冷能耗就可以降低59%。
中國電信云計算內蒙古信息園數據中心
2、中國電信云數據中心:引入創新技術SDN
在2016年初,中國電信發布轉型3.0戰略,預創新轉型為以網絡智能化、業務生態化、運營智慧化為目標的綜合信息服務運營商。
在引入創新技術SDN前,電信云數據中心的網絡是需要人為配置的,若要部署一個新的應用,首先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在業務平臺上,包括與平臺人員進行網絡各點的溝通以及協調,效率大打折扣。引入SDN技術后,網絡部署可進行自動化配置不再耗費人力,通過自動化控制器還可以實現網絡智能化、網絡建模自動化,滿足租戶網絡隔離、靈活組網以及配置自服務需求。
萬國廣州一號數據中心外景
3、萬國數據中心:以“綠色節能”為建設理念
萬國數據中心建設遍及華南、華北、華東、西南、香港以及東南亞地區,總面積超過48000平方米。建設初衷以“綠色節能”為理念,節約成本的同時還能響應國家號召承擔社會責任節能環保。
北京一號數據中心外景
① 北京一號數據中心
具有T3+標準機房;三重保障的雙回路供電系統并建設蓄電池房;采用“N+2”冗余冷水機組與自然冷卻系統相結合的制冷系統;機房采用BMS系統,與消防系統聯動,可在7×24×365天值班監測。
自貿區數據中心遠期規劃效果圖
② 上海自貿區數據中心
采用220KW雙回路供電體系;多種低能耗制冷系統相結合,天花板上回風、地下送風、冷水空調等;配備三層報警系統,與消防系統聯動的多層級的保障系統;采用模塊化管理,按照嚴格的管理體系區分各模塊,企業可根據自身需求選擇模塊面積,從而配置相應的解決方案。
騰訊數據中心西部實驗室Tencent Block 外觀
4、騰訊西部實驗室:創新型供電技術與制冷技術結合
供電系統與制冷系統是主要影響能耗的關鍵部分,該數據中心供電系統采用太陽能光伏+HVDC+市電的組合供電技術;制冷技術采用間接蒸發自然冷卻,此技術處于國內領先水平,EER(能效比)最高可達到16.0,是傳統機械壓縮制冷空調的5倍,標志著我國綠色節能數據中心建設的領先水平。
模塊化現場拼裝現場
5、坪山騰訊數據中心:建設新型微模塊數據中心
該數據中心由騰訊、深圳聯通和中興通訊聯合建設,可容納25000臺服務器和交換機單板,是目前亞洲最大的微模塊數據中心。冷水系統采用供水與回水環形管道設計,每個管道上安裝諸多閥門,隔離故障點,當有緊急故障時,關閉故障點閥門來保障整個水系統的安全運行。為了達到最高的節能標準,在秋冬來臨之際,運營團隊將啟動自動控制系統,板式換熱器和樓頂的冷卻塔利用自然冷空氣對水降溫,達到降低能耗節約成本的目的。
2016年數據中心建設及其整個產業鏈的發展呈健康趨勢蓬勃發展,不難發現,利用綠色能源,節能減排是現今數據中心建設的重點。用戶對數據中心的效率、性能、安全保障、成本控制等方面的要求不斷提高,這也推動了創新型數據中心建設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