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9日消息,思科日前在其第二期年度全球云計算產業分析與預測報告(Global Cloud Index)中指出:四年之內,世界各地的數據中心將有三分之二的數據流量和工作負荷基于云端。
根據思科在第二期年度Global Cloud Index中做出的預測,全球數據中心流量會在2011到2016年間增長3倍至每年6.6澤字節(zettabyte,10的21次方字節),而全球云計算流量會增長5倍——從2011年的683艾字節(exabyte,10的18次方字節)增長至2016年的4.3澤字節,復合年均增長率(CAGR)高達44%。以上數據意味著:數據中心總流量的三分之二將會基于云端。
由此來看,思科去年對數據中心和云計算流量的預測得到了應驗。
思科在其最新報告中指出:自2008年以來,數據中心已經成了大部分互聯網流量的源頭或終點。“在可預見的未來,數據中心流量將繼續主導互聯網流量,但是云計算應用程序、服務和基礎設施正在讓數據中心的本質發生根本性轉變。”報告中如是表述道。思科在其評估過程中并未對私人和公共云計算服務加以區分。
向云計算遷移意味著一種新經濟的興起。思科在其報告中解釋道:“隨著服務器的計算能力和虛擬化的提升,物理服務器的多負荷工作在云計算架構中很常見。包括服務器成本、恢復能力、可擴展性和產品壽命在內的云計算經濟,促進了工作負荷在服務器之間的遷移——既有數據中心內部的也有跨數據中心的(甚至在不同地區的數據中心之間)。”
傳統數據中心的工作負荷正在越來越多地被云端取代。在2011年,30%的數據中心工作負荷在云端處理,另有70%在傳統數據中心處理,但是這一切正在迅速發生變化。根據思科的預測,2014年將成為大部分工作負荷轉移至云端的第一年。
全部工作負荷中將有約52%在云端處理,另有48%由傳統IT領域處理。到2016年,62%或將近三分之二的總工作負荷將在云端處理。報道中指出,數據中心的工作負荷將在5年中增長2.5倍,而云端工作負荷將在5年中增長5.3倍。
通常情況下,一個終端用戶應用程序可以由分布在不同服務器上的若干工作負荷來支持,這會在數據中心內部和不同數據中心之間生成多重流量(除了與終端用戶之間的往來流量之外)。每臺云端服務器的平均工作負荷將會從2011年的略高于4增長至2016年的8.5,而相比之下,每臺傳統數據中心服務器的平均工作負荷將會從2011年的1.5增長至2016年的2。
在2011年,北美地區生成的云計算流量最大(每年261艾字節),其次是亞太地區(每年216艾字節)和東歐(每年156艾字節)。到2016年,亞太地區產生的云計算流量將居首位(每年1.5 澤字節),其次是北美(每年1.1 澤字節)和西歐(每年963艾字節)。中東和非洲的云計算流量增長率最高(CAGR高達79%),其次是拉丁美洲(CAGR達到66%)以及中歐和東歐(CAGR為55%)。
思科提出的Global Cloud Index用于估算全球數據中心和基于云計算的互聯網協議(IP)的流量增長及趨勢。它的結論來自對眾多第一手和第二手數據來源的建模與分析,其數據來源包括在過去一年中采集自全球多個數據中心的40TB流量數據樣本、在過去兩年中進行的超過9000萬次網絡測試以及第三方市場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