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大數據行業的朋友,一定知道著名的“南貴北烏”:從貴州貴安新區到內蒙古烏蘭察布,蓬勃發展的數據產業是兩地的鮮明特點。
它們,為何能成為數據中心產業重鎮?
“北京向西一步,就是烏蘭察布。”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抓住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發展機遇,將大數據產業作為主攻方向。
而在南方,貴州省貴安新區也走出一條相似之路。這里是南方數據中心核心區、全國大數據產業集聚區、全國大數據應用與創新示范區和大數據與服務貿易融合發展示范區。
兩個相隔甚遠的地方,因為大數據和數據中心建設而有了新的聯結。它們被“數據”賦予了鮮明的、不可替代的特征,并有了個新叫法——“南貴北烏”。
數據中心選址布局,有講究
綠色、高可用、低成本是支撐數據中心業務成功的三大要素,但要真正實現目標的前提,是完成數據中心的站點選址工作。
而數據中心的選址,需充分考慮地震、洪澇、臺風等自然風險,以及能源供應中斷等導致IT設備壽命縮短等人為風險。
在最初的選址過程中,相關企業數據中心往往都會結合業務布局等向目標選址地的當地氣象及相關部門獲取近30年氣象數據。適宜的氣候條件,給貴安新區和烏蘭察布數據中心建設定下了發展基調。
那么重點來了,貴安新區,究竟有何天然優勢?
貴安新區地處貴州省地理中心地帶,新區以東為貴陽,以西是安順。作為南方數據中心核心區,華為云數據中心、中國電信云計算貴州信息園、中國聯通數據中心、浪潮西部產業基地矗立在此,這與貴安新區天然的氣候優勢密不可分。
作為天然‘大空調’,貴安新區能夠滿足數據中心的散熱需求,耗電成本低,符合PUE值。貴安新區海拔高、氣溫低,雨水充沛,且氣候溫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最高氣溫在18.3℃至19.6℃,夏季平均氣溫僅21.7℃,可謂“清涼”。
同時,這里地勢總體較為平緩,地質結構穩定,發生地震等重大自然災害的風險低,且周圍無輻射源,可滿足數據中心安全和災備要求。
騰訊貴州區負責人鄒佳霖表示,數據中心項目具有高穩定性、高安全性、綠色節能等特點。“選擇貴安新區,與新區政府的扶持和良好的政策以及貴安新區常年涼爽的氣候、優越的地理條件密不可分。”
來算一筆賬:
如果以全國數據中心低標準10萬臺服務器來計算,數據中心每小時耗電量10萬度,每天消耗240萬度。按工業平均電價每千瓦時0.5元來計算,氣溫每降低1℃,每天可節約9.6萬元。同樣標準的數據中心,貴安新區相比其他地方,每天可節約45萬元,一年可以節約1.65億元。
烏蘭察布,同樣握著一手好牌
在蒙古語中意為“紅山口”的烏蘭察布,位于北緯42度,是國際上公認的云計算產業發展的“黃金緯度”。
烏蘭察布擁有有效風場6828平方公里,技術可開發量為6800萬千瓦,分別占內蒙古自治區的三分之一和全國的十分之一,被譽為“空中三峽、風電之都”,可為大數據產業發展提供充足的電力保障和綠色清潔能源,尤其是每千瓦時0.26元的大數據產業電價,在全國范圍內頗具競爭力。
烏蘭察布的長波系統經向度明顯,是西伯利亞冷高壓和蒙古氣旋流向內地的主要通道,也是內蒙古乃至全國的風能富集區。
這里地表以上70米高處年均風速在每秒7.2米至8.8米,年有效風時為7300小時至8100小時,具有有效風時多、風能品位高、場地面積大的特點,適合規劃建設大型風力發電場,有利于數據中心建設。
對自然冷源的高效利用,是烏蘭察布實現清潔生產、降低成本、保證PUE處于穩定數值的關鍵一招。